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由文化运动
✍ dations ◷ 2025-11-25 23:55:03 #自由文化运动
自由文化运动(英语:Free culture movement)是提倡以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散布、修改各式自由内容作品的社会运动。此运动反对当前太过限缩的著作权法,许多运动人士认为这样的法律已经阻碍了创造力,并且称呼这样的系统为“许可制的文化”。知识共享是劳伦斯·雷席格发起的组织,提供相关授权条款,让创作者声明在一定条件下分享自己的作品。该组织也提供线上搜索引擎,供民众搜寻以知识共享授权的作品。自由文化运动在自由分享创作的立场上与自由软件运动有志一同。自由软件运动的成员理查·斯托曼,同时也是GNU 计划发起人,提倡自由分享资讯,并以提出自由软件为“是像‘言论自由’那样的自由,而不是免费”(free as in "free speech," not "free beer")闻名。今日,自由文化运动一词与其他许多运动息息相关,诸如骇客文化、知识无界运动、著佐权运动等。“自由文化”一词出自 2003 年世界信息社会峰会(英语:World Summit on Information Society),当中用这个词呈献第一份给艺术家使用的公众授权条款 -- 由法国著佐权倡议团体自 2001 年起草发展的“free art license”。而后,这个词汇于 2004 年劳伦斯·雷席格的著作自由文化中继续发展。在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桑尼·波诺版权期限延长法案,由克林顿总统签署。这份法案将著作权的期限延长了二十年,使得原先在著作人身后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增加至七十年。因为这份立法过程经过像是迪士尼这样的企业大力游说,有时被戏称为“保护米老鼠法案”。劳伦斯·雷席格表示,版权法是阻碍文化发展,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且是基于私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的立法。他在 1998 年到美国各地的校园演讲,催生了自由文化运动,也为斯沃斯莫尔学院的自由文化学生组织(英语:Students for Free Culture)奠立了基础。在1999年,雷席格挑战了桑尼波诺法案,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尽管他有着胜诉的坚定信念,引援美国宪法内文关于“有限的”版权词语,雷席格只拿到了两张不同意见票,分别来自大法官史蒂芬·布雷耶与约翰·保罗·史蒂文斯。在 2001 年,雷席格发起了知识共享,一个“保留部分权利”的许可制度来替代默认“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制度。在自由文化运动中,创用CC被指责缺少自由的标准。 因此,一些人认为只有部分创作共用协议符合自由文化作品的定义(英语:Definition of Free Cultural Works)。 在2008年2月,创用CC为其署名和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协议增加了一个自由文化作品认证的标志。 商业用途或衍生作品不需要特殊的标记。
相关
- 文拉法辛文拉法辛(英语:Venlafaxine,商品名: 怡诺斯 或 博乐欣)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类的抗抑郁药。该药首先由惠氏于1993年研发,现在由辉瑞负责市场销售。该药
- 马克斯·佩鲁茨马克斯·费迪南德·佩鲁茨,OM(德语:Max Ferdinand Perutz,1914年5月19日-2002年2月6日),奥地利-英国分子生物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
- 印度议会印度国会(印地语:भारत संसद;英语:Parliament of India)是印度的最高立法机关。印度国会包含印度总统及两院,分别为人民院和联邦院。总统有召集国会和休会的权力,并且可以解
- 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俄语:Волга,又译窝瓦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2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伏尔加河是欧洲流域最广以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欧洲俄罗
- 诺贝尔委员会诺贝尔委员会是负责评审诺贝尔奖得奖者大部分工作的工作单位。每个诺贝尔奖各有一个委员会负责,总共有五个。负责其中四个奖项──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的诺
- 迈克尔·沃特曼迈克尔·斯宾塞·沃特曼(英语:Michael Spencer Waterman,1942年6月28日-),美国生物信息学家,南加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联合主任。此前,他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爱达荷
- 密苏里大学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Mizzou或MU)于1839年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建立,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第一所州立大学,亦是当前该州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2012-13学年共计有学生34,
- 卷云卷云(拉丁文学名:Cirrus,代号:Ci)在高空形成,有丝缕结构,柔丝般光泽,色白无暗影,多分离散乱。云体常呈丝条状、马尾状、钩状、片状、砧状等。卷云主要又可再分为四种云状:
- 张宏福张宏福(1962年-),中国地球化学家,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宏福1962年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1998年于
- 阿诺尔德松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Klas Pontus Arnoldson,1844年10月27日-1916年2月20日),瑞典作家、新闻记者、政治家,190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