非局部平均

✍ dations ◷ 2025-11-08 08:09:10 #非局部平均

非局部平均(Non-local means)是一种影像降噪的算法,相较于局部(local)的算法(如高斯模糊、非等向性扩散)只使用各个目标像素附近的点来将影像平滑化来去除噪声,非局部平均算法则对各个目标像素周围定义一个区块,并且对整个影像的所有像素依照该像素周围区块的区块与目标像素区块的相似度赋予权重、进行平均,如此可以使经过处理的影像更为清晰,并且损失较少的细节。

相较于其他的影像降噪算法,非局部平均在的方法噪声(method noise,定义为影像及其降噪后的结果的差值)与白噪声较为相似,而通常认为方法噪声应与白噪声尽可能相似,因此这是一个正向的结果。非局部平均也被延伸至其他应用如去交错及影像内插等。

如同其他影像降噪算法,最简单并且普遍的噪声模型为在原始的图片上加上白噪声:

v ( i ) = u ( i ) + n ( i ) {displaystyle v(i)=u(i)+n(i)}

其中 u ( i ) {displaystyle u(i)} 为原始的图片, n ( i ) {displaystyle n(i)} 为噪声,在白噪声的情况下为平均0标准差 σ {displaystyle sigma } 的i.i.d. 高斯函数, v ( i ) {displaystyle v(i)} 为所观测到包含噪声的图片。

非局部平均的定义为:

N L u ( x ) = 1 C ( x ) Ω f ( d ( B ( x ) , B ( y ) ) )   u ( y )   d y {displaystyle NL_{u}(x)={frac {1}{C(x)}}int _{Omega }^{}f(d(B(x),B(y))) u(y) dy}

其中 u {displaystyle u} 为要处理的图片, Ω {displaystyle Omega } 为整张图片的区域, B ( x ) {displaystyle B(x)} 为以 x {displaystyle x} 为中心的一个区块

d ( x , y ) {displaystyle d(x,y)} x {displaystyle x} y {displaystyle y} 的欧几里得距离: d ( x , y ) = | x y | 2 2 {displaystyle d(x,y)=|x-y|_{2}^{2}}

f {displaystyle f} 为一递减函数,常见的如: f ( x ) = e x p ( x 2 / h 2 ) {displaystyle f(x)=exp(-x^{2}/h^{2})}

C ( x ) {displaystyle C(x)} 为标准化的因子: C ( x ) = Ω f ( d ( B ( x ) , B ( y ) ) )   d y {displaystyle C(x)=int _{Omega }f(d(B(x),B(y))) dy}

此式可以解释为图上一点 x {displaystyle x} 经过降噪后的值为整张图片上所有点的加权平均,其中每个点的权重为该点的附近区块与 x {displaystyle x} 附近区块的相似度(将两个区块各自的点以相同的排列视为一向量,计算欧几里得距离),再经过一指数衰减的的函数(权重将落在(0,1]区间)。

相较于局部的算法指考虑了每个点附近的点,非局部平均考虑了图上所有的点,故称为非局部。由于一张图片中最相似的点不一定是距离近的点,反之亦然,故搜寻整张图片上相似的点,利用周期性重复出现的部分如材质纹理或是伸长的边缘等进行降噪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但由于对每个点都要搜寻整张图片上其他的点来比较相似度,故运算复杂度往往会比局部的算法高。

上述的式子所定义的算法为连续的,无法在实际的数位影像中使用,在实际应用中离散化的版本为:

N L u = 1 C ( i ) j Ω w ( i , j ) u ( j ) {displaystyle NL_{u}={frac {1}{C(i)}}sum _{jin Omega }w(i,j)u(j)}

C ( i ) = j Ω w ( i , j ) {displaystyle C(i)=sum _{jin Omega }w(i,j)}

其中 w ( i , j ) {displaystyle w(i,j)} 为以 i {displaystyle i} j {displaystyle j} 为中心的点的区块的相似度,作为计算点 i {displaystyle i} 降噪后的值时点 j {displaystyle j} 的权重,常见的作法为计算以 i {displaystyle i} j {displaystyle j} 为中心的正方形区块的欧几里得距离的平方,再经过一个指数递减的函数,与前一节连续版本的例子相似,以彩色图片为例,完整的式子如下:

w ( i , j ) = e m a x ( d 2 ( B ( i , f ) , B ( j , f ) ) 2 σ 2 , 0 ) h 2 {displaystyle w(i,j)=e^{-{frac {max(d^{2}(B(i,f),B(j,f))-2sigma ^{2},0)}{h^{2}}}}}

d 2 ( B ( i , f ) , B ( j , f ) ) = 1 3 ( 2 f + 1 ) 2 m = 1 3 n B ( 0 , f ) ( u m ( i + n ) u m ( j + n ) ) 2 {displaystyle d^{2}(B(i,f),B(j,f))={frac {1}{3(2f+1)^{2}}}sum _{m=1}^{3}sum _{nin B(0,f)}(u_{m}(i+n)-u_{m}(j+n))^{2}}

