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猫

✍ dations ◷ 2025-08-11 02:49:00 #新加坡猫
新加坡猫又被称为狮城猫,Singapura是马来语对新加坡的称呼,这是体型最小的猫品种。有的体重甚至只有两公斤左右。又名阴沟猫、下水道猫,因早期这种猫在原产地新加坡并不受欢迎,常被迫寄居在下水道中,故得此名。也由于生活环境恶劣的关系,而导致其体形娇小。1975年,新加坡猫才被带入美国,从此为世界各国所识,成为了重要的宠物猫品种。起初,这种猫在其发源地并未受到重视,1970年代初期,1971年,在东南亚工作的地球物理学家Hal把一些当地的原生猫送给住在美国的Tommy Meadow进行繁育,1974年,Hal调往新加坡工作,随她前往新加坡的,还有一只蓝色缅甸猫、一只绝育的紫色缅甸猫,以及三只她曾送给Tommy的猫的后代,直到1975年,Hal带着五只小猫返回美国,根据记录,1980年时还有一只名叫“智子”(Chiko)的小猫被Barbara Gilbertson从新加坡爱护动物协会(SPCA)进口到美国。Hal返回美国后,Tommy Meadow在英国遗传学专家的咨询指导下开始了狮城猫品种的繁育计划。直到1985年,他们成功的获得了通体棕色的小猫,并确认一些狮城猫携带着纯色的隐性基因。育种者随即尝试一种测试性的交配程序以确定携带纯色基因的种猫,但直到1988年,只有7只猫被确认并被作为宠物饲养。1987年,一位名为Gerry Mayes的狮城猫饲养者前往新加坡寻找到更多的原生猫,并将其带到美国在国际猫协会(TICA)注册,如今这一品种依然十分罕见,但育种者和宠物主人仍然在专注于该品种的培育。直到1991年,新加坡政府才将这种猫认可为“国猫”。

相关

  • 矿产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的形成作用一般有:
  • 生命力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英文: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简称HHMI) 是美国一个非营利性医学研究所。是由著名飞行员,工程师霍华德·休斯于1953年成立的。截至2005年底为止
  • 植物标本馆植物标本馆是一个收集保存植物标本的地方,这些标本通常是干制、压制的腊叶标本。标本可存放在不同的建筑物,不仅是科学研究所,而是任何可用作研究这些标本的地方。一个植物标本
  • 牙本质牙本质(dentin),也称为象牙质,是构成牙齿主体的微黄色组织,介于牙釉质与牙髓之间。牙本质的组成70%为无机物(主要为钙和磷),20%为有机物,10%为水分。硬度低于牙釉质,高于牙骨质。和牙釉质
  • 太阳圣殿教太阳圣殿教(法语:Ordre du Temple Solaire,简称OTS,英语:Order of the Solar Temple)是1984年由法国人吕克·茹雷(法语:Luc Jouret)和Joseph Di Mambro创立的。吕克·茹雷自称是耶稣
  • 卢瓦尔河地区卢瓦尔河地区(法语:Pays-de-la-Loire)是法国西部一个大区的名称,西邻大西洋,处于卢瓦尔河下游和及河口地区,法国大革命时期曾是保皇派叛乱的重要区域。它是1950年代创建的大区之一
  • 理学家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阿拉美语阿拉姆语(帝国亚拉姆语:ܐܪܡܝܐ‎;汉译为亚拉姆语、亞蘭語、阿拉姆語、阿拉米语、阿拉美语或阿辣米语,下称阿拉姆语)是闪米特语族(闪族)的一种语言,与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相近。阿
  • 第3型高免疫球蛋白M症候群高免疫球蛋白M症候群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免疫球蛋白同型转化的能力缺乏,IgM抗体无法转换成IgG、IgA、IgE等形式。此遗传病于美国的盛行率为1000000分之1。遗传方面,其遗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