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尔·穆伊斯(印尼语:Abdul Muis,1886年7月3日-1959年6月17日),印尼作家、记者,在荷属东印度时期参与了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并曾因此多次入狱。他的代表作为《错误的教育(英语:Salah Asuhan)》。
1886年,穆伊斯出生于荷属东印度西苏门答腊省双溪普洱(英语:Sungai Puar)的一个米南佳保人贵族家庭。他从小接受西式教育,曾在雅加达学习医学,但三年后因病辍学,康复后成为政府公务员。随后转而从事新闻工作,于1912年与人共同创办刊物《少壮派》()。他以煽动性的文风、对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的批判而知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与扩大印尼自治权的运动,并成为东印度防务委员会(荷兰语:Comité Indië Weerbaar)的一员。
与此同时,穆伊斯加入了伊斯兰联盟。他成为组织中的活跃成员,并迅速晋升,成为了驻荷兰代表,参与旨在使印尼在荷兰议会制度中获得直接代表权的谈判。1920年,他被推选为荷属东印度人民议会(英语:Volksraad (Dutch East Indies))的议员,该机构后来发展成半立法议会。这个机构中还有数个著名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如集托·芒温库苏莫(英语:Tjipto Mangoenkoesoemo)、佐格罗阿米诺多(英语:Tjokroaminoto)与萨姆·拉图兰吉(英语:Sam Ratulangi)等。
穆伊斯与荷属东印度政府之间多次发生冲突。1919年,穆伊斯在北苏拉威西省游说时因涉嫌杀害荷兰官员被捕。1922年,穆伊斯在日惹领导了一起抗议式罢工,并因此被捕,在西爪哇省牙律(英语:Garut)的监狱中度过了三年。
1920年代后期,穆伊斯将其关注点从政治转移到文学创作上。1927年,他加入了国有出版社图书编译局。1928年,穆伊斯发表了首部小说《错误的教育(英语:Salah Asuhan)》。 这部作品讲述了汉纳非(Hanafi)与珂丽(Corrie)之间悲惨的故事,反映出当时印尼的种族与社会歧视问题。 汉纳非自幼丧父,母亲将其寄宿在荷兰人家中。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汉纳非对自己的民族与文化感到不屑。在母亲的劝说下,汉纳非与表妹拉比雅结婚。尽管拉比雅对丈夫百依百顺,但汉纳非并不爱她,而是爱着从小一起长大的混血女孩珂丽。为了与珂丽结婚,汉纳非放弃了自己的国籍,并改名为“克里斯蒂安·汉”。由于西方的奴化教育,两人婚后生活并不和谐,最终导致珂丽离家出走,并死在医院中。拉比雅也因为他的错误导致了离异。为了使两个女人能够安息,汉纳非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汉纳非与珂丽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独立前印尼面对“要坚守传统价值观还是选择西方价值观”这一问题的社会现实。该作品被认为是穆伊斯代表作之一, 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印尼近代文学作品之一。2009年,图书编译局将该书收入印尼文化遗产系列中。2010年,隆塔基金会(英语:Lontar Foundation)出版了该书的英译版《Never the Twain》。除此之外,穆伊斯还著有其他三篇长篇小说。
1930年,穆伊斯加入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但该党第二年就遭到取缔,穆伊斯从此被流放到西爪哇省的一座孤岛上,直到日本取代荷兰在印尼的统治后才重获自由。穆伊斯在万隆度过了后半生,并参与了万隆理工学院的建立。印尼独立后,他成立了人民斗争联盟(印尼语:Persatuan Perjuangan Priangan),专注于西爪哇与巽他族的发展。他还将《堂·吉诃德》、《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世界名著翻译成印尼语。
穆伊斯在1959年6月17日于万隆逝世。印尼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军葬仪式,将遗体安置在芝特拉烈士公墓(印尼语:Taman Makam Pahlawan Cikutra)。在他逝世两个月后的8月30日,因其对印尼民族主义的积极贡献,首任印尼总统苏卡诺授予了他印度尼西亚民族英雄的称号。他被视为印度尼西亚历史上重要的独立斗士。在印尼的许多城市,都有以他为名的道路以示纪念。新加坡文学评论家陈达生认为穆伊斯“不愧为‘印尼的鲁迅或高尔基’。”
穆伊斯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四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