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紫红菇

✍ dations ◷ 2025-11-25 14:22:38 #欧洲真菌,亚洲真菌,北美洲真菌,红菇属,食用菌

蕈伞凸面

子实层附生

蓝紫红菇(学名:),俗称驼背脆褶(humpback brittlegill),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俗称脆褶()的红菇属。这种真菌的颜色为暗红色或紫色,可供食用,并且会于夏末和秋季期间在针叶林中出现。这种真菌广泛分布于欧洲和北美。

蓝紫红菇最早是由南非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于1801年描述的,其学名为蓝紫伞菌()。后来,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38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中的词汇“”,意思是“蓝色”。而其异名“” 则是于1927年由库切拉(Kučera)起的。

蓝紫红菇的菌盖直径约为3–10厘米(1.2–4英寸),呈紫褐色,有着一个暗淡的,甚至是黑色的中心。起初,其菌盖呈凸面状,甚至是卵圆状,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尽管如此,这种真菌仍然保留着菌盖中央部分的壳顶,而这也是红菇属中独一无二的。其菌盖边缘起皱。其菌柄较为坚固,高4–9厘米(1.6–3.6英寸),厚1–2厘米(0.4–0.8英寸),呈狭棒状。其菌褶是连生的或自由下垂的,呈浅赭色,而这也是其孢子印的颜色。菌褶之间的间距不大。其菌肉呈白色,味道淡淡的,但其菌盖皮则有着苦涩的味道。

黑紫红菇(),与蓝紫红菇相似。一种罕见的真菌,通常在落叶林中出现。其菌盖并不会有壳顶。

粘质红菇(),与蓝紫红菇相似。其菌盖并不会有壳顶,并且是非常罕见的。其菌盖边缘几乎没有剥落。

蓝紫红菇于夏末到秋季期间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出现,并且经常在松树下生长。这种真菌于北半球常见。

蓝紫红菇并没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并且有着淡淡的味道。但是,其 菌盖皮则有着苦涩的味道,因此较少用作食材。

相关

  • 科赫巴大起义巴尔科赫巴起义,也称巴柯巴之乱,是公元132年-135年发生于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一次叛乱事件。此次战争是罗马帝国境内犹太人发起的第三次(如果不计主要不在犹太行省发生的克托斯战
  • 佩勒姆亨利·佩勒姆(Henry Pelham,1694年9月25日-1754年3月6日),英国辉格党政治家,曾任首相(1743年8月27日 - 1754年3月6日),任内逝世。继任人为其长兄纽卡素公爵。亨利·佩勒姆,佩勒姆男爵
  • 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Alfred Reginald Radcliffe-Brown1881年9月17日 英国伯明翰1955年10月24日 英国伦敦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原名Alfred Brown,1881年9月17日-19
  • 甲醚二甲醚(英语:methoxymethane,分子式:CH3OCH3, DME)又称作甲醚,是最简单的脂肪醚。它是二分子甲醇脱水缩合的衍生物。室温下为无色、无毒,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或压缩液体。是一种重要
  • 克伦威尔奥利佛·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国政治人物、国会议员、独裁者,在英国内战中击败了保王党(英语:Cavalier),1649年斩杀了查理一世后,克伦威尔废除英格
  • 104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缓刑客体 ·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结果 · 因果关系 · 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故意 · 过失)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心神丧失
  • 美国制宪会议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31(英语: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又称费城会议:31、联邦会议:31或费城大会)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会议原本的目的是修改《邦联条例》,从
  • 苏禄苏丹王朝坐标:6°03′07″N 121°00′07″E / 6.05194°N 121.00194°E / 6.05194; 121.00194苏禄苏丹国(阿拉伯语:سلطنة سولو دار الإسلام‎),全称苏禄和平之家伊斯
  • 汉医学汉医学,是起源于汉民族的传统医学,现代的中国大陆人和台湾人多称其为“中医学”。其理论与技术最早是由汉民族所奠定以及发展的,并伴随中国在亚洲数千年以来的政治和文化上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