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紫红菇

✍ dations ◷ 2025-09-10 12:34:43 #欧洲真菌,亚洲真菌,北美洲真菌,红菇属,食用菌

蕈伞凸面

子实层附生

蓝紫红菇(学名:),俗称驼背脆褶(humpback brittlegill),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俗称脆褶()的红菇属。这种真菌的颜色为暗红色或紫色,可供食用,并且会于夏末和秋季期间在针叶林中出现。这种真菌广泛分布于欧洲和北美。

蓝紫红菇最早是由南非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于1801年描述的,其学名为蓝紫伞菌()。后来,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38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中的词汇“”,意思是“蓝色”。而其异名“” 则是于1927年由库切拉(Kučera)起的。

蓝紫红菇的菌盖直径约为3–10厘米(1.2–4英寸),呈紫褐色,有着一个暗淡的,甚至是黑色的中心。起初,其菌盖呈凸面状,甚至是卵圆状,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尽管如此,这种真菌仍然保留着菌盖中央部分的壳顶,而这也是红菇属中独一无二的。其菌盖边缘起皱。其菌柄较为坚固,高4–9厘米(1.6–3.6英寸),厚1–2厘米(0.4–0.8英寸),呈狭棒状。其菌褶是连生的或自由下垂的,呈浅赭色,而这也是其孢子印的颜色。菌褶之间的间距不大。其菌肉呈白色,味道淡淡的,但其菌盖皮则有着苦涩的味道。

黑紫红菇(),与蓝紫红菇相似。一种罕见的真菌,通常在落叶林中出现。其菌盖并不会有壳顶。

粘质红菇(),与蓝紫红菇相似。其菌盖并不会有壳顶,并且是非常罕见的。其菌盖边缘几乎没有剥落。

蓝紫红菇于夏末到秋季期间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出现,并且经常在松树下生长。这种真菌于北半球常见。

蓝紫红菇并没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并且有着淡淡的味道。但是,其 菌盖皮则有着苦涩的味道,因此较少用作食材。

相关

  • 氯化氢氯化氢(英语:hydrogen chloride),分子式为HCl,室温下为无色气体,遇空气中的水汽形成白色盐酸酸雾。氯化氢及其水溶液盐酸在化工中非常重要。二者分子式均可写为HCl。氯化氢分子是
  • 表征遗传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萨尔诺萨尔诺(意大利语:Sarno),是意大利萨莱诺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1394人,人口密度805.0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65135。
  • 前王朝时期第八第十前王朝时期是埃及文明的第一时期。约前40世纪,埃及人开始在各地建立城邦,当中包括底比斯、孟斐斯、布陀、希拉康波利斯、厄勒芬廷、阿拜多斯、提尼斯、赛伊斯、索伊斯
  • 总部联合国总部大楼(亦称联合国大厦)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东侧,属于国际领土,因此只要是会员国国民持有护照就可以进入,包括与美国无邦交的联合国会员国。从联
  • 伯利兹元伯利兹元 (货币编号BZD) 是伯利兹自1885年以来的流通货币。辅币单位为分,1元=100分。伯利兹元与美元之间实行固定汇率,1美元=2伯利兹元。
  • 上蒲溪瑶族乡上蒲溪瑶族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上蒲溪瑶族乡下辖以下地区:五保田村、龙脑上村、中蒲溪村、当峰村、田坪村、温溪村、茂兰冲村、
  • 产甲烷作用产甲烷作用,又称甲烷生成,指合成甲烷是微生物代谢的重要的和广泛的形式。可以生成甲烷的微生物称作产甲烷菌(英语:Methanogen)。这些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古菌域,这是在系统发
  • 软颚鼻音软颚鼻音(velar nasal、agma)是辅音的一种,中文俗称后鼻音,在国际音标中以⟨ŋ⟩(ng)表示,在X-SAMPA中以⟨N⟩表示。现代标准汉语的ang、eng、ing、ong 的韵尾 ng 就是此音。在英
  • 江户幕府将军列表江户幕府将军列表中列出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德川氏十五任征夷大将军的列表。德川家的将军除了秀忠以外,在就任同时都会一并得到源氏长者的称号,死后也会追赠正一位的地位。15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