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状体

✍ dations ◷ 2025-08-09 03:32:38 #纹状体
纹状体是端脑皮质下的一部分。这是基底核的主要输入区。在解剖学上,纹状体包括了尾核(Caudate nucleus)和被壳(Putamen)。 具有调节肌肉张力、协调复杂运动的功能。纹状体依赖多巴胺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分泌多巴胺的细胞死亡(即黑质细胞),就会患帕金森疾病。在17世纪与18世纪时,词汇“Corpus striatum”(纹状体)用于称呼脑半球深色的皮质下部分(Vieussens, 1685)。福格茨(Vogts)(Cécile and Oskar, 1941)简化了命名法,提议将“striatum”词汇用在所有纹状的组成元素(参见主要基底核系统),包括尾核(Caudate nucleus)、被壳(Putamen)与基层纹体(fundus striati),后者是前述二部分连结至内囊(internal capsule)以下的腹侧部分。“neostriatum”(新纹状体)是由比较解剖学家所创造的辞汇,他们比较了脊椎动物间的下皮质结构,因为新纹状体被认为是脑部纹状体的系统发生的新生部分。

相关

  • 皮肤转红酒精反应,又称酒精性脸红反应、亚洲人脸红综合症,俗称上脸,是指部分人在饮用酒精饮料后,酒精(乙醇)在肝代谢成为乙醛,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多见
  • 反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意为“我将伤害”)指出一些信念或预期等心理效果,可能会导致疾病产生,或影响治疗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
  • 南极磷虾南极磷虾(学名:Euphausia superba),又名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洲水域的磷虾。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并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0—3
  • 约瑟夫·布拉克约瑟夫·布拉克(Joseph Black, 1728年4月16日-1799年12月6日)是英国籍的医生和化学家。他重新发现二氧化碳、比热及解说潜热的概念。他也是格拉斯哥大学的医学教授(同时担任化学
  • 夫琅和费约瑟夫·冯·夫琅和费(Joseph von Fraunhofe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
  • 李约瑟李约瑟,CH,FRS,FBA(英语: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生于英国英格兰伦敦,生物化学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 山崩山体滑坡(英文:Landslide),又称山崩、山泥倾泻或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响下块体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坍方现象。若是土体坍方时,混和雨水或河水则演变成土石流。地滑又称走山,是融合岩
  • 萨德侯爵唐纳蒂安·阿尔丰斯·弗朗索瓦·德·萨德(法语:Donatien Alphonse François de Sade,1740年6月2日-1814年12月2日),通称萨德侯爵(法语:Marquis de Sade),法国贵族出身的哲学家、作家
  • 高屏溪斜张桥高屏溪斜张桥,又称南二高斜张桥,是台湾一座横跨高屏溪的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南二高、国道三号)桥梁,位于高雄市大树区与屏东县九如乡交界处、高屏溪出海口上游约28公里,为联络高雄市
  • 印度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英语:Indo-Australian Plate,或印澳板块)是两块板块的合称,其中包含了澳洲大陆及周围海域,并向西北延伸,涵盖印度次大陆与附近水域。此板块可分成较大的澳洲板块与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