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体

✍ dations ◷ 2025-04-03 11:08:15 #胼胝体
胼胝体(拉丁语:Corpus callosum)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一个重要白质带。它连接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胼胝体是大脑最大的白质带,其中约包含2-2.5亿个神经纤维。大脑两半球间的通信多数是通过胼胝体进行的。较为低级的脊椎动物,例如单孔目和有袋类的动物没有胼胝体。胼胝体最后侧的部分叫做压部(Splenium),最前侧的部分叫做膝部(Genu)。压部和膝部之间的部分一般称为主体(Body)。压部和主体之间的部分往往相当窄,因此被称为“峡部”(Isthmus)。胼胝体喙部(Rostrum)指的是膝部下方向后延伸的部分,它的形状有点像鸟的喙,因此得名。与胼胝体相邻的大脑皮质称为扣带皮层。胼胝体内的纤维包含连接大脑两半球各个叶的纤维。比如胼胝体前部主要包含连接两侧额叶的纤维,后部主要包括连接两侧枕叶和顶叶的纤维。在胼胝体的两侧神经纤维放射性传入白质,它们穿过大脑皮质的不同部分,从膝部传入额叶组成胼胝体辐射线额部,传入枕叶的被称为胼胝体辐射线枕部。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纤维的主体,它们被称为脑毯,它们向两边传入颞叶,覆盖侧脑室的中心部分。膝部的轴突比较细,它们连接大脑两侧之间的前额叶皮质。这些纤维从脑毯中像分叉一样浮现。主体的轴突比较粗,它们连接大脑皮质运动区的不同部分。胼胝体的大部分连接辅助运动区,包括布若卡氏区。压部的纤维传送大脑两个半球顶叶的体感信息和枕叶的视觉皮层之间的信息。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障碍,是人最常见的大脑疾病之一。患这种病的人胼胝体部分发育不全或者完全没有。一般在出生后两年内可以确诊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大多数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时期会体现严重病症,比较轻的可能在青年时期才有病症出现,也有些只是偶然发现的。最早的病症包括痉挛,此后可能会在吃饭时出现问题,以及很晚才能把头抬起来,坐起来,站起来或者行走。其它病症可能包括智力和体力发育不正常、手眼协调、视觉和听觉记忆出问题等。脑水肿也可能出现。在轻微的情况下可能多年不出现痉挛、语言重复或头痛等现象。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一般不致命,其治疗主要针对病症,如头痛、痉挛等。虽然许多孩子可以保持一般的生活并拥有平均智力,但是仔细的神经心理测试可以显示出与同年龄和教育但是没有患病的孩子之间高级大脑功能的微小差别。有发育延迟和痉挛的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孩子也要检查是否有新陈代谢问题。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也包括部分发育、病态发育和发育不全(包括太薄)。最近的研究显示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也与自闭症光谱有关。电影《雨人》的原型,患有学者症候群的金·匹克也患有胼胝体伴周围神经发育不全。在过去一百年里许多学者和爱好者研究和讨论胼胝体的性别差异。20世纪初的研究说男子与女子的胼胝体大小不同。这个结果受到质疑。后来更加高明的图像技术似乎反驳早先的性别差异。但是1990年的的先进计算机神经解剖学分析技术证明胼胝体的性别差异是明显的,但是仅仅局限于一定的部位,而且它们与一定测试的认知能力有联系。最近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如果用科学方法将男女大脑的大小调整至一致后,女子的胼胝体正中矢状截面平均比较大。近年来考察人的思想的形式和功能的方法不断提高和扩大。比如除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也被用来分析生理,这样可以研究分子渗入或者渗出一个特殊区域或者组织的速度、渗透的各向异性和新陈代谢的速度。这些数据与人胼胝体的结构和微结构的性别差异数据一致。磁共振成像也被用来做特殊的三维数学关系分析,其结果发现与性别之间差别的数据一致。在一篇回顾里特殊算法发现70%重要的性别差别。有报道说音乐家较非音乐家的胼胝体前部较大。另外左手或者两手同利的人的胼胝体比右手的人的胼胝体大0.75平方厘米,或者11%。这些区别集中在胼胝体的前部和后部,压部则没有区别。其它研究显示胼胝体的大小与语言记忆能力和语义编码测试结果有关。患有失读症的孩子的胼胝体比较小和发育比较弱。在一段发育重要的时期音乐训练会提高胼胝体的体积。这说明左右手的调谐提高、白质的结构变化和运动和听觉的体积提高,帮助未来的音乐训练。研究发现6岁前就开始音乐训练的孩子(至少获得15个月的训练)的胼胝体体积提高,在11岁以前获得音乐训练的成年人的双手调节提高。胼胝体切开可以用来减轻癫痫的症状。一般在大脑一侧发生发作或者强直-阵挛性发作导致两个半脑之间电流的情况下会采取这个措施。在做手术前神经学家、神经外科医生、心理学家和神经放射医生使用脑电图、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来考察手术的可能性。胼胝体前部破坏可能导致动性缄默症或触觉命名障碍。胼胝体后部破坏可能导致不带失写症的失读。补充资料:异手症失读症而无失写症 (参考 胼胝体的压部受损)胼胝体发育不全症(英语:Agenesis_of_the_corpus_callosum) (参考 性腺生成障、发育不全、胼胝体畸形)裂脑狄莫西亚氏症候群(英语:Septo-optic_dysplasia)病灶典型多发性硬化症大脑分为两半,胼胝体连接这两半。把胼胝体切开可以帮助癫痫病人减轻发作程度,因为在一个半球的发作不会蔓延到另一个半球里。但是这个手术本身很危险。第一个研究胼胝体的是费城外科医生比恩,1906年他认为“胼胝体特别大的人可能特别聪明”,并认为男子和女子有明显区分。可能与当时的政治气候相关他必须说不同人种胼胝体的大小不同。最后他自己待的实验室的主任富兰克林·默尔否认了他的理论。1982年拉尔夫·哈罗维在《科学》上发表的文章认为人脑形态的区别与智力有关获得了很多主流媒体的注意。1992年《时代》发表的一篇文章说“由于女子的胼胝体往往比男子的宽,它可能允许两个半球之间更多的交谈,这也许是妇女直觉的基础。”最近的心理学发表怀疑胼胝体的大小是不是真的有差别。对1980年以来49份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不论是不是考虑男子的大脑大一些胼胝体并没有性别差异。2006年一份使用片层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发现胼胝体没有大小差别。只有真兽亚纲的哺乳动物有胼胝体,单孔目和有袋类没有胼胝体。其它脊椎动物如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没有胼胝体。其它动物有其它结构来使得两个半球相互通讯,比如单孔目主要使用的前连合,在单孔目里前连合包含所有连接新皮质的神经纤维,在真兽亚纲动物里前连合只包括一些这些神经纤维。灵长目的神经传导速度由髓磷脂对神经的覆盖度决定。覆盖度越高轴突的直径就越大。在大多数灵长目动物里脑子越大其轴突的直径也越高来补偿大脑各部分之间的距离。这样脑子可以协调感受和运动。但是从黑猩猩到人脑子的体积的增长没有导致更高的髓磷脂覆盖度。不过胼胝体的髓磷脂覆盖度的确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人的胼胝体的确比较大,因此它覆盖和排挤海马体。

