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丝‧伊丽莎白·格吕克(英语:Louise Elisabeth Glück (/ɡlɪk/),1943年4月22日-),美国诗人、散文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及国家人文奖章(英语: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和博林根奖(英语:Bollingen Prize)等美国主要文学奖项。2003年至2004年担任美国桂冠诗人(英语:United States Poet Laureate)。格吕克一般被认为是自传诗人,其作品以强烈的感情著称,在对现代人生活及自身个人经历进行沉思时,常以神话、历史或自然作为意境,探索主题广泛,内容主要为刻画创伤、欲望和自然的各个方面,特点是坦承表达悲伤和孤独的情感。另有学者把重点放在她对诗人性格的建构,以及作品中自传与古典神话的关系上。
格吕克出生在纽约,在纽约长岛长大。高中时罹患神经性厌食症,后康复。其后于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未取得学位。除了诗歌创作外,她还在多家机构教授诗歌,目前为耶鲁大学兼职教授兼罗森克兰兹驻校作家,居住在马萨诸塞州剑桥。
1943年4月22日,路易斯·格吕克在纽约出生,是家中的小女儿,有一个姐姐。父亲是商人丹尼尔·格吕克(Daniel Glück),母亲是家庭主妇比阿特丽斯·格吕克(Beatrice Glück,本姓格罗斯比)。祖父母是移民到美国的匈牙利犹太人,在纽约有一家杂货店,两人在美国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她的父亲。父亲一心想当作家,但最终和表姐夫一起做生意,凭借共同发明的X-Acto小刀(英语:X-Acto)大获成功。
格吕克的母亲毕业于维斯理学院。年少时在父母讲授希腊神话及圣女贞德等经典故事的教育下,格吕克开始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十几岁时患上神经性厌食症,自此青少年及青年岁月深受困扰。她在一篇散文中,自称她的疾病是离开母亲独立生活的结果。但在其他地方,她认为这个病是姐姐在她出生前去世的后果。在休利特(英语:Hewlett, New York)乔治·W·休利特高中(英语:George W. Hewlett High School)读高三的那年秋天,她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几个月后休学,全身心投入到康复中,直到1961年才毕业。她曾谈到这个决定,“我明白,我总有会死的一天。但我非常确切、非常内在地意识到,我不想死”。随后七年,她不断接受治疗,后来她认为这段时光帮助不仅帮她战胜病魔,还学会了如何思考。
由于她的身体情况,格吕克无法以全日制学生的身份就读大学。她曾一度谈到放弃高等教育,转而接受必须治疗的决定:“……我的心理条件、我在行为上的高度死板、对陈旧规则的疯狂依赖,使得我不可能接受其他形式的教育”。她转而参加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班,于1963年到1965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普通教育学院的诗歌工作坊,参与这个为非传统学生开设的计划,期间与列昂妮·亚当斯(英语:Léonie Adams)和斯坦利·库尼兹(英语:Stanley Kunitz)一同学习,这两位老师被她认为是带她走上诗人生涯的重要导师。
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后,格吕克开始从事秘书工作,帮补个人支出。1967年嫁给小查尔斯·赫兹(Charles Hertz, Jr.),最终离婚收场。1968年发表首部诗集《头生子》(),获文学界高度评价。然而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出现创作瓶颈 ,直到1971年开始在佛蒙特戈达德学院(英语:Goddard College)教诗歌后,才得以解决,期间她创作的诗歌收录于个人第二本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子》(,1975)。许多评论人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鸣惊人之作,直呼她发现了一把独特的声音。
1973年,格吕克给伴侣约翰·德拉诺(John Dranow)生下儿子诺亚。德拉诺在戈达德学院开设夏季写作课程。两人于1977年结婚。1980年,德拉诺与诗人埃伦·布莱恩特·沃格特(英语:Ellen Bryant Voigt)的丈夫弗朗西斯·沃格特共同创办营利学院新英格兰烹饪学院(英语:New England Culinary Institute),格吕克和布莱恩特·沃格特是学院早期投资人,担任学院董事。
