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阿拉伯人

✍ dations ◷ 2025-08-05 20:57:56 #沼泽阿拉伯人

沼泽阿拉伯人(阿拉伯语:عرب الأهوار‎ )又称马丹人(阿拉伯语:معدان‎,意指住在平原上的人)为居住在伊拉克南部美索不达米亚沼泽的族群,由许多部落与部落联盟组成。他们传统上饲养水牛、以稻作为生,在沼泽中建造芦苇棚屋而居。20世纪末伊拉克政府抽干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对其生存区域造成严重破坏,大多数沼泽阿拉伯人均流离失所。

沼泽阿拉伯人的起源仍不确定,英国殖民时期有学者认为他们的习俗特殊、难以归类,有可能起源于印度:10。许多学者提出沼泽阿拉伯人可能与古代的苏美尔人有关,其农作、建屋方式与地理位置均有相似之处,但关于沼泽阿拉伯人最早的文献记载为9世纪,苏美尔人则约于公元前1800年即融入其他族群,其间有2700年的落差。另外有学者认为沼泽阿拉伯人的许多习俗和阿拔斯帝国灭亡后来到此地的贝都因人相似,因此后者可能为其祖源之一:100, 101。

2011年发表的一项遗传学研究显示沼泽阿拉伯人的Y染色体有超过八成为单倍群J1(英语:Haplogroup J-M267)(J-M267)。

沼泽阿拉伯人传统上可依职业分为两大族群,一为饲养水牛的人(其中有部分从事游牧,依季节在沼泽中赶水牛而居),另一则为种植谷物者,其中稻作尤为重要,一般于五月中播种:174。另外亦有捕鱼者(以魮类(英语:Barbel (fish))为主,特别是当地称作“比尼”的),但以网捕鱼过去被视作地位较低的职业,大多由一名为的部落负责:92。20世纪晚期沼泽阿拉伯人中出现以编织芦苇席(英语:Reed mat (craft))为业者。

沼泽阿拉伯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此外还有信仰曼达安教的曼达安人(英语:Mandaeans)(大多以造船、工匠为业):127,曾居于此地的英国探险家与军官威福瑞·塞西格(英语:Wilfred Thesiger)表示他很少见到曾至麦加朝觐的沼泽阿拉伯人,但许多人皆曾前往什叶派圣地马什哈德朝圣:55。另外有些沼泽阿拉伯人曾至位处当地的以斯拉之墓(英语:Ezra's Tomb)朝圣。

沼泽阿拉伯人使用的语言为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语的一种方言,使用许多独有的词汇,例如多达10个用以描述不同大小、用途与地区的芦苇之词汇,随着沼泽阿拉伯人传统社群的消散,此方言也濒临灭绝。

沼泽阿拉伯人的传统房舍为以芦苇搭建成的棚屋穆迪夫(英语:mudhif),由部落的谢赫(长老)负责管理,作为旅客的客栈与婚丧等仪式的举办处。当地人居住的房屋也是由芦苇搭建,为较穆迪夫小许多的拱形棚屋,一般长约6米、宽约2米、高约3米,建于河畔或沼泽中的芦苇岛(或)上:75。沼泽中的运输则以马素夫(英语:Mashoof)与塔拉达(英语:Tarada)(长窄的划艇)等船只进行,水位低时沼泽阿拉伯人会在芦苇河床上驱赶水牛以开辟水道作行船之用:70。

沼泽中有血吸虫病与疟疾等疫病流行:85, 108。

英国记者加文·杨(英语:Gavin Young)在其著作《重返沼泽》(,1977年出版)中提到17世纪的意大利作家彼得罗·德拉瓦勒(英语:Pietro della Valle)是最早将“马丹人”之称传到西方世界者。19世纪的阿尔伯马尔第六任伯爵乔治·吉宝(英语:George Keppel, 6th Earl of Albemarle)曾于1824年在美索不达米亚沼泽住过一段时间,在著作中描述了当地的男人与女人;此外英国考古学家格特鲁德·贝尔也曾到访此地;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于1916年途经此地,在巴士拉与以斯拉之墓等地短暂停留。

