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 dations ◷ 2025-10-25 02:02:56 #奥地利相关列表,奥地利政治人物,领袖列表

这是一份奥地利自成为独立封地以来各代藩侯、公爵、大公以及皇帝的名单。

奥地利起源于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创设的巴伐利亚东部边防区(马克),其统治者(来自于巴本堡家族)在大约960年被给予藩侯称号。约在1147年,巴本堡家族的亨利二世被任命为第一代奥地利公爵。该家族统治奥地利公国直至1246年。

巴本堡王朝的腓特烈二世去世后没有留下儿子,奥地利的统治权随着他的女儿奥地利的格鲁迪传到巴登藩侯赫尔曼六世手中。但该家族未能在奥地利站稳脚跟,他们不久被驱逐了。

1251年,奥地利被强大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征服。

1278年,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在当选为皇帝后打败了奥托卡二世并夺取了奥地利公国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此后,奥地利的统治者常常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379年,根据诺伊堡条约,哈布斯堡王朝领地被家族各支系瓜分。

(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后来称为下奥地利)

(统治施蒂里亚,克恩滕,卡尼鄂拉,蒂罗尔和外奥地利)

(1490年,奥地利领土再次统一)

(下奥地利包含奥地利本部,被分给斐迪南一世的长子马克西米连)

(上奥地利包含蒂罗尔和外奥地利,被分给斐迪南一世的次子斐迪南)

(内奥地利包含施蒂里亚,克恩滕和卡尼鄂拉,被分给斐迪南一世的第三子查理)

(1665年,奥地利最后统一)

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被拿破仑一世推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在1804年就已经自称为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此后他便以这个名义统治哈布斯堡王朝剩余的领土。

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合并为二元帝国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兼任匈牙利国王和第一位奥匈帝国皇帝。

1918年,奥地利结束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而政府首脑是联邦总理(,实际上拥有更多实权)。

关于共和时期的历任政府首脑,请参考:

相关

  • 肌膜疼痛症候群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英语: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简称MPS)是一类病症,主要呈现为肌肉之慢性疼痛。在一些病例上疼痛甚为剧烈。其与骨骼肌上之激痛点(Trigger points)有关;激痛点为
  • 查理八世(和蔼的)查理八世(法语:Charles VIII l'Affable,1470年6月30日-1498年4月7日)是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年-1498年在位)。他是个年轻的军事家,将王国财富与贵族精力,都投
  • 铁系元素铁系元素是指铁、钴、镍这三种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分别位居8族、9族及10族(合称ⅧB 族)之首,位于6个铂系元素上方。铁系元素电子壳层的最外层都有两个电子,但第二外层
  • 美国军队合众国武装力量(英语: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中文通称美军,是美国的联邦武装部队,为目前世界整体军事实力最强的军队,其规模和装备均位于世界第一。美军分为六大军种,即陆军、
  • 训读训读(日语:訓読み),是日文所用汉字的一种发音方式,是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语汇的读音。所以训读只借用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音。相对的,若使用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的
  • 西门坐标:25°02′31″N 121°30′31″E / 25.042069°N 121.508719°E / 25.042069; 121.508719台北府城西门,正式名称为宝成门,是台北府城的五座城门之一。西门由于连结艋舺商圈,
  • 杰维斯湾领地杰维斯湾领地(英语:Jervis Bay Territory)是澳大利亚的联邦直辖领地。杰维斯湾领地是非自治领地,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1915年,联邦政府向新南威尔士州购买位于杰维斯湾的土地,以作
  • 广州城广州城(原广东省城,旧南海县、番禺县)曾共有多座城门。宋代重修了子城(即中城),增筑东、西两城,史称“宋三城”,分布着16个城门。行春门连通中城和东城,而朝天门则连通中城和西城。明
  • 稷山之战釜山镇 – 多大浦 – 东莱城 – 尚州 – 忠州弹琴台 – 玉浦 – 泗川 – 临津江 – 唐浦 – 唐项浦 – 闲山岛 – 龙仁 – 梨峙 – 平壤 – 釜山浦 – 北关
  • 日本道州制议论日本道州制议论指的是改革现有日本的行政区划制度,并导入道州制度的讨论。该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历史上的西汉和唐朝。主张实施该制度的人士认为除了北海道之外,可对日本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