1980年,格吕克第三本诗集《下降的形象》()出版。然而,作品的语气和主题受到批评。其中,诗人格雷格·库兹马(英语:Greg Kuzma)拿如今被广泛摘编的诗作《溺死的孩子》()为例子,指责格吕克“厌恨孩子”。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受到表扬。同年,格吕克在佛蒙特的家遭遇大火,所有财产被烧毁。受到这场悲剧的影响,格吕克开始创作大量诗歌,这些作品后来收录于获奖作品《阿喀琉斯的胜利(英语:The Triumph of Achilles)》。《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文学评论人丽姿·罗森伯格(英语:Liz Rosenberg)认为这部选集比格吕克之前的作品“更加纯洁、更加尖锐”。《佐治亚州评论报》()评论人彼得·斯蒂特(Peter Stitt)认为该本书表明格吕克是“我们这个年代最重要的一位诗人”。其中《责备》()一诗被认为是女性主义者圣歌,也因频繁出现在诗选及大学课程中,被认为是“天选之诗”。
1984年,格吕克担任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学院英文系高级讲师。次年父亲过世,促使她开始创作新诗集《阿勒山》(,1990)。“阿勒山”一词出自创世纪大洪水故事(英语:Genesis flood narrative)中的山峰。2012年,评论人德怀特·加纳(英语:Dwight Garner (critic))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称该作品是“近25年来美国诗坛最残暴、悲伤满溢的作品”。之后,格吕克又于1992年出版诗集《野鸢尾》,是她最畅销、最广受好评的作品之一,诗歌内容为花园中的花卉与一位园丁和一位神灵探讨生命的本质。《出版者周刊》()认为作品是展示“诗歌的壮美”的“重要作品”。评论人伊丽莎白·隆德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中称赞作品是“里程碑之作”。格吕克1993年凭借该作品赢得普利策诗歌奖,奠定了格吕克在美国诗坛的重要地位。
1990年代,就在她的诗歌生涯大获成功的时候,个人生活经历了低谷。她与约翰·德拉诺离婚后,两人的关系步入僵局,最终影响他们的业务往来,促使德拉诺离开新英格兰烹饪学院。格吕克将自己的经历转化为作品,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多产期。1994年,她发表散文集《事实与理论:诗歌散文》(),1996年发布诗集《草场》(),讲述爱情的本质及婚姻的恶化,1999年和2001年分别出版诗集《新生》()和《七个时期》()。
2004年,受九一一恐怖袭击影响,格吕克创作一本书篇幅的诗歌《十月》()。诗歌分六个部分,引用古希腊神话探讨创伤及苦难的各个方面。同年担任耶鲁大学罗森克兰兹驻地作家。
加入耶鲁后,格吕克继续发表诗歌,包括《阿弗尔诺》(,2006)、《村居生活》(,2009)和《信望与良善之夜》(,2014)。2012年,收录了她半世纪以来诗作的合集《诗歌:1962-2012年》()发表,被誉为“文学界的大事”。另一本诗集《美国独创》()2017年发表。
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世纪文景出版格吕克两本中文诗集《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和《月光的合金》,前者收录《阿弗尔诺》和《村居生活》两本诗集,以及《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喀琉斯的胜利》、《阿勒山》等早期作品,后者收录《野鸢尾》、《草场》、《新生》、《七个时期》等成熟期作品,由柳向阳、范静哗翻译。《野鸢尾》的繁体中文版于2017年由宝瓶文化出版。
2020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16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
格吕克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是小·查尔斯·赫兹,第二任丈夫是约翰·德拉诺。儿子诺亚·德拉诺是见习侍酒师,住在旧金山。
姐姐在格吕克出生前去世。妹妹特蕾玆(Tereze)曾是花旗银行副总裁,也是一位获奖的小说家。侄女是演员阿比盖尔·萨维奇(英语:Abigail Savage)。
格吕克的作品曾屡次获奖。除了获得美国大多数主要的诗歌奖,她还是国家艺术基金(英语: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和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英语: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的成员。下列是她在机构及个人作品方面获得的荣誉。
