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得臣

✍ dations ◷ 2025-11-07 09:34:03 #马得臣

马得臣(?—989年)辽国官员。辽南京人,好学博古,善做文章写诗。

保宁年间,官至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议朝政,为人正直。乾亨初年,宋朝军队屡犯边境,马得臣被任命为辽南京副留守,复拜翰林学士承旨。辽圣宗即位,萧绰皇太后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圣宗读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三《纪》,马得臣就把其中的经验现实可行的呈上。跟随辽圣宗亲征北宋时,进言投降的人不可杀,逃跑的人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皇帝听从了他。不久兼任谏议大夫,宣徽院知事。

当时辽圣宗沉迷蹴鞠,马得臣上书进谏说:臣看房玄龄、杜如晦是隋朝书生,如果不遇唐太宗,能成为一代名相吗?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为太子时,我有幸列侍从,现在又为侍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曾经让臣研读贞观、开元之事,臣大致呈上。臣听说唐太宗侍太上皇唐高祖宴后,则挽着车辇至内殿;唐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陛下继承祖宗的福祚,躬侍太后,可称的上至孝。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通,比唐太宗唐玄宗二帝更好。臣又闻二帝喜好经史,多次引公卿讲学,直到日落。所以当时天下形成风气,以文治兴隆。现在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意研究经典,深造而实行,达到二帝之治不难。臣又听说唐太宗猎捕野猪,唐俭进谏;唐玄宗臂上驾鹰,韩休进言;二帝没有不乐于从之的。现在陛下沉迷球马,愚臣思之,有三点不宜,故不怕斧钺说说。窃以为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械驰惊,不顾上十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如果陛下不以臣言为错误,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辽圣宗看了后长时间嘉奖他。不久,统和七年(989年)六月甲戌,宣政殿学士马得臣逝世,受诏赠太子少保,诏令有关当局负责丧葬。

辽史称他引盛唐之治以谏其君,他和张俭、邢抱朴、萧朴一样,以明经致位,忠荩,是辽圣宗的人才典范。

相关

  • 寒极点寒极(英语:Poles of Cold)是一个地理和气象学名词,是指某一地理范围内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位于南极洲的沃斯托克站(78°28′S 106°48′E / 78.467°S 106.800°E / -78.467; 10
  • 88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自由文化《自由文化》(,2004年出版)是法律教授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在互联网上使用创作共用协议的署名/非商业许可(by-nc 1.0)在2004年3月25日出版的一本著作。此书的纸版是由企
  • dual existence《dual existence》是fripSide(第二期)的第17张单曲,将于2020年8月19日由NBC环球娱乐发售。
  • 罗曼·叶廖缅科罗曼·叶廖缅科(俄语:Ром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Ерёменко,芬兰语:Roman Eremenko;1987年3月19日-)是一位同时具有俄罗斯和芬兰国籍的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
  • 张镜心张镜心(1590年-1656年),字孝仲,号湛虚,晚号晦臣,自号云隐居士,直隶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蓟辽总督。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授萧县知县、改定远县、泰兴县知县。崇
  • 石川秀美石川秀美(1966年7月13日-),日本爱知县濑户市人,是80年代流行乐坛人气女偶像。自1982年出道后发行过30张单曲及13张专辑,其中有13张单曲及3张专辑进入过日本公信榜周排行前十名。曾
  • 茂垣弘道茂垣弘道,日本资深男性动画制作人。动画公司STUDIO COMET的创立人和代表董事。茂垣早年在动画制作公司(现在转型成电影制作公司)KnacK(现在已改名ICHI)(日语:ICHI (企業))以企划制作
  • 天主教东吁教区天主教东吁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Tunguensis)是罗马天主教的一个教区,位于缅甸中南部和勃固省北部,面积为49,600平方公里,受东枝总教区管辖。东缅甸宗座代牧区于1870年建立,1927年
  • 明清讼学讼学是中国古代法学知识之一,讼学的形成方式为撷取官方律学的精要内容、增加刀笔珥语的状纸书写技巧,并且进一步融合了判例判牍中的案例,试图以民间社会诉讼书写者的立场进行阐述,希望诉讼当事人能够胜诉的一门学问。讼学的基本特质有五:第一,简明扼要,满足民间百姓所需的法律知识、兴讼技巧以及实战范例。第二,讼学流播诡秘,属于私相传习模仿的学问。第三,讼学读本普遍取名玄秘。第四,言辞力求夸张耸听。第五,讼学核心内涵贫瘠,内容普遍雷同。清代俞正燮认为自邓析以来就存在教授“甲乙金科”(原告、被告对辩之学)的讼学;及至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