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尔根·施密德胡伯(德语:Jürgen Schmidhuber,1963年1月17日-)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的成就而知名,现任位于瑞士南部提契诺州卢加诺区曼诺的达勒·莫尔人工智能研究所(IDSIA)联合主任。施密德胡伯有时被称为“(现代)AI之父”或“深度学习之父”。
施密德胡伯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2004年至2009年,他在瑞士卢加诺的瑞士意大利语区大学担任人工智能教授。
1997年,施密德胡伯和塞普·霍赫赖特(英语:Sepp Hochreiter)发表了关于一种循环神经网络类型的论文,他们称之为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2015年,LSTM被Google用于智能手机中新的语音识别实现。Google也在智能助手Allo和Google翻译中使用了LSTM。苹果公司在iPhone的“Quicktype”功能和Siri中使用了LSTM。亚马逊公司在Amazon Alexa中使用LSTM。2017年,Facebook每天使用LSTM网络进行约45亿次自动翻译。彭博商业周刊写道:“这些能力使得LSTM成为最具商业化的AI成就,应用于预测疾病和创作音乐等方方面面。”
2011年,施密德胡伯在IDSIA的团队与他的博士后丹·奇雷尚(Dan Ciresan)在快速并行计算机(GPU)上实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显著加速。丹·奇雷尚等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比CPU上的等效实现快了60倍,于2011年8月在计算机视觉竞赛中成为第一个超过人类表现的模型。2011年5月15日至2012年9月10日期间,他们的快速深度CNN赢得了至少四场图像比赛。他们还显著改善了文献中针对各种图像数据库的最佳性能。这种方法基于杨立昆等人早期提出的CNN设计,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
2014年,施密德胡伯成立了一家名为Nnaisense的公司,致力于在金融、重工业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塞普·霍赫赖特、贾恩·塔林(英语:Jaan Tallinn)和马库斯·哈特(Marcus Hutter)任公司顾问。Nnaisense于2017年1月筹集了首轮资金。施密德胡伯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在各种特定任务中顺序训练单个AI来创建通用AI。但怀疑者指出,像Arago GmbH和IBM这样的公司已经在各式项目中应用了多年的AI,但没有出现任何强人工智能的迹象。
根据《卫报》的报道,施密德胡伯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严厉的文章”中,指责同行的深度学习研究员杰弗里·辛顿、杨立昆和约书亚·本希奥“大量互相引用”,却“没有提及该领域的先驱者”,称他们低估了施密德胡伯自己和其他早期机器学习先驱者的贡献,包括于1965年发表首个深度学习网络的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伊瓦赫年科(Alexey Grigorevich Ivakhnenko)。杨立昆否认了这一指责,表示施密德胡伯“总说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的很多东西”。
施密德胡伯于2013年获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的亥姆霍兹奖,并在2016年获得了IEEE计算智能学会的神经网络先驱奖。他还是欧洲科学与艺术院(英语: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