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理奥林匹克

✍ dations ◷ 2025-11-18 08:21:46 #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学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IPhO)是中学生角逐的物理竞赛,作为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种,国际物理奥林匹克每年举办一次。第一届于1967年在波兰华沙举行。

每国一个代表队,由5名学生选手和2位领队组成,观察员也可随队。学生将会将个人进行比赛,解答理论及实验性问题。学生表现成绩优异,可获得金、银、铜牌或证书。

早期赛事参赛加国都是中欧国家。获邀参与国家包括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罗马尼亚(当中包括主办国波兰)每队有三名中学生及一名导师。第一届学生需要解答四条理论及一条实验问题。

第二届物理奥林匹克由Rezső Kunfalvi举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八个国家参与角逐。东德、苏联及南斯拉夫参与比赛。队中都是有三名中学生及一名导师。在第二届举办前举行一场淘汰赛。

第三届由Rostislav Kostial教授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举行。该届有五名中学生及两名导师

第四届在1970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每个国家派出六名学生及两名领队。此届比赛作出了少许改动。

自第五届1971年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举行,每队有五名学生及两名领队。1978年及1980年没有举办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因为西方国家参赛的影响。西德是第一个参加此比赛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东方国家取消1980年及1982年比赛。1982年以后,西方国家可以自由参赛。现在每年均会决定举行的场地,每个国家需要在三年内不能举行两次比赛。

理论测验最少五小时及回答三条问题。大多数问题都多于一个部分。问题包括一条或两条实验题,需要五小时完成。

比赛最少举行两天。第一天是回答定理问题(三个问题至少分布在四个领域均在中学教授过,总分30分)。 另一天是解答实验性的问题(一个或两个问题,总分20分)。这两天之间比赛会有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两个部分时间均为五小时。队伍包括一般的专业中学生(并非大学)。一般来说队伍有五名学生及一名领队,一名副领队)。

拿到奥林匹克奖牌以及荣誉纪录是根据以下规则而定:获得金牌的条件是成绩最好的8%参加者。获得银牌的条件是成绩最好的25%(减去金牌得主)参加者。获得铜牌的条件是成绩最好的50%(减去金银牌得主)参加者。而最好的67%(减去金银铜牌得主)的参加者可获得奖章。而所有参加者可获得参加证。最高者的组合可获得特别奖金。

相关

  • Who Named It?《Whonamedit?》是一部记载医学名称及其有关人物的英语词典,由医学史家Ole Daniel Enersen(英语:Ole Daniel Enersen)负责维护,其服务器位于挪威。
  • 1073年
  • 相位差相位(英文:phase),是描述信号波形变化的度量,通常以度(角度)作为单位,也称作相角或相。当信号波形以周期的方式变化,波形循环一周即为360º。常应用在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学、电学等
  • 亚硒酸盐亚硒酸盐是四价硒的含氧酸盐,其化学式为SeO2−3。酸式亚硒酸盐(HSeO3-、H3(SeO3)2-等)、焦亚硒酸盐Se2O2−5等也是已知的。亚硒酸盐可由金属的碳酸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和亚硒
  • 六曹六曹是中国唐朝之后、越南古代六个地方官署,以及中国隋朝、朝鲜的朝鲜王朝古代六个中央官署的统称。与中央的六部相应,唐代地方州政府设有六曹,即功曹、户曹、士曹、兵曹、法曹
  • 飞鸟时代飞鸟时代基本上是指7世纪的日本,具体而言乃是从592年到710年之间的时期,也有人认为其开始阶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时期的古坟时代后期相重合。飞鸟时代以其根据遗址所在地奈良
  • 财阀解体财阀解体(日语:財閥解体/ざいばつかいたい)指的是1945年到1951年7月10日期间的盟军统治时期,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的对日本占领政策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拆解被视为“侵略战
  • 杰克·克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英语:Jack Kerouac,1922年3月12日-1969年10月21日),美国小说家、作家、艺术家与诗人,也是垮掉的一代中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与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威廉·柏洛
  • 共同起源共同起源(英语:Common descent)是指一群生物体拥有最近共同祖先的情况。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都源于最后共同祖先或最后共同祖先基因池。在演化生物学中,一群生物的某个共有的性状如
  •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法语: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年12月23日—1832年3月4日),又译尚波里庸、尚皮隆,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埃及学家,是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