另外,《野鸢尾》、《新生》和《阿弗尔诺》入选国家图书奖最终名单。《七个时期》入选普利策诗歌奖和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最终名单。《村居生活》入选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和格里芬国际诗歌奖(英语:Griffin Poetry Prize)最终名单。
格吕克的诗歌入选大量诗集,包括《诺顿诗选》()、《牛津美国诗歌》()和《哥伦比亚美国诗选》。
1999年,格吕克和丽塔·德芙(英语:Rita Dove)和威廉·斯坦利·默温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特别顾问,协助策划图书馆成立2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担任美国诗人学会会长,至2005年。2003年起担任耶鲁青年诗人丛书(英语:Yale Series of Younger Poets)竞赛最终评审,至2010年。耶鲁青年诗人丛书竞赛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年度诗歌比赛,格吕克担任评审期间,选择出版了彼得·斯特里克福斯(英语:Peter Streckfus)和费迪·乔达(英语:Fady Joudah)等人的作品。
另外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波士顿大学和爱荷华州作家研讨会(英语:Iowa Writers' Workshop)。
一直以来,格吕克的作品都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她的论文,包括手稿、信函及其他材料目前藏于耶鲁大学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
格吕克以用语精准、语调简朴的抒情诗著称。诗人克雷格·摩根·泰彻尔(英语:Craig Morgan Teicher)认为她是少有“用词罕有、字斟句酌、不矫饰”的诗人。学者劳拉·昆尼(Laura Quinney)认为她用词上的谨慎,使得她成为埃米莉·狄更生和伊丽莎白·毕晓普那样“珍视压缩强烈情感的美国诗人”。格吕克的诗歌鲜少押韵,而是使用重复、跨行(英语:enjambment)及其他修辞手法达成押韵的效果。
一直以来,学者和评论家之间就有格吕克的诗歌是否应被看作自白诗的讨论,考虑到她的诗歌中普遍存在第一人称视角,以及受其个人经历启发的亲密主题。学者洛贝特·贝克认为从某些基本的方面来讲,格吕克是一位自白诗人。但评论人迈克尔·罗宾斯(Michael Robbins)认为格吕克的自白诗不同于希薇亚·普拉斯或约翰·贝里曼(英语:John Berryman)的不同,“依赖凭空想象的个人情感”,换而言之,格吕克如果不是在向读者讲话,就不是自白诗人。昆尼则认为,在格吕克看来,自白诗“很可恶”。其他人认为格吕克的诗歌应该是自传诗,尽管她在修辞上使用神话、寄情感于不同人格,使得她的诗不只是自白。学者海伦·文德勒(英语:Helen Vendler)也指出,“(格吕克的诗歌)用模糊拘谨的语言,呈现出另一种第一人称的‘自白’,同时保留毫无争议的个人风格”。
格吕克的诗歌有各种各样的主题,但学者和评论人从中指出了几个重要的主题。其中一个是对创伤的关注。死亡、失去、拒绝、感情失败、尝试复原及恢复的主题贯穿格吕克创作生涯的始终。学者丹尼尔·莫里斯(Daniel Morris)认为,格吕克的诗歌四个标志股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快乐或田园诗般的意象,“暗示了作者对死亡、对童真失去的认识”。学者乔安妮·费特·迪尔(Joanne Feit Diehl)回应这一观点,认为“这种‘终结感’为格吕克的诗歌注入怀旧力”,指她经常将常见的物品转化,比如将婴儿车转换为孤独和失落的表现。尽管如此,在格吕克看来,创伤可以说是通往更高人生欣赏力的大门,这是她在《阿喀琉斯的胜利》中讨论的最为明显的概念。
作品生与死两股力量的对立,促成了另一个常见的主题:欲望。格吕克经常写明各种欲望的形式,例如对爱的关注、对洞察力、对传递真相能力的渴求,但她在接触欲望时的心情是很矛盾的。莫里斯认为,格吕克的诗歌经常出现矛盾的观点,反映“她对地位、权力、道德、性别,以及最重要的语言很矛盾”。作家罗伯特·博耶(Robert Boyer)认为格吕克对欲望的矛盾是“艰苦的自我拷问”后的成品。他认为,格吕克的诗歌经常在“畏缩不前和笃定、感性的即时性和反思之间移动”,这样一个经常心怀大地、毫无幻想的诗人,对日常奇迹的诱惑和过度掌握情绪的突然高涨有强烈的反应。作品中各种欲望相互竞争形成的竞争感,不仅体现在她不同诗歌的假设中,还有对每本诗集采用的不同处理方法。这使得诗人兼学者詹姆斯·隆根巴赫(英语:James Longenbach)认为“改变是路易斯·格吕克的最高价值”,“如果改变是她最渴望的事情,那也是她最抗拒的事情、在她看来最艰难、最来之不易的事情”。
