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狂想曲

✍ dations ◷ 2024-12-23 08:40:20 #未来题材作品,生物题材作品

《未来狂想曲》(英语:)是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13集伪生态纪录片电视节目。剧情以数位科学家推测“人类灭绝后,未来地球的生命将如何演化”这个问题为探讨。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版本则改为“未来人类放弃地球,在外太空另辟生存据点,并发出探测器观察地球上的生命进展”为假设。该节目以自然纪录片的形式播放,实际上是由动画技术制成,于2002年6月25日停播。

本节目将未来的地球环境分为500万年后、1亿年后、2亿年后3个时期,每一时期介绍4个生态系,与生存于该环境中的猜想生物。

此时的地球正处于每10万年唯一周期的冰河时代。人类已经灭绝,从巴黎北部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地表大部分的淡水都被封锁在巨大的冰层下。 在冰封大陆的边缘,生物适应了寒冷恶劣的冬天。在热带地区,雨林则几乎完全消失,被干燥的大草原所取代。火山爆发的突然增加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行星开始变暖,融化的冰层造成大规模的破坏性洪水。

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被冰丘所覆盖,而其余的北欧地区大多数都变成了辽阔的冻原。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气候异常恶劣的冬季,阳光明媚的夏季转瞬即逝,只留下匆匆的脚步。

向北漂移的非洲大陆与欧洲融为了一体,直布罗陀海峡就此封闭,而地中海因冰河期的雨量匮乏而变得干涸。在盆地的最深处,坐落着一个含盐量极高的礁湖,一望无边的盐碱滩的边缘,以及曾是度假胜地的克利特岛和塞浦路斯岛上,地表已渐渐从白色变成了灰色。这里成了喀斯特岩溶区,深不见底的岩溶沟将其与周围隔绝。与地质学事件上曾经发生的墨西拿盐度危机类似。

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和气候干燥,对亚马逊盆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昔日繁茂的热带雨林,如今已萎缩,仅沿着亚马逊河呈带状分布,大部分地区都已变成干旱的稀树大草原。干旱,意味着经常会发生林火,并且能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整个草原。然而这里的生命早已进化出独特的本领,足以适应草原环境,甚至能抵御林火的侵袭。

昔日丰饶的北美洲变成了一片干旱荒芜的沙漠。放眼望去,只剩下绵延2400公里的黄沙和岩石。这里一年到头都刮着寒冷而强劲的北风,不时掀起阵阵可怕沙尘暴。

制造温室气体的火山使地球变的闷热潮湿。雨林覆盖陆地,大气富含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昆虫变得巨大,翼展足以米计算,世界最大的生物在地表行走。地壳下的活动总是剧烈的,火山运动始终频繁;如今,巨大的火山爆发将为地球带来使上最大的浩劫。大部分的生命消失殆尽,使世界变得荒芜空虚,然而依然有生命茁壮了起来。

一亿年后孟加拉湾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近海沼泽。近海沼泽方圆数千公里的范围里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们显示出各种各样的适应和进化关系。这里毗邻赤道,周围有群山环绕,因此气候相当炎热。充沛的雨量使得这里异常潮湿。富含养料的沉积物不断堆积,令这片沼泽肥沃而富饶,但与此同时,也使这片水域暗不透光。

海平面上升近100米,淹没了地势代低洼的地区,一望无际的浅海覆盖了大部分的陆地。阳光能直接射到海床,从而造就了丰富而活跃的生态系统。虽然和人类时代的珊瑚礁非常相象,但生活在这些生态系统里的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充满阳光和养料的水域为红藻进化成全新的礁石生态系统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海洋植物第一次开始利用动物来帮助它们繁衍后代,如同数百万年来鲜花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曾经荒无人烟、似乎毫无生命迹象的南极洲大陆,在板快构造运动的推动下,一直向北漂移,漂到了温暖的水域。南极洲的北部地区如已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其规模和密度丝毫不亚于人类时代的亚马逊河流域。但此居住的是一批全新的动植物。

澳洲北移,与亚洲和北美洲合为一体。大陆之间的陆地受到挤压,随后隆起,形成巨大的山脉。新的山脉甚至超越了喜马拉雅山。在海拔九千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但仍然有着四季分明的的变化。此时此刻,火山活动越来越频繁,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灾难——又一次大灭绝。

