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论学派

✍ dations ◷ 2025-04-25 13:28:34 #正理论学派
正理论(梵语:Nyāya,直译:法、规则),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由婆罗门阿克沙巴德·乔达摩(即目足·瞿昙,Akṣapāda Gautama,公元1世纪)所创立,其理论的某些方面跟胜论(Vaiśeṣika)相似。其理论为乔达摩所著的《正理经》(Nyāya-sūtra),它使之前的印度逻辑变得系统化。该正理由此步入一个新阶段,即新正理(navya-nyāya)阶段。著名《如意宝真相》(Tattva–cintāmaṇi)作者甘给舍(Gaṅgeśa)为此经作了注释(12世纪)。正理的逻辑辩证法特点使其成为获取实际知识的特殊工具,由此也成为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力量源泉。人们有时将正理看作一个统一的哲学体系,尽管它的发展完善持续了二十个世纪。正理分十六个部分:1.认识手段;2.认识对象;3.疑惑;4.动机;5.实例;6.定说;7.五支论式;8.吟味;9.确定;10.论议;11.论诤;12.论结;13.议事理由;14.诡辩;15.错误论难;16.败北立场),第一为有效知识的获取方法,第二为可认识对象的范围,其它则是关于驳斥谬误、诡辩或关于辩证法的三段论式。正理承认的获取知识方法为感知、推理、类比与可信的证据。因此证明正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逻辑体系,而是包括扩充知识的理论,并且为思辨的展开提供依据,由此进入了印度哲学的智慧范畴,进而为人们获取最高利益服务。正理的五支推理论式(论题、理由、范例、推理、结论)具有特殊意义,虽然跟西方三段论相符的前两支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但是乔达摩的注释者们坚持认为不论在教训上还是在辩证法上五支论式都是必要的。

相关

  • 菱形动物门菱形动物门(学名:Rhombozoa),或二胚虫目(Dicyemida)是栖息在头足类肾附属物的一门寄生虫。二胚动物门其实是在菱形动物门之前命名的,但现今一般都会以菱形动物门来称呼这类动物。菱
  • CXCL9n/an/an/an/an/an/an/an/an/an/aCXCL9(英语: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9)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又被称作“干扰素伽玛诱导的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 i
  • 数量性状基因座数量性状基因座(英语:Quantitative trait loci,简称为QTLs)是一段含主控或联系数量性状的基因的DNA。可通过如AFLP或更常见的SNP等分子标签将这些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到基因
  • 滑囊炎黏液囊炎(Bursitis),或称滑液囊炎、滑囊炎,是黏液囊的炎症。人体有超过150个黏液囊,常位于肌肉、肌腱、骨骼之间。黏液囊炎典型的症状是红、肿、压痛,常见原因为外伤、过度使用、
  • 自发裂变自发裂变(英语:Spontaneous fission)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只发生于原子量高的化学元素。由于元素的核结合能在原子量约为58个原子质量单位(u)时最高,因此更高质量的原子核会自发性分解
  • 航运航运(Shipping)表示透过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一般来说海上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运费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海上运输每次航程能运
  • microRNA小分子核糖核酸(英语:microRNA,缩写为miRNA)又译微核糖核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miRNA来自一些从DNA转录而来
  • 茴香茴香(学名:Foeniculum vulgare,英语:Fennel),也被称为小茴香、甜茴香。为伞形科茴香属的开花植物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与东南亚的原生种,但目前已广泛被种植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在
  • 岩相学岩象学(英语:Petrography)是岩石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岩石的详细描述。研究岩相学的人被称为岩象学家(英语:petrographer)。岩石中的矿物含量和组织(texture)的关系被详细的描述。岩
  • 2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