自然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她最为著名的诗集《野鸢尾》将背景设置在一个花园,园中的花卉能发出睿智、有情感的声音。然而,莫里斯认为《沼泽地上的房子》也关心自然,可看作改良版的传统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 poetry)自然诗。《阿勒山》也出现了自然,其中一句诗是“花是哀悼的语言”,既能用来追思,也可以让哀悼者一较高下,决定出“自然的拥有权代表着有实际意义的象征体系”。因此,格吕克作品中的自然既是批判性的,也是被拥抱的。正如作家兼评论人艾伦·威廉姆森(英语:Alan Williams (novelist))所说的,自然有时是圣灵的暗示,如同诗人在《天国之音乐》()一诗中所说的“你爱这个世界,就会听到天国的奏乐”。或像《野鸢尾》一样,神用气象变化说话。
格吕克的诗歌也以所避讳的主题著称。莫里斯指出,“格吕克的作品经常回避种族认同,宗教分类或性别归属。事实上,她的诗歌经常否定批判性的评估,这种评估肯定身份政治作为文学评价的标准。她拒绝被认定为有连字符的诗人(即“美国-犹太诗人”),或是“女权主义”诗人、“自然诗人”,宁愿保留破坏偶像主义或两种极端中间者的光环”。
格吕克的作品中有精神分析学影响,也有她童年时了解道德古代传说、比喻和神话。另外,她也表示莉欧妮·亚当斯(英语:Léonie Adams)和斯坦利·康尼茨(英语:Stanley Kunitz)影响了她的作品。学者也指出她的作品有罗伯特·洛厄尔(英语:Robert Lowell)、莱纳·玛利亚·里尔克和埃米莉·狄更生等人的影响。
1901年:普吕多姆 |1902年:蒙森 |1903年:比昂松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赖 |1905年:显克微支 |1906年:卡尔杜齐 |1907年:吉卜林 |1908年:倭铿 |1909年:拉格洛夫 |1910年:海泽 |1911年:梅特林克 |1912年:霍普特曼 |1913年:泰戈尔 |1915年:罗曼罗兰 |1916年:海登斯坦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1919年:施皮特勒 |1920年:汉姆生 |1921年:法郎士 |1922年:贝纳文特 |1923年:叶芝 |1924年:雷蒙特 |1925年:萧伯纳
1926年:黛莱达 |1927年:柏格森 |1928年:温塞特 |1929年:托马斯·曼 |1930年:刘易斯 |1931年:卡尔费尔特 |1932年:高尔斯华绥 |1933年:蒲宁 |1934年:皮兰德娄 |1936年:奥尼尔 |1937年:马丁·杜·加尔 |1938年:赛珍珠 |1939年:西兰帕 |1944年:延森 |1945年:米斯特拉尔 |1946年:黑塞 |1947年:纪德 |1948年:艾略特 |1949年:福克纳 |1950年:罗素
1951年:拉格奎斯特 |1952年:莫里亚克 |1953年:丘吉尔 |1954年:海明威 |1955年:拉克斯内斯 |1956年:希梅内斯 |1957年:加缪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 |1959年:夸西莫多 |1960年:圣琼·佩斯 |1961年:安德里奇 |1962年:史坦贝克 |1963年:塞菲里斯 |1964年:萨特 |1965年:肖洛霍夫 |1966年:阿格农、萨克斯 |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 |1968年:川端康成 |1969年:贝克特 |1970年:索尔仁尼琴 |1971年:聂鲁达 |1972年:伯尔 |1973年:怀特 |1974年:雍松、马丁松 |1975年:蒙塔莱
1976年:贝娄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 |1978年:辛格 |1979年:埃里蒂斯 |1980年:米沃什 |1981年:卡内蒂 |1982年:马奎斯 |1983年:戈尔丁 |1984年:塞弗尔特 |1985年:西蒙 |1986年:索因卡 |1987年:布罗茨基 |1988年:马哈富兹 |1989年:塞拉 |1990年:帕斯 |1991年:戈迪默 |1992年:沃尔科特 |1993年:莫里森 |1994年:大江健三郎 |1995年:希尼 |1996年:辛波丝卡 |1997年:福 |1998年:萨拉马戈 |1999年:格拉斯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奈波尔 |2002年:凯尔泰斯 |2003年:库切 |2004年:耶利内克 |2005年:品特 |2006年:帕慕克 |2007年:莱辛 |2008年:勒克莱齐奥 |2009年:米勒 |2010年:略萨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2012年:莫言 |2013年:芒罗 |2014年:莫迪亚诺 |2015年:亚历塞维奇 |2016年:迪伦 |2017年:石黑一雄 |2018年:托卡尔丘克 |2019年:汉德克 |2020年:格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