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音常用字汇

✍ dations ◷ 2025-09-09 01:58:30 #国音常用字汇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陆 ‧ 港 ‧ 台 ‧ 新 ‧  日 ‧ 琉 ‧ 朝 ‧ 越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繁体字 ‧ 简化字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 西夏文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音读 ‧ 朝鲜汉字音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一字多音,或多音字,当中音变而意思不同者俗称破音字。《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于1994年5月公告试用,经审议修订于1999年正式在台湾颁布使用。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应外界意见与需求,目前正在进行该表的修订工作,初稿将公告到2014年6月,定案前,教学和考试仍照旧规。1920年第六届全国教育联合会于上海开会,议决以北京音为国音标准,以至少受过中等教育的北京当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1921年中华国音留声机片与国语留声机片发行,使国语运动之京音、国音之争,日渐平息,走上“国音京调”的发展。1924年,吴敬恒主持国语统一筹备会谈话会,确立以北京音为标准,然为顾及读音与古今异读等问题,保留许多“又读”读音。1932年5月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以三〇五一号布告,公布《国音常用字汇》,正式确立以北京音系为标准国音。整体而言,中华民国国语虽以北京音为基础,然仍保留部分其他区域北方官话的方音,而原有北京音中又保留许多当地特殊音读、传统韵书字音,因而有正音、又音的分别。中国传统读书人诵读古典书籍时,如诗词平仄、押韵等,有其固定音读,是所谓“读书音”,因此又有所谓日常语音与读音的差别。而自宋代以后,行文之中若词性有所转品变换,则也会改变音读,是所谓歧音异义。此外尚有通假音读、外语译音、轻声、变调等,遂形成国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形成教学困扰。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应各界要求,于1987年7月召集组成国语一字多音审音小组,以使国语读音单纯化、标准化,便利教学。审订人员依教育部所颁布之《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重编国语辞典》为收字依据,并依台湾商务印书馆《国语辞典》、《国音字典》、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重编国语辞典》、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国音标准汇编》、中国文化大学华冈出版部《中文大辞典》、国语日报社《国语日报辞典》、《国语日报破音字字典》、三民书局《大辞典》、蓝灯文化事业公司《中文辞源》、益智书局《破音字集解》、新学友书局《新学友破音字典》、联贯出版社《联贯国语破音辞典》、台湾国民小学国语课本、国民中学国文科课本及华视出版社《每日一字》(仅于取音与他书有异时方标示之),选取多音字,共择定4253字。另外并参考《现代汉语辞典》、《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文字改革出版社 1963.10)、《多音多义字用法举例》(齐学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11)、《多音字分读研究》(王志成 文史哲 民75.1)此四家审音资料。《审订表》将正音、又音、语音、读音、歧音异义等不必要分读之多音并成一音。为求便利教学,将不必要的多音分读,且无辨义作用者,并读为一音;遇有一字多音并行于今而难取舍或因动名词之分破读、动词内外向之分破读、动作对象不同而破读者者则透过问卷决定,问卷对象主要为语音学专家、中小学国语文教师及出身北京且有实际教学或研究成果的社会人士。至于审订内容则以日常语汇为主,过于冷僻的字词、古典诗词格律、古人名、姓氏、地名的特殊读法则暂不予审订,亦不收录。通假音则予以保留,并于表中加以注明。基于假借或“A为B之异体字”事由之破音亦予以保留。而原有文白异读后统读为白读音者,系针对白话中书面语词情况,朗读文言时仍可套文读。至于国语连读时的变调、变音字则不列入审查。审订结果以表格呈现,依部首笔划顺序排列,以注音符号标音。表格分流水号、国字、审订音、词例、限读说明、通假说明、备注等七项字段。若归并为单音字者,不举词例;仍为多音者,则依序编号标示,并举词例说明。《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正式颁布后,坊间各版国文课本亦依此修订读音,然而许多文言文选文特殊读音仍无法确定,各版课本各行其是,尤以高中选文读音争议最多。国立编译馆在《国民小学及国民中学教科图书审定办法》中,明订国字注音应以教育部公告之“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为依据,而高级中学国文科教科用书审定委员会却表示“对古典诗词格律及古音将不以《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为审查依据”。于国中基本学力测验、高中学科能力测验等升学考试,教学者与学生多所疑虑(事实上针对新旧标准上取音不同者不会列入出题范围)。许多代表性字典、辞典并未随之更改读音(但亦有字辞典以附录方式标记工具书取音与审定表差异,如《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反而使教学无所适从。部分审订读音与原有流通读音相悖,亦不利推广。许多国文教师则呼吁应重新进行审订,教育部而后召开会议修正审订表,初稿新增“仔”中“ㄗㄞˇ”(zǎi)音,但“骰”仍统读为读音“ㄊㄡˊ”(tóu)。全国语文竞赛规定朗读应以《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为准,然而实际评审时,并未完全依此评定优劣。字音字形比赛则规定需书写国字标准字体及依循《一字多音审订表》。由于推行时间尚短,除升学考试之外,对社会流通使用影响甚微,电脑注音输入法也多未依审订表修正(新酷音输入法可以旧审定表或新审定表读音输入,但仅限于phone.cin,tsi.src仍依审订表颁布前旧音)。《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审音小组审订音读时(1999年3月,88年3月公告),依循社会流通习惯,改从约定俗成的音读,如“癌”字读为“ㄞˊ”(aí)、口语“滑稽”读为“ㄏㄨㄚˊ ㄐㄧ”(huá jī,原读音同“古稽”,如《史记‧滑稽列传》),101年(2012年)初稿维持不变。然而部分音读却不循此原则,如“谊”统一读为“ㄧˋ”(yì),“液”统一读为“ㄧㄝˋ”(yè)。许多原本动词、名词分读的音也改为一音,如“骑”统一念“ㄑㄧˊ”(qí)、“使”统一念“ㄕˇ”(shǐ)等,与台湾社会习惯相异。部分音读刻意维持某一音读,也与台湾社会习惯相悖,如“骰”音“ㄊㄡˊ”(tóu)、“莘莘”音“ㄕㄣ ㄕㄣ”(shēn shēn)、“扛”桌子读为“ㄍㄤ”(gāng)等。另外“主角”的“角”仍定为“ㄐㄩㄝˊ”(jué),也与台湾社会大众读为“ㄐㄧㄠˇ”(jiǎo)习惯不符。原本发展出用以分辨语义的声调,也混成一音,如台旅“法”(ㄈㄚˋ,fà)(法国)、台旅“法”(ㄈㄚˇ,fǎ)(法律),统一念“ㄈㄚˇ”,造成口头交流的不便。不少学校教师也十分反对该审定表,认为这样造成很大困扰。电视新闻曾报导过相关争议,报纸偶而也可看到相关投书。台中市教师会、台中市立忠明高中教师会等团体甚至推动联署要求废除《一字多音审订表》。

