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锤体
✍ dations ◷ 2025-08-28 16:18:07 #纺锤体
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日语:紡錘)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PreProphase),并在分裂末期(Telophase)消失。纺锤体主要元件包括极间丝、着丝点丝、星体丝及区间丝四种微管和附着在微管上的动力分子分子马达以及一系列复杂的超分子结构组成。动物细胞内的纺锤体两端具有由中心粒构成的“星体”,所以动物细胞的纺锤体也称为“星纺锤体”。高等植物的细胞的纺锤体则不含中心粒,称为“无星纺锤体”。而真菌细胞的纺锤体含纺锤极体(Spindle Pole Body),一般被视为中心体的同源细胞结构。在含中心体的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开始于细胞分裂前初期,核膜破裂(Nuclear Envelope Breakdown,NEB)之前。初期的结构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以中心体为核的星状体(asters)。当核膜消失后,星状体和原本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最终结果为所有的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中央(赤道板)排列整齐,每一个染色体上的两个着丝点各被一束极性相同的微管(通常称为纺锤丝)附着。此时细胞处于分裂中期,纺锤体生成完毕。实验证明,中心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必需的。动物细胞在中心体被激光捣毁后仍旧能够筑构纺锤体,但其位置通常不在细胞的大致几何中心,其后的胞质分裂也会受严重影响。在不含中心体的细胞中,纺锤体的生成是由染色体本身主导的。此过程由一小分子量的GTP连接蛋白(Ran GTP ase)控制。核膜破裂后,纺锤丝由染色体周围生成。其后这些纺锤丝会在动力分子与微管的协同影响下自动排列为极性相反、数目大致相同的两组,每组的极性相对于一组着丝点。同时在微管远端的动力蛋白会将这些微管束集中到一点,形成纺锤极区(Spindle Polar Zone)。与此同时,染色体会自动在赤道板排列整齐。纺锤体完成形成过程。在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相关
- 蛔虫蛔虫(学名:Ascaris lumbricoides)中文全名为似蚓蛔线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也作“蚘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最长可达35 cm。蛔虫会导蛔虫病,属于被轻忽的热带疾病(英语:neglected
- 过度换气过度换气,又称过度呼吸(英文:hyperventilation),是由于过量的肺部通气导致二氧化碳不断排出,超过了身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而发生 。如果经常发生过度换气的状况,则称之为过度换气
- 展青霉素ClairforminClaviformExpansineClavacinClavatinExpansinGigantinLeucopinPatuline展青霉素(英语:Patulin)是一种有毒的真菌代谢产物,它是一种神经毒物,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很多
-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
-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坐标:1°14′4.79″S 36°48′59.30″E / 1.2346639°S 36.8164722°E / -1.2346639; 36.8164722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英语:英语:United Nations Office
- 维和行动这是一个有关于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的历次维持和平行动(简称维和行动)的详细情况列表。该列表详细叙述了历次维持和平行动的时间、行动名称、维持和平行动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 弓状核弓状核(英文:Arcuate nucleus),或称漏斗核,为下视丘内侧基底部聚集的神经元,邻近第三脑室和正中隆起。弓状核包含许多重要神经元群,如:神经内分泌细胞、集中投射神经元等等。神经内
- 美秀县美秀县(越南语:Huyện Mỹ Tú)是越南朔庄省下辖的一个县。美秀县下辖1市镇8社。
- 雅各雅各(Jacob或Ya'akov;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
- 软颚化齿龈边音软颚化齿龈边音是辅音的一种。它与普通的齿龈边音一样,为浊辅音。X-SAMPA音标的符号为l。软颚化齿龈边音是齿龈边音在某些语言中的一个音位变体。因此,其国际音标符号也是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