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

✍ dations ◷ 2025-11-04 07:31:50 #1786年成立于英格兰,1780年代创建的教育机构,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牛津大学学院

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Harris Manchester College)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学院之一,原来称曼彻斯特学院,在大学典礼上称“Collegium de Harris et Manchester”。

学院坐落于牛津中部的曼斯费尔德路,为男女混合教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的特色为新生入学时必须年满21岁。该学院本科生的入学平均年龄为22岁,绝大部分人拥有着与普通学生不尽相同的背景,比如曾在军队服役、曾扎根非洲做过数年志愿者、曾休学环游世界等等。 目前在该学院生活的有本科生100人,研究生40人,是牛津大学学生人数最少的学院。2012-13年度,该学院收到的校友捐款为1,400万英镑。

其前身是1786年成立于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Manchester Academy)。 最初由英格兰长老会运营,仿效沃灵顿学会,是一个异议学会(英语:dissenting academies),给宗教异见人士提供高等教育,也一度是英格兰唯一不收英国国教教徒的高等教育机构。

1786-1803年学院位于曼彻斯特,在进入牛津之前,该学会五度改变校址。

1804年左右的第一次搬迁是因为时任校长,一神论派Charles Wellbeloved不肯从约克前往曼彻斯特就任,于是学院反过来前往约克。最初查理斯负责教授所有课程,一年之后才增加教员,他工作十分努力也因此积劳成疾。1840年不得不退休,于是学院才次搬回曼彻斯特。 这位校长思想开明,在1809年写给乔治·伍德(George Wood)的信中,他说:

在查理斯的教导下,该学院公有235人毕业,其中121位是神职者,114名是律师。

1840年至1853年学院继续在曼彻斯特办学,1840年还与伦敦大学取得了联系。1853年至1889年间迁往伦敦,驻于现在戈登广场的威廉博士图书馆。 1893年,大学从伦敦迁往牛津,进入托马斯·沃辛顿设计的新学院建筑中。

1996年,曼彻斯特学院经皇家宪章,由牛津大学具有宗教性质的永久私人学堂转为牛津大学学院。 同时因受菲利普·哈里斯,派克汉哈里斯男爵(英语:Philip Harris, Baron Harris of Peckham)捐助而改名哈利斯·曼彻斯特学院。

相关

  • 布鲁诺布鲁诺(Bruno)是欧洲常见的姓氏及名字,可以指:
  • 废电子电机设备指令废弃电子电机设备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2002/96/EC,缩写:WEEE)是欧洲联盟在2003年2月所通过的一项环保指令,制订所有废弃电子电机设备收集
  • 手表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及显示时间的仪器。几乎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本来作为仪器的“錶”应
  • 东田直树东田直树(日语:東田直樹/ひがしだ なおき Higashida Naoki *,1992年8月12日-) 是日本一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定居于千叶县君津市。他是日本在西方世界的代表性作者之一。 东田
  • 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德语:Max-Planck-Institut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MPS)是一个德国的天文学研究机构,位于哥廷根东北方 20 公里的卡特伦堡-林道(Katlenburg-Linda
  • 王嘉廉王嘉廉(英语:Charles Wang,1944年8月19日-2018年10月21日)是一位华人企业家,组合国际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1944年生于中国上海,他于1953年远渡美国,后加入美国国籍,1976年在
  • 飞驒山脉
  •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五典与八索、九丘是指中国最古老的纪录。
  • 周伯阳周伯阳(1917年-1984年),台湾新竹市人,曾任教员,校长,亦为台湾诗人,儿童文学家及歌谣创作人。代表作是1960年代所创作的《妹妹背著洋娃娃》、《娃娃国》、《木瓜》等数首知名儿歌。周
  • 李昌符李昌符可以是下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