相关

  • 荚膜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并非原核细胞的必需构造,荚膜菌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宿主体内时,能保有最强产荚膜之能力;但用普通培养基
  • 卵巢炎卵巢炎(英语:Oophoritis),是指女性卵巢部位发生的炎症。卵巢炎很少单独发生,大多继发于输卵管炎症。因卵巢邻近输卵管,故输卵管炎症时常波及卵巢,二者合并存在时称输卵管—卵巢炎或
  • 阜新市阜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经121°1'—122°56',北纬41°41'—42°56'之间。曾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1990年以来,该市地下可采煤大部分都被采空,经
  • 试用期试用期泛指在就业场所中的新进员工,在最初的雇用期间,用以观察员工在职务上的表现是否适任,通常以三个月为限。满试用期后,如果留任,通常会给予第一次的加薪;反之如果不适任,则会预
  • 频谱频谱是指一个时域的信号在频域下的表示方式,可以针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而得,所得的结果会是分别以幅度及相位为纵轴,频率为横轴的两张图,不过有时也会省略相位的信息,只有不同频
  • 格林定律格林定律是首个被发现的系统性音变,使得历史音位学诞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806年,施勒格尔首先注意到拉丁语的p对应日耳曼语的f。1818年,Rasmus Rask把这个对应推广到其他印欧
  • 身心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身心医学(英语:Psychosomatic medicine),
  • 珍·芳达简·西摩·方达(英语:Jane Seymour Fonda,1937年12月21日-)是一名美国女演员,其父是奥斯卡影帝亨利·方达、胞弟是彼得·方达,两人皆为演员。1971年她在《柳巷芳草》中扮演一位狡猾
  • 威廉·詹姆斯威廉·詹姆斯(英语: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威廉
  • 7-脱氢链甾醇7-脱氢链甾醇(英语:7-Dehydrodesmosterol,或称为胆甾-5,7,24-三烯-3β-醇,cholesta-5,7,24-trien-3-beta-ol)是一种胆固醇代谢的中间产物。羊毛甾醇 · 7-烯胆甾烷醇 · 7-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