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狂想曲

✍ dations ◷ 2025-08-16 07:07:26 #未来题材作品,生物题材作品

《未来狂想曲》(英语:)是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13集伪生态纪录片电视节目。剧情以数位科学家推测“人类灭绝后,未来地球的生命将如何演化”这个问题为探讨。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版本则改为“未来人类放弃地球,在外太空另辟生存据点,并发出探测器观察地球上的生命进展”为假设。该节目以自然纪录片的形式播放,实际上是由动画技术制成,于2002年6月25日停播。

本节目将未来的地球环境分为500万年后、1亿年后、2亿年后3个时期,每一时期介绍4个生态系,与生存于该环境中的猜想生物。

此时的地球正处于每10万年唯一周期的冰河时代。人类已经灭绝,从巴黎北部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地表大部分的淡水都被封锁在巨大的冰层下。 在冰封大陆的边缘,生物适应了寒冷恶劣的冬天。在热带地区,雨林则几乎完全消失,被干燥的大草原所取代。火山爆发的突然增加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行星开始变暖,融化的冰层造成大规模的破坏性洪水。

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被冰丘所覆盖,而其余的北欧地区大多数都变成了辽阔的冻原。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气候异常恶劣的冬季,阳光明媚的夏季转瞬即逝,只留下匆匆的脚步。

向北漂移的非洲大陆与欧洲融为了一体,直布罗陀海峡就此封闭,而地中海因冰河期的雨量匮乏而变得干涸。在盆地的最深处,坐落着一个含盐量极高的礁湖,一望无边的盐碱滩的边缘,以及曾是度假胜地的克利特岛和塞浦路斯岛上,地表已渐渐从白色变成了灰色。这里成了喀斯特岩溶区,深不见底的岩溶沟将其与周围隔绝。与地质学事件上曾经发生的墨西拿盐度危机类似。

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和气候干燥,对亚马逊盆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昔日繁茂的热带雨林,如今已萎缩,仅沿着亚马逊河呈带状分布,大部分地区都已变成干旱的稀树大草原。干旱,意味着经常会发生林火,并且能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整个草原。然而这里的生命早已进化出独特的本领,足以适应草原环境,甚至能抵御林火的侵袭。

昔日丰饶的北美洲变成了一片干旱荒芜的沙漠。放眼望去,只剩下绵延2400公里的黄沙和岩石。这里一年到头都刮着寒冷而强劲的北风,不时掀起阵阵可怕沙尘暴。

制造温室气体的火山使地球变的闷热潮湿。雨林覆盖陆地,大气富含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昆虫变得巨大,翼展足以米计算,世界最大的生物在地表行走。地壳下的活动总是剧烈的,火山运动始终频繁;如今,巨大的火山爆发将为地球带来使上最大的浩劫。大部分的生命消失殆尽,使世界变得荒芜空虚,然而依然有生命茁壮了起来。

一亿年后孟加拉湾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近海沼泽。近海沼泽方圆数千公里的范围里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们显示出各种各样的适应和进化关系。这里毗邻赤道,周围有群山环绕,因此气候相当炎热。充沛的雨量使得这里异常潮湿。富含养料的沉积物不断堆积,令这片沼泽肥沃而富饶,但与此同时,也使这片水域暗不透光。

海平面上升近100米,淹没了地势代低洼的地区,一望无际的浅海覆盖了大部分的陆地。阳光能直接射到海床,从而造就了丰富而活跃的生态系统。虽然和人类时代的珊瑚礁非常相象,但生活在这些生态系统里的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充满阳光和养料的水域为红藻进化成全新的礁石生态系统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海洋植物第一次开始利用动物来帮助它们繁衍后代,如同数百万年来鲜花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曾经荒无人烟、似乎毫无生命迹象的南极洲大陆,在板快构造运动的推动下,一直向北漂移,漂到了温暖的水域。南极洲的北部地区如已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其规模和密度丝毫不亚于人类时代的亚马逊河流域。但此居住的是一批全新的动植物。

澳洲北移,与亚洲和北美洲合为一体。大陆之间的陆地受到挤压,随后隆起,形成巨大的山脉。新的山脉甚至超越了喜马拉雅山。在海拔九千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但仍然有着四季分明的的变化。此时此刻,火山活动越来越频繁,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灾难——又一次大灭绝。