在最后的大规模灭绝后,只有少数生命形式幸存下来。他们摆脱旧世界的竞争压力,演变为远超乎人类所能想像的新型态。此时全球的大陆板块在缓慢飘移下重新聚合再一起,产生名为“新盘古大陆”的超大陆与覆盖全世界的“环球海洋”。

环球海洋非常广阔,其中心离最近的海岸也有16000公里之遥。前一次大灭绝将海洋中的生命彻底摧毁。基本上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已不复存在,它们原先占据的所有生态位留下一片空白。

板块构造力量将所有的大陆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单一的超级大陆。大陆中央是漫漫沙漠,昼夜温差可达50多度。更重要的是,云层在进入偏远的内陆前早已被驱散,因此,沙漠可能数百年也不会下雨。那里的水分全都来自泉水,而这些泉水来源于庞大的石灰岩地下溶洞。

两亿年后,比人类时代的飓风强劲50%的超级飓风终年肆虐于超级大陆的东海岸。然而,位于东南地区的巨型山脉,比安第斯山脉还要高10%,却造就了一具炎热的沙漠,其大小和今天的非洲相当。那里的气候极其炎热,那里的动物不得不学会如何储存水分,以及如何长途跋涉寻找食物。除了造成巨大的破坏之外,超级飓风还为沙漠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它们定期席卷海洋生物。

在超级大陆的西北角,有一片广袤繁盛的热带雨林绵延数千公里。大气的全球循环为这里带来西风带,降雨总是连绵不绝。由于雨量充沛、空气充满二氧化碳和温暖的全球气候,这里的森林格外繁荣昌盛,从而孕育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生命形态。生活于此的每位居民都必须能够适应这里的潮湿环境,只有少数特别的植物才能够得以生存。

本节目的顾问团队成员多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生物力学家、气候学家与地质学家。

相关

  • 马克思·冯·劳厄马克斯·冯·劳厄(德语:Max von Laue,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晶体中X射线的衍射现象而获得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79年10月9日,马克斯·劳厄出生于科布
  • 大豆异黄酮大豆苷元,也称为黄豆苷元、大豆异黄酮(英语:Daidzein,系统名:7-羟基-3-(4-羟苯基)-4H-色烯-4-酮,7-hydroxy-3-(4-hydroxyphenyl)-4H-chromen-4-one)是一种出现在大豆等豆科作物中的
  • 伊兰羚羊伊兰羚羊(学名),又名巨羚、大羚羊,是东非及南部非洲大草原及平原的一种羚羊。伊兰羚羊与德氏大羚羊一同被认为是最大的羚羊种,不过它们其实更像牛。雌羊重300-600公斤,长200-280厘
  • 艾哈迈德·哈马迪帕夏艾哈迈德·哈马迪帕夏(土耳其语:Ahmed Hamdi Paşa;1826年-1885年),阿巴扎人出身的奥斯曼帝国政治家,并在1878年1月11日-2月41日出任大维齐尔。他在1873年-1874年出任伊兹密尔总督,187
  • 产卵工蜂产卵工蜂是指工蜂产卵的现象,为不正常状态。一般情况下工蜂不会产卵, 但在蜂群缺少蜂王的情况下会导致工蜂产卵。因工蜂未经过交配, 只能产下未受精卵, 只能发育成雄蜂。若蜂
  •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部(缅甸语:အလုပ်သမား၊ အလုပ်အကိုင်နှင့် လူမှုဖူလုံရေး ဝန်ကြီးဌာန)是缅甸负责该国的劳工福利,并向雇主
  • 天主教卡塞雷斯总教区天主教卡塞雷斯总教区(拉丁语:Archidioecesis Cacerensis、他加禄语:Arkidiyosesis ng Caceres),是罗马天主教会以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城市那牙为中心的一个总主教区,辖区包括南甘
  • 德川赖宣德川赖宣(1602年4月28日-1671年2月19日),父亲是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母亲是侧室养珠院(阿万之方),和水户德川家第一代德川赖房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
  • 陈初哲陈初哲(1736年-1787年),字在初,号永斋。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生于乾隆二年(1736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卒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 光学取景器光学取景器是指相机中用于取景的一组由光学透镜组成的取景部件。较之电子取景器,光学取景器的优势在于取景真实并且无延迟,可以在胜任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的取景与构图,使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