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9加农炮

✍ dations ◷ 2025-05-11 17:30:28 #M59加农炮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 韩国、法国、日本、中华民国 约旦、巴基斯坦、奥地利、丹麦13880公斤(拖曳状态) 12600公斤(射击状态)M101榴弹 - 45.36公斤 M104烟雾弹 - 44.53公斤 M118照明弹 - 46.8公斤 M112M59加农炮,旧名(M1/M2/M2A2)155毫米野战炮,为美国所制造的加农炮,另有长脚汤姆这项昵称。美国参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觉其陆军极度缺乏新型野战重炮,当时为了应急向法国购买授权生产的155毫米GPF加农炮,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前参战的美军部队使用的重型火炮没有任何一门是美国制品,全部皆为外国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美国陆军为了避免如同上次战争时发生的窘境,因此积极运作自制开发各式火炮,此时美军向威斯特费尔特理事会(Westervelt Board)授命研发新型火炮,新型火炮采共通炮架,可安装当时开发中的155毫米与203毫米火炮,而这次开发于1922年制造出M1920和M1920M1这两款共通炮架火炮。M1920计划射程25,000码(22.86公里)、火炮仰角由0°至65°、炮弹重量不超过100磅(45.4公斤)。在性能上虽然符合需求,但由于美国政府缺乏经费因此计划遭到冻结。计划冻结了5年后,1927年获得足够经费计划再次进行,此时除了共通炮架以外还增加了机械化高速牵引的需求,在1929年制造出了T2炮架,而对应炮架的155毫米炮管也持续研发(榴弹炮管计划为T3,加农炮管计划为T4),相关改良直到1938年才结束,最后诞生的155毫米长炮管火炮为T2炮架搭配T4炮管,该版本被定名为M1加农炮,此加农炮生产版本有M1A1、M1A1E1、M1A1E3、M2、M2E1,技术上略有精进,在外观上这几种衍生型皆没有大幅度的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在重新编号时将相关火炮通通纳入M59此编号。M59服役后第一次参加的战役是1942年12月24日在北非战场,使用M59的是美国陆军第36野战炮兵团(英语:36th Field Artillery Regiment),该团在1942年10月12日登陆阿尔及利亚,第一营的A连在12月24日开火,任务为压制德军炮兵。德军的野战火炮射程最远可达19,900码(18.2公里,sFH 18M搭配火箭助推炮弹),而M59是少数可在25,000码外开火压制德军野战炮兵的军团级火炮配备,因此得到部队指挥官的重用;在战争结束前M59部署了49个野战炮营,其中40个营在欧洲战区,7个营在太平洋,M59凭借其长射程以及精确的炮击精度获得美军的信赖;除了美军以外,英国和法国借由租借法案也获得了少量的M59(英国184门,法国25门)。初期服役时M59的拖曳是运用麦克货车所制造的6轮驱动型7.5吨载重车,后期使用履带驱动的M4高速牵引车进行拖曳。二战后除了美军重炮兵部队以外,美国海外盟邦也接收了部分M59,以反炮兵任务为导向的部队在1960年代开始由M107自走炮取代;大部分在1970年代才被欧美的M198榴弹炮以及FH-70榴弹炮取代。炮身衍生型:炮架衍生型:除了拖曳式,美军也尝试在M4雪曼的底盘上安装M59,此款修改型一开始称为M13,后来修改规格后原型车称为T83,正式服役名称为M40自走炮,此款自走炮于英美两国服役至1950年代退役。另外,美军也曾经计划使用T23中坦克的底盘安装M59,这款被称为T79的计划案仅在纸上阶段就被取消。兵整中心展示的中华民国陆军M59加农炮(前)与M114A1 155mm榴弹炮(后)。M59加农炮的炮尾与炮脚。美国陆军军械博物馆展示的M40自走炮。M59使用的炮弹为分离式装药,装药量依射程从基本重量(9.23公斤)至最大装药(13.92公斤)

相关

  • 暴食症神经性暴食症(英语:Bulimia nervosa)又译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经性贪食症,一般简称为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为患者会尝试在暴饮暴食(英语:Binge eating)后试图进行净空行为。暴
  • 可计算函数在可计算性理论中,可计算函数(computable function)或图灵可计算函数是研究的基本对象。它们使我们直觉上的算法概念更加精确。使用可计算函数来讨论可计算性而不提及任何具体
  •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1943年孟加拉饥荒1943年孟加拉饥荒发生在1943年,未分开时的孟加拉(现在独立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估计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饥荒期间有关的疾病。第一种说法是日本的粮
  • 伊凡四世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俄罗斯沙皇国的开创者。留里克王朝
  • 哈特穆·吉尔肯哈特穆·吉尔肯(德语:Hartmut Geerken,1939年1月15日-),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音乐家、作曲家、作家、记者、剧作家与电影制片人。吉尔肯研究东方主义、哲学、德国研究,以及图宾根
  • 食用菇食用蕈,或称食用菌或食用菇、食菇,是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子实体(不包括酵母菌、青霉菌等微生物)。决定真菌是否可以食用的因素包括毒性、味道、硬度、和气味。有些有毒的蕈类经过
  • 加利福尼亚野鸟加利福尼亚在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上属于新北区。根据加州鸟类记录委员会 (CBRC),至2006年止,加州共有632种鸟类被记录,其中10种为外来种,2种在加州绝迹 (但仍分布于其他地区)。注上
  • 独立新闻《独立新闻》(韩语:독립신문,英语:The Independent)是一份朝鲜王朝末年发行的报纸,是朝鲜半岛最早的民营韩文近代报纸。该报于1896年由朝鲜著名独立运动提倡者徐载弼创建。其发行
  • 角田觉治角田觉治(1890年9月23日-1944年8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中将司令官,最后于天宁岛战役自杀。角田出生于1890年(明治23年)9月23日,是日本新潟县南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