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颈鹤

✍ dations ◷ 2025-02-24 08:33:45 #IUCN易危物种,鹤属,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赤颈鹤()是全年生活在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尼泊尔、东南亚及澳洲昆士兰的鸟类。它们是非常大的鹤,平均长1.5米,生活在淡水沼泽及平原。

成年赤颈鹤的身体呈灰色,红色的头没有羽毛,头上有白冠及尖长的喙。飞行时,它们会伸直长颈,并且可以看到黑色的翼端,红色或粉红色的脚则在其后。雄性及雌性赤颈鹤的颜色没有分别,但雏鸟则较深沉及褐色。一般来说雄鸟都较雌鸟大。印度赤颈鹤可以高达2米,双翼展开阔2.5米,故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可飞鸟类。它们平均重7.3公斤,较丹顶鹤轻。

在澳洲,赤颈鹤很易与澳洲鹤混淆。澳洲鹤在澳洲分布较广,而只有头上有红色。

赤颈鹤一般是2-5只成群的生活,在浅水行走时以其长喙摄食。它们是杂食性的,吃昆虫、水中植物及动物、甲壳类、种子及草莓、细小的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为生。

赤颈鹤在地上筑巢,每次产2-3个蛋。它们不会迁徙,只有很短距离的分散。雄鸟及雌鸟会轮流留在巢中,主要是由雄鸟负责保护。它们的伴侣是终生的。

现时已知有4个赤颈鹤的亚种。指名亚种即印度赤颈鹤是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特征是其颈上有白领及白色飞羽。其他亚种的同一位置都是灰色的,当中中南半岛的南部赤颈鹤较印度赤颈鹤细小,其次是澳洲的东方赤颈鹤,而已灭绝菲律宾吕宋的吕宋赤颈鹤是最细小的。

这些形态是否正式的亚种仍被受质疑。详细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亚洲群族有不断的基因流动,直至20世纪才减少,澳洲群族则是350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才出现。细胞核DNA微随体的分析亦支持这个说法。

后者的分析指澳洲群族是同系繁殖的。由于存在了与澳洲鹤混种的可能性,估计东方赤颈鹤会于将来成为基因不同的物种。另外3个主要的群族则认为是演化显著单位。

于2006年,野生赤颈鹤只有约2万只。印度群族少于1万只:它们曾在巴基斯坦出现,但自1980年代末就已经绝迹了,整体上亦有减少的趋势。澳洲群族多于5千只,且有增加的趋势。东南亚的亚种则因战争及栖息地变化而大量减少,到了20世纪中期已从大部分的栖息地消失,只有1500-2000只仍以零散群族生活。菲律宾群族于1960年代末已经灭绝。

赤颈鹤被评为易危的状况。意即它们的全球数量自1980年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估计至2010年代仍然会继续减少。栖息地的减少、猎杀及捕捉、环境污染及疾病都是它们生存的危害。同系繁殖的影响亦需要留意。

赤颈鹤在印度被受尊敬,著名的蚁垤就曾咒诅一个杀死赤颈鹤的猎人,并从而写了《罗摩衍那》。





相关

  • 溶细胞素溶细胞素(Cytolysin),亦作溶胞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分泌的对特定细胞有毒性的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通过让靶细胞因裂解而溶解而起效的。通常,溶细胞素会因对某一类细胞
  • 人口迁徙人口迁徙是一种人类族群集体或个别改变居住地域的现象,其形式有自愿或非自愿、合法或非法之别,原因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短缺、气候变迁、战争、奴隶贸易、种族清洗、政治迫
  • 不饱和化合物不饱和化合物指含有烯键(C=C键)或炔键(C≡C键)的化合物,与饱和化合物相对。最常见的饱和化合物是烷烃,常见的不饱和化合物包括烯烃和炔烃,具体的例子如乙烯酮、烯丙醇、丙烯醛、乙
  • 亚麻酸亚麻酸(Linolenic acid)可能指以下两种脂肪酸之一:
  • 斯波坎河斯波坎河(英语:Spokane River)是哥伦比亚河的一条支流,长约111英里(179千米),流经美国爱达荷州北部和华盛顿州东部,穿过斯波坎峡谷和华盛顿州的城市斯波坎。
  • 工部 (部首)工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八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工部归于部首三划。工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字体主体
  • 正交晶系正交晶系,也叫斜方晶系。该晶系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二次对称轴和对称面总和不少于三个。晶体以这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轴或对称面法线为结晶轴。α=β=γ=90o;a≠b≠c。非均质
  • 弗朗索瓦·金森弗朗索瓦·金森(François Kinsoen,1770年1月29日-1839年10月18日),出身于比利时法兰德斯的画家。他年轻时于布吕赫的艺术学校学习,并在根特与布鲁塞尔确立了声誉。他在1799年于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指分别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及火箭军的各特种作战单位,专门从事在局部战争中以高科技条件下实现快速反应作战、突击行动、反恐和情报
  •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克里尼茨基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克里尼茨基(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Крини́цкий,1894年8月28日(9月9日)-1937年10月30日)是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