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坚志

✍ dations ◷ 2025-11-08 14:37:57 #夷坚志
《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南宋洪迈撰,原书420卷,今存不及半。《夷坚志》始刊于绍兴末年(1162年),停笔于嘉泰二年壬戊(1202年),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之意,记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闻趣事,内容涉及三教九流、宗教信仰、诸子百家,搜罗广泛,卷帙浩瀚,有不少话本和戏曲都取材于《夷坚志》故事,如〈冯玉梅团圆〉取材于〈徐信妻〉,仅凌濛初即取材三十余篇,占《二拍》篇幅一半。《夷坚志》原书凡420卷,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又分十集,《乙志序》中说:“《夷坚初志》成,士大夫或传之,今镂板于闽、于蜀、于婺、于临安,盖家有其书。”但随编随印,加之卷帙浩繁,全帙的刻本极少。后世多以涵芬楼版二百零六卷为通行本,分初志、支志及三志,外加补遗。后人对《夷坚志》褒贬不一。沈屺瞻说:“第观其书,滉漾恣纵,瑰奇绝特,可喜可愕,可信可证,有足扩耳目闻见之所不及而供学士文人之搜寻摭拾者,又宁可与稗官野乘同日语哉。”陆心源说:“虽其所载颇予传记相似,饰说剽窃,借与谈助,‘支甲序’已自言之。至于文思隽永,层出不穷,实非后人所及。自甲志至四甲,凡三十一序,各出新意,不相复重,赵与时《宾退录》节录其文,堆挹甚至,信乎文人之能事,小说之渊海也。”鲁迅说:“偏重事状,少所铺叙”,不脱六朝志怪“粗陈梗概”的传统。甚至是漫抄旧书,一昧贪多,有人取《太平广记》中之事“改鼠首尾,别以名字以投之,至有数卷者”,洪迈也都收入。陈栎勤《有堂随录》则谓洪氏"欲修国史,借此练习其笔”。周密批评他“贪多务得,不免妄诞。”《夷坚志》于宋代已有散佚,元代亡佚近半。《宋史·艺文志》只录甲乙丙六十卷,丁戊己庚八十卷。元人沈天佑曾刻印《夷坚初志》甲乙丙丁四志共八十卷,仅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另外叶祖荣选编的《分类夷坚志》今存五十一卷。可见《夷坚志》散佚之严重。现存传本以上海涵芬楼编印张元济校勘的《新校辑补夷坚志》二百零六卷最全,但初志、支志、三志加补遗仅约为原书之半。后来《永乐大典》等书中又辑出佚文二十六则。《夷坚志》大量的记载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几乎包含了中医药文化的各个层面。元好问著有《续夷坚志》。元代有无名氏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相关

  • 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抑菌浓度(英文: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是指经过一夜的培养后,能使细菌的发育受到阻滞并被观察到的抗细菌药的最小浓度。MIC在诊断实验室里是抗细菌药对细菌
  • 小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兔唇唇裂与颚裂(英语: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常被合称为唇颚裂,是一系列包含唇裂(CL)、颚裂(CP)、或二者皆有的疾病(CLP)。唇颚裂常包含上颚裂到鼻腔,甚至裂到耳朵都有可能;裂口可能发
  • 鲍氏傍人鲍氏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boisei)为人科傍人属的一种,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
  • 语言声学声学语音学(英语:Acoustic phonetics),又称语音声学/语言声学。是处理语音的声学方面的语音学的子领域。声学语音学研究诸如波形的均方振幅,其持续时间,其基频或其频谱的其它性
  • McKinsey Company麦肯锡公司(英语:McKinsey & Company,简称麦肯锡)为一所由芝加哥大学会计系教授詹姆斯·麦肯锡创立于芝加哥的管理咨询公司,营运重点是为企业或政府的高层干部献策、针对庞杂的经
  • 卡的夫加的夫(英语:Cardiff;威尔士语:Caerdydd)是威尔士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英国第十六大城市。威尔士国民议会所在地。人口约519,700,面积190平方公里。加的夫在威尔士语中意为塔夫河
  • 以全概偏以偏概全或取样偏误(英语:Sampling bias)是指以少数的例证或特殊的情形,强行概括整体。以偏概全有几种常见的形式:俄罗斯人都喜欢喝伏特加。不一定所有俄罗斯人都喜欢喝伏特加。
  • 血睾屏障血睾屏障是动物睾丸中血管和精细管之间的物理屏障。这一屏障是由精细管支持细胞——塞尔托利氏细胞(Sertoli Cell)之间的紧密连接形成。它为精原细胞提供营养。.血睾屏障防止
  • 间充质间充质(英语:Mesenchyme)是一种未分化的结缔组织。间充质指出自胚层来的结缔组织。间充质也包括一小部分的从别的胚胎层的组织,包括内胚层的神经脊部分。间充质的细胞在成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