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抛窗事件

✍ dations ◷ 2025-10-26 07:22:09 #布拉格抛窗事件

布拉格抛窗事件(捷克语:Pražska defenestrace,德语:Prager Fenstersturz,又译布拉格掷窗事件)是发生于布拉格的历史事件,为波希米亚人对罗马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共有两次,分别发生于1419年与1618年,第一次事件引发了胡斯战争,第二次事件则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原因。一般“布拉格抛窗事件”所指的是第二次。

1415年,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国波希米亚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在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中被罗马教廷判决为异端并以火刑处死后,引起支持胡斯的地方贵族及民众对教廷激烈抗议,最后教廷对波希米亚发布“禁行圣事”的处罚禁令。1419年,在神圣罗马君主(只当选罗马人民的国王,未就任帝位)兼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斡旋下,终于让禁令解除,然而原本以胡斯信徒为主的布拉格市议会却遭到解散,还有人被逮捕,代之而起的是以天主教为主的新市议会。胡斯信徒非常愤怒,同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胡斯信徒在神父扬·柴利夫斯基(英语:Jan Želivský)的率领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随着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自新市政厅的窗户扔向楼下一大群手持长矛的抗议者,此即为“第一次抛窗事件”。之后暴动更加激烈,开始攻击天主教教堂及相关人物,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胡斯信徒也全面起事,引发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

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承认波希米亚人宗教信仰现状。1609年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颁布了“皇帝帝国宪章”,进一步允许了波希米亚人的宗教自由。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对波希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于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Wilhelm Grav Slavata(英语:Wilhelm Grav Slavata)、Jaroslav Borzita Von Martinitz(英语:Jaroslav Borzita Graf Von Martinicz)及一位书记官Philip Fabricius共3人从窗口扔出,此即为“第二次抛窗事件”。三人侥幸坠落堆肥中而未受伤,随即逃至斐迪南国王处报告造反。1619年新教徒成立临时政府,由30位成员组成,推举腓特烈五世为王,宣布波希米亚独立,引发白山之战,虽以惨败告终,但战后的严酷处置却酿成影响欧洲深远的三十年战争。

相关

  • 后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 或者 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Elect
  • 本多健一本多健一(日语:ほんだ けんいち;1925年8月23日-2011年2月26日)是一名日本的电化学学者。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发现并定性研究二氧化钛光触媒,并于1960年代发现著名的本多-藤嶋效应,因
  • 蛙生蛙粪霉蛙生蛙粪霉(学名:Basidiobolus ranarum)是属于虫霉目蛙粪霉科蛙粪霉属的一种真菌,腐生在青蛙等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粪便或土壤等基物上。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非洲、美
  • 佩普西埃雷乡坐标:58°32′44″N 27°12′53″E / 58.54556°N 27.21472°E / 58.54556; 27.21472佩普西埃雷乡(爱沙尼亚语:Peipsiääre vald),是爱沙尼亚的一个乡,位于该国东南部,由塔尔图县
  • 卜卜星卜卜星,是中国大陆广东地区的一种膨化食品,在1990年代曾大量流行于广东地区,成为当时儿童十分喜爱的零食。卜卜星在1980年代初期由一家中美合资的食品厂生产。由于当时中国大陆
  • 私小说私小说是二十世纪日本文学的一种特有体裁,有别于纯正的本格小说。私小说的特点为取材于作者自身经验,采取自我暴露的叙述法,自暴支配者的卑贱的心理景象,是一种写实主义的风格,成
  • 鸡啼门水道鸡啼门水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珠海市境内,北起斗门区尖峰山下的鬼仔角,上接黄杨河,蜿蜒向西南,至金湾区平沙镇连湾闸出海,全长20千米。鸡啼门水道原是泥湾门水道口门湾的一
  • 第37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第37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2011年5月26日至27日在法国多维尔举行,这是会议是法国继1975年(朗布依埃)、1982年(凡尔赛)、1989年(巴黎)、1996年(里昂)和2003年(埃维昂莱班)之后第六次承办
  • 文同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或笑笑居士,人称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北面)人。文同历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死,人称“文湖州”。曾参与校对《新唐书》。善画墨竹,他的表弟苏轼曾称赞他为诗、词、画、草书四绝,曾深入竹乡观察体会,下笔迅速,以墨色深浅描绘竹子远近、向背。画家米芾称赞他“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苏轼画竹受其影响,学他的人很多,有“湖州竹派”之称。钱钟书提到文同诗与画相融的特点:“在诗里描摹天然风景,常跟绘画
  • 梅尔斯战争纪念碑梅尔斯战争纪念碑(英语:Mells War Memorial)位于西南英格兰萨默塞特郡民政教区梅尔斯,于1921年揭幕,是埃德温·鲁琴斯爵士设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建筑,也是他在梅尔斯设计的多幢建筑之一。鲁琴斯与当地霍纳氏和阿斯奎斯氏两大望族关系密切,所以多次获聘设计建筑,两大家族都有子嗣在战争中牺牲,两人的纪念碑均由鲁琴斯操刀。战争纪念碑旨在纪念村里“所有献出生命的青年一代”,建筑师同当地权贵一起在村内寻找合适的立碑地点。纪念碑主体是大理石柱和上方的圣乔治屠龙塑像,鲁琴斯还曾在另外两个公共战争纪念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