在最后的大规模灭绝后,只有少数生命形式幸存下来。他们摆脱旧世界的竞争压力,演变为远超乎人类所能想像的新型态。此时全球的大陆板块在缓慢飘移下重新聚合再一起,产生名为“新盘古大陆”的超大陆与覆盖全世界的“环球海洋”。

环球海洋非常广阔,其中心离最近的海岸也有16000公里之遥。前一次大灭绝将海洋中的生命彻底摧毁。基本上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已不复存在,它们原先占据的所有生态位留下一片空白。

板块构造力量将所有的大陆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单一的超级大陆。大陆中央是漫漫沙漠,昼夜温差可达50多度。更重要的是,云层在进入偏远的内陆前早已被驱散,因此,沙漠可能数百年也不会下雨。那里的水分全都来自泉水,而这些泉水来源于庞大的石灰岩地下溶洞。

两亿年后,比人类时代的飓风强劲50%的超级飓风终年肆虐于超级大陆的东海岸。然而,位于东南地区的巨型山脉,比安第斯山脉还要高10%,却造就了一具炎热的沙漠,其大小和今天的非洲相当。那里的气候极其炎热,那里的动物不得不学会如何储存水分,以及如何长途跋涉寻找食物。除了造成巨大的破坏之外,超级飓风还为沙漠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它们定期席卷海洋生物。

在超级大陆的西北角,有一片广袤繁盛的热带雨林绵延数千公里。大气的全球循环为这里带来西风带,降雨总是连绵不绝。由于雨量充沛、空气充满二氧化碳和温暖的全球气候,这里的森林格外繁荣昌盛,从而孕育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生命形态。生活于此的每位居民都必须能够适应这里的潮湿环境,只有少数特别的植物才能够得以生存。

本节目的顾问团队成员多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生物力学家、气候学家与地质学家。

相关

  • 460–519医学导航: 呼吸系统解剖(n, x, l, c)/生理/发育病理(c, p)/先天/肿瘤, 症状/人名体征, 创伤手术, 药品(R1/2/3/5/6/7)
  • 炮舰战争炮舰战争(Gunboat War)是拿破仑战争期间,一场发生于丹麦-挪威与英国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于1807年至1814年间。战争是得名于丹麦在战争中的策略,丹麦雇佣小型炮舰来对抗正规
  • 麻纤维麻纤维是一种植物纤维,可以当做纺织原料,分为韧皮纤维和叶纤维两大类。其中,韧皮纤维有苎麻、亚麻、胡麻、黄麻、红麻、茼麻、汉麻(大麻)、罗布麻等;叶纤维有剑麻、蕉麻、菠萝麻等
  • 露意莎·梅·奥尔柯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年11月29日-1888年3月6日)是一位19世纪的美国小说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小妇人》,这部小说是以奥尔科特的童年经历为基础所创作的,并于1
  • 电动牙刷电动牙刷是牙刷的一种。它能够产生自动而快速的刷毛振动,以前后振荡或着以旋转的方式振荡(刷头往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交替转动),进而达到洁牙的效果。牙刷由驱动电机提供动力,使
  • 奥本尼市奥尔巴尼(英语:Albany)是美国纽约州首府,也是纽约州奥尔巴尼县县治所在地。1686年取得特许状,1797年成为州府。奥尔巴尼位于哈德逊河畔,距纽约、波士顿的路程几乎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 有机铷化学有机铷化学是研究碳-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铷化学多年来发展很慢,这是因为有机铷化合物难于制备,也难以使用,其化学活性比相应的有机钠(或钾)化合物还高。铷的价格昂贵也
  • 瓦尔特相律瓦尔特相律由德国学者瓦尔特在1894年提出,内容为:“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瓦尔特相律,也叫做相对比原理。
  • 厚壁珊瑚见内文厚壁珊瑚(学名:),又名刻槽珊瑚,是一属已灭绝的珊瑚,生存于侏罗纪至白垩纪的温暖浅海中,为群生珊瑚。厚壁珊瑚群体的枝互相分开,每条枝的顶端中心各有一个很大的珊瑚单体(珊瑚
  • 电影新青年《电影新青年》原名“校花与学神”,是中国CCTV-6自创的一档真人实境秀电影益智类栏目,于2015年4月12日(每周日)晚上20:15分起正式播出》,该节目第一期播出时名为《校花与学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