相关

  • 圣佩德罗苏拉圣佩德罗苏拉(西班牙语:San Pedro Sula),是洪都拉斯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是科尔特斯省首府所在地。人口800,000,仅次于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也是该国的经济中心。圣佩德罗苏拉
  • 联邦对外情报局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俄语:Служба Внешней Разведки,英语: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是俄罗斯的情报机关之一,专责俄国境外
  • Clsub2/subOsub6/sub六氧化二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l2O6。这种氯氧化物是氯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酐。它可以由二氧化氯与过量的臭氧反应制得:也可用氯气与臭氧在光照下直接反应,或者光解二氧
  • 蔡伦蔡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
  • 壬酸壬酸,结构式CH3(CH2)7COOH。纯品为无色微有特殊气味的油状液体,工业品常呈淡黄色。有腐蚀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1、由油酸被硝酸或臭氧氧化而得。2、1-辛烯与合
  • 有胚植物亚界有胚植物,又称为高等植物,是那些最熟悉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地钱纲、角苔纲、蕨类、石松、裸子植物、开花植物等,但不包括绿藻。有胚植物都是具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的复杂多细胞
  • 鬼夜猴鬼夜猴(学名:Aotus lemurinus)是一种属于灵长目青猴科夜猴属的新世界猴。鬼夜猴的头型圆小,并拥有两颗又大又黑的双瞳,是夜行性的灵长目动物。和猫头鹰不同的是,它的双眼会发出由
  • 事林广记《事林广记》,南宋末年福建崇安人陈元靓作,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类型的中国古代民间书籍,收藏有很多与当时民间生活有关的资料,并开拓了类书附载插图的体例。浅显易懂,因此成书后流
  • 新北投车站10,863人次(2019年7月) 第96名/108站新北投站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北投区,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新北投支线)的捷运车站。过去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北投线的端点站,台铁站体与列车现展
  • The Diplomat《外交学者》(The Diplomat)杂志是一英文政治刊物,采用网络发行,主要报道亚太地区的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新闻资讯,主要由中国力量(China Power)、印度十年(Indian Decade)、海军外交(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