B ( i , f ) {displaystyle B(i,f)} 为以点 i {displaystyle i} 为中心宽度为 2 f + 1 {displaystyle 2f+1} 的正方形区域,即 × {displaystyle times } 区间。

u {displaystyle u} 的下标代表图片每个像素值的三个分量(如RGB),黑白影像则无此项。

σ {displaystyle sigma } 为噪声的标准差, h {displaystyle h} 为与 σ {displaystyle sigma } 相关的滤波器参数。

此权重函数可解释为将区块相似度大于某个程度(欧几里得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 2 σ 2 {displaystyle 2sigma ^{2}} )的所有点都给予权重1,区块相似度较小的点权重则由于指数递减函数迅速的衰减。

除了上述以像素为单位的实作外(pixelwise),还有一种以区块为单位的实作(patchwise implementation):

对于一个以 i {displaystyle i} 为中心的 ( 2 f + 1 ) × ( 2 f + 1 ) {displaystyle (2f+1)times (2f+1)} 区块 B ( i , f ) {displaystyle B(i,f)} ,处理后的值

B ^ m ( i , f ) = 1 C Q ( j , f ) B ( i , r ) u m ( Q ) w ( B , Q ) {displaystyle {hat {B}}_{m}(i,f)={frac {1}{C}}sum _{Q(j,f)in B(i,r)}u_{m}(Q)w(B,Q)}

其中 w {displaystyle w} 的算法与前一节的实作相同, B ( i , r ) {displaystyle B(i,r)} r {displaystyle r} 的大小限制搜索区域以降低计算复杂度。

最后将这些值平均可得降噪后的图片

N L u = 1 ( 2 f + 1 ) 2 j B ( i , f ) B ^ ( j ) {displaystyle NL_{u}={frac {1}{(2f+1)^{2}}}sum _{jin B(i,f)}{hat {B}}(j)}

与前一节像素级的实作相比,由于最后一步集成的步骤降低了噪声,PSNR较高,并且也减少了在边缘附近震荡的噪声,不过在保留图片细节的方面则没有明显的进步。

相关

  • 泊松回归在统计学上,泊松回归(英语:Poisson regression)是用来为计数资料和列联表建模的一种回归分析。泊松回归假设反应变量Y是泊松分布,并假设它期望值的对数可由一组未知参数进行线性
  • 基奇纳募兵海报基奇纳募兵海报(Lord Kitchener Wants You)或称基奇纳伯爵需要你,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阿尔弗雷德·李特(英语:Alfred Leete)设计的英国陆军募兵海报。海报上绘有英国陆军大
  • 星期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英语:The Sunday Times),英国的一份于每周日出刊的报纸。《星期日泰晤士报》也有出版爱尔兰共和国的版本,不过其与《爱尔兰时报》没有直接关联。《星期日泰晤
  • 珍妮特·兰金珍妮特·皮克林·兰金(英语:Jeannette Pickering Rankin,1880年6月11日-1973年5月18日),美国政治人物、女性主义者、人权活动家,1916年在蒙大拿州当选众议员,成为美国国会第一位女性
  • 小西克哉小西克哉(1954年4月29日-,日语:小西克哉),日本电视节目同步口译员、评论员。朝日电视台BS日本日本BS放送RKB广播电台TBS广播电台
  • 松山龙平松山龙平(日语:松山 竜平/まつやま りゅうへい ,1985年9月18日-)是一名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大崎市的棒球选手,司职外野手、一垒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广岛东洋鲤鱼。71 高信二 | 75
  • 范清范清(越南语:Phạm Tha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
  • 汤姆·伯顿汤姆·伯顿(Tom Burton,又译为汤姆·波顿,1990年6月27日-),是一名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的的帆船运动员。曾作为澳大利亚代表团成员在2016年里约奥运
  • 新柴又站新柴又站(日语:新柴又駅/しんしばまたえき  */?)是一个位于东京都葛饰区柴又(日语:柴又)五丁目,属于北总铁道北总线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是HS01。此站是葛饰区最东端车站。东京都内北总线的车站当中,此站是唯一的自社管辖站。曾经也是自社管辖站位于最西端的。2楼是闸口,3楼是对向式月台2面2线的高架车站。2015年度的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4,094人。开业以来的1日平均上车人次推移如下表。※ 与成田Sky Access线共用路段,但京成电铁运行的列车不停靠此站。
  • 地居天佛教认为,世界围绕须弥山而成,须弥山及以上为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而欲界天又分为地居天和空居天。须弥山上每一层天都属于地居天,在此居住的天人称为地居天人。欲界(कामधातु Kāmadhātu)六层天依照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种:地居天在须弥山以下,依地而住;空居天在须弥山以上,依空而住。欲界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腰,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此二天均未离开大地,因此称地居天;居须弥山以上的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称为空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