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坚志

✍ dations ◷ 2025-08-08 20:26:38 #夷坚志
《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南宋洪迈撰,原书420卷,今存不及半。《夷坚志》始刊于绍兴末年(1162年),停笔于嘉泰二年壬戊(1202年),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之意,记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闻趣事,内容涉及三教九流、宗教信仰、诸子百家,搜罗广泛,卷帙浩瀚,有不少话本和戏曲都取材于《夷坚志》故事,如〈冯玉梅团圆〉取材于〈徐信妻〉,仅凌濛初即取材三十余篇,占《二拍》篇幅一半。《夷坚志》原书凡420卷,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又分十集,《乙志序》中说:“《夷坚初志》成,士大夫或传之,今镂板于闽、于蜀、于婺、于临安,盖家有其书。”但随编随印,加之卷帙浩繁,全帙的刻本极少。后世多以涵芬楼版二百零六卷为通行本,分初志、支志及三志,外加补遗。后人对《夷坚志》褒贬不一。沈屺瞻说:“第观其书,滉漾恣纵,瑰奇绝特,可喜可愕,可信可证,有足扩耳目闻见之所不及而供学士文人之搜寻摭拾者,又宁可与稗官野乘同日语哉。”陆心源说:“虽其所载颇予传记相似,饰说剽窃,借与谈助,‘支甲序’已自言之。至于文思隽永,层出不穷,实非后人所及。自甲志至四甲,凡三十一序,各出新意,不相复重,赵与时《宾退录》节录其文,堆挹甚至,信乎文人之能事,小说之渊海也。”鲁迅说:“偏重事状,少所铺叙”,不脱六朝志怪“粗陈梗概”的传统。甚至是漫抄旧书,一昧贪多,有人取《太平广记》中之事“改鼠首尾,别以名字以投之,至有数卷者”,洪迈也都收入。陈栎勤《有堂随录》则谓洪氏"欲修国史,借此练习其笔”。周密批评他“贪多务得,不免妄诞。”《夷坚志》于宋代已有散佚,元代亡佚近半。《宋史·艺文志》只录甲乙丙六十卷,丁戊己庚八十卷。元人沈天佑曾刻印《夷坚初志》甲乙丙丁四志共八十卷,仅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另外叶祖荣选编的《分类夷坚志》今存五十一卷。可见《夷坚志》散佚之严重。现存传本以上海涵芬楼编印张元济校勘的《新校辑补夷坚志》二百零六卷最全,但初志、支志、三志加补遗仅约为原书之半。后来《永乐大典》等书中又辑出佚文二十六则。《夷坚志》大量的记载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几乎包含了中医药文化的各个层面。元好问著有《续夷坚志》。元代有无名氏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相关

  • 岛屿地区岛屿地区(Insular area)特指那些其不属于美国五十州以及联邦特区的美国领土。因为这些有人居住的岛屿地区,是非合并建制领土,所以这些地区本土出生的居民不被美国宪法承认为美国
  • 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希腊语字根为“小岛”之义,位于西太平洋,在南纬4°-北纬22°、东经130°-180°之间;有2500个以上的岛屿,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东西延
  • 犹太法典《塔木德》(希伯来文:תלמוד‎,Talmud,为教导或学习之意)是犹太教中认为地位仅次于《塔纳赫》的宗教文献。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记录了犹太教的律法、条例和传统。其
  • CCND12W96, 2W99, 2W9F, 2W9Z· protein binding · cyclin-dependent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gulator activity · enzyme binding · protein kinase binding·
  • 吊颈吊颈可以是:
  • 地平说地平说是一种世界观,目前的流行的地平说被科学共同体广泛认定为伪科学。地平说与地圆说相对,认为地表是平面,而不是一个巨大的球面。这种观点是绝大多数民族古代长期持有的观点
  • 产金菌属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是一支独特的细菌,目前只发现了一个种,即砷酸产金菌(Chrysiogenes arsenatis)。它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化过程。它经营化能无机自养,利用对绝大多数生物
  • 渡渡鸟渡渡鸟(学名:Raphus cucullatus)又称毛里求斯愚鸠、愚鸠、孤鸽,是已灭绝的渡渡鸟属的唯一物种,属鸽形目鸠鸽科,仅产于南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毛里求斯岛上,是一种不会飞的鸟。
  • 皮加勒区皮加勒区(Pigalle)是巴黎环绕皮加勒广场的地区,位于巴黎第九区和巴黎十八区,得名于雕塑家让·巴蒂斯特·皮加勒(Jean-Baptiste Pigalle)。皮加勒是一个著名的观光区,皮加勒广场和主
  • Nook系列巴诺书店Nook(英语:Barnes & Noble Nook)是美国书籍销售公司巴诺书店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品牌,目前推出的所有阅读器均采用Android系统。第一代Nook阅读器于2009年10月公布,并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