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矩形

✍ dations ◷ 2025-04-26 13:32:14 #初等几何,黄金比例,四边形

黄金矩形是一个长和宽的比为黄金比例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的矩形。

在黄金矩形中以短边为边长划一正方形,矩形剩下的部分是一个较小的黄金矩形,说明如下:

Golden rectangles.png

假设一黄金矩形的短边为 b {\displaystyle b} ,长边为  a = φ b {\displaystyle a=\varphi b}
若在黄金矩形中以短边为边长划一正方形,则长边剩下的长度为

a b = ( φ 1 ) b = ( 5 + 1 2 1 ) b = ( 5 1 2 ) b = 2 5 + 1 b = 1 φ b {\displaystyle a-b=(\varphi -1)b=\left({\frac {{\sqrt {5}}+1}{2}}-1\right)b=\left({\frac {{\sqrt {5}}-1}{2}}\right)b={\frac {2}{{\sqrt {5}}+1}}b={\frac {1}{\varphi }}b}

a /b和 b/a-b 的比值均为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因此所组成的矩形仍为一黄金矩形

黄金矩形可以尺规作图来绘制

因为黄金比例等于

约等于 162:100

同乘2等于

约等于 162:100

将正方形的一边看作2
由中点到对角长的长度即是 5 {\displaystyle {\sqrt {5}}} (由勾股定理求出),故所求出的长边即是 1 + 5 {\displaystyle 1+{\sqrt {5}}}

相关

  • 30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30,TAS2R30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3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 尿床夜遗尿(英语:Nocturnal enuresis),俗称尿床,部分地区也叫做攋尿(讹写作“濑尿”,“攋”是撒、遗、弃的意思),是指五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现象。这是一个在儿童期很常见
  • 1781年公元前1780年,最后的猛犸象在弗兰格尔岛灭绝,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狩猎。
  • 冷发光冷发光(Luminescence)指物体在发光过程中不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保持在常温。主要包括:
  • 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世(英语:Mississippian)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被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所承认,也是石炭纪前期。密西西比纪的年代大约位于358.9至323.2百万年前。就像其他许多地质年
  • 沧龙类沧龙超科(Mosasauroidea),Mosa在拉丁语意为荷兰的默兹河(Meuse river),sauros在希腊文意为蜥蜴。沧龙类是种如蛇般弯曲的海生爬行动物。第一个沧龙类化石在1780年于默兹河流域的马
  • 香蕉白话香蕉白话,又称香蕉白仔话、蕃薯白仔话、温州白话,或简称香蕉白,是从日治时期至当代流传于南台湾的平埔原住民族群秘密语,主要以闽南语台湾话混杂,高雄甲仙一带大武垅族部落亦会混
  • 鳝鱼鳝可以指:
  • 河狐(L. gymnocercus)河狐(Lycalopex gymnocercus),又名巴拉圭狐或巴拉圭胡狼,是南美洲彭巴斯草原的一种伪狐。它们分布在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及巴西的南美洲中部。河狐像山狐,但较为细小,毛色呈灰
  • 兰利 (单位)兰利(langley,缩写为Ly),是测量太阳辐射强度的国际通用计量单位,1947年设立,为纪念美国物理学家塞缪尔·兰利而得名。1兰利=1卡路里/1平方厘米,如果换算为国际单位制中的“焦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