1964年威福瑞·塞西格出版了著作《沼泽阿拉伯人》(),他曾在当地居住数月,详细记录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英国作家加文·麦克斯韦(英语:Gavin Maxwell)于1956年与塞西格在沼泽中结伴旅游,后出版了游记《随风摇曳的芦苇》();罗利·斯图尔特于2003年至2004年担任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的米桑省副省长,2006年将其见闻写成《沼泽王子(英语:Occupational Hazards)》(,又作《职业伤害》 )一书出版。

1970年代至1990年代伊拉克政府抽干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初期灌溉系统的扩建即对沼泽的水流造成一定破坏,萨达姆·侯赛因政权镇压1991年伊拉克起义(英语:1991 Iraqi uprisings)后为报复沼泽阿拉伯人支持起义、窝藏反抗者而加速此一进程,积极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水流导出沼泽区,企图系统性地将此地沙漠化,造成大量沼泽阿拉伯人流离失所,甚至攻击、焚毁沼泽阿拉伯人的房舍并对其下毒,直至2003年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被推翻后方止。大部分沼泽阿拉伯人均无法维持传统生活方式,至2003年估计仅有约1600人尚住在沼泽中的芦苇岛()上:13,1950年代沼泽阿拉伯人人口约有50万人,抽干沼泽后仅剩2万人,多数人被迫迁至伊拉克其他地区,其中有约10万人逃亡至伊朗的难民营。

2003年以后美索不达米亚沼泽缓慢恢复,有少数沼泽阿拉伯人重返家园,但许多人不愿重拾这种贫困的传统生活方式,返回者也面临卫生、饮水缺乏、医疗与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重返沼泽的沼泽阿拉伯人中有许多人参与了伊拉克真主党运动(英语:Hezbollah Movement in Iraq)或萨德尔运动(英语:Sadrist Movement),后者曾在米桑省的省长选举中胜选执政:14,但当地政治不稳定、地方派系横行:24-33,加上经济弱势,甚至有部落参与走私等非法活动。

相关

  • 2014年冬奥会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XII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XII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俄语:XXII Олимпийские зимние игры),于2014年
  •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英文: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简称IUPUI)又译印第安那波利斯普渡大学、印地安那大学-普度大学印地
  •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篮球自1936年以来一直是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美国包揽了1936年到1968年7届男子冠军。
  • 电影奖列表本列表列出世界各地所举办的电影奖项(不含各国影评人协会电影奖)。
  • 红头文件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通过排除法对“红头文件”作了一个笼统的划定,划定“红头文件”为排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乡、镇人民政府
  • 刺马案刺马案为中国晚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之事案。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两江总督马新贻自金陵校阅场观清军射箭训练,阅兵后,返回总督辕门,半途
  • 秘书监秘书监是中国古代官制,用于掌管皇家经籍图书,是秘书省的长官。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始置秘书监,掌管皇家经籍图书,属太常寺,不久废置。魏文帝又置,属少府。南北朝以后有秘书省,为秘书
  • 让-巴蒂斯特·沙尔科让-巴蒂斯特·沙尔科(法语:Jean-Baptiste Charcot,1867年7月15日-1936年9月16日)是法国科学家、医生及极地科学家。其父为神经科医生让-马丹·沙尔科。1867年7月15日,沙尔科生于法
  • 巴伐利亚的玛丽亚·安娜 (1805-1877)巴伐利亚的玛丽亚·安娜(德语:Maria Anna Leopoldine Elisabeth Wilhelmine von Bayern,1805年1月27日-1877年9月13日),萨克森王后(英语:List of Saxon consorts),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
  • 埃格山坐标:83°34′S 55°53′W / 83.567°S 55.883°W / -83.567; -55.883埃格山(英语:Mount Ege)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伊利沙伯女皇地,处于伯奎斯特岭和德鲁里岭之间,属于彭萨科拉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