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俊

✍ dations ◷ 2025-09-09 21:17:37 #1890年出生,1985年逝世,亲日反民族行为认定者,韩国政府部长,韩国陆军参谋总长,韩国韩战军事人物,韩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中日战争人物,满洲国朝鲜族人,朝

李应俊(韩语:이응준,1890年8月12日-1985年7月8日)、大日本帝国陆军及大韩民国陆军军人。本贯尚州。号“秋研”、“秋汀”(추연、추정),朝鲜创氏改名时日本姓名为香山武俊。曾任中将、第一任陆军参谋总长。抗日武官李甲之子,而他是第9任陆军参谋总长李亨根上将的岳父。参加过朝鲜战争,退役后参政。

出生于平安南道安州郡。在乡里读过汉学,1906年16岁时移居汉城,接受近代教育。受到同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卢伯麟和父亲李甲的影响,决心成为军人。

在李甲的支援下,李应俊从普成中学和大韩帝国武官学校毕业后,在1909年前往日本留学,入读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914年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第26期),毕业后授少尉。同期的有栗林忠道、洪思翊、池青天等人。

第二次日韩协约缔结,李甲投身独立运动,李应俊也跟随参与。1919年三一独立运动被镇压时,金擎天与池青天一起逃往中国避难。此时李应俊和洪思翊等人则在日军中服役。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次年1918年。日军在西伯利亚地区对俄国反革命军进行支援,以阻扰赤化。时任日军中尉的李应俊被派往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暗探活动。

1920年代,日军侵略中国,李应俊在1925年和1928年两次随军进入奉天,在满洲任职。1936年晋升中佐,日中战争之前任京城医学専门学校和京城药学専门学校的配属将校,学校是为日军军官隶属负责军事教育,进行战争准备。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李应俊被派往师团司令部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任职,负责后勤事务和补给线运输业务等,并多次亲自参与战斗。还担任了围剿山东省八路军的指挥官职务。

1941年晋升为大佐,战争扩大以后,日军兵力不足,征兵条件变得困难。李应俊积极支持1943年的征兵制,他举行演讲会,出席并宣传女性志愿兵制度,成为动员参军的积极分子。日本政府在1935年和1939年授予他勲四等瑞宝章和勲三等瑞宝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在咸镜南道元山港负责输送业务的李应俊连忙脱离日军,进入汉城。

美军政厅在汉城继续任用日占时期的朝鲜官员,李应俊也被任命为军事顾问(日语:軍事顧問),与金锡源等人一起参与大韩民国国军的创建。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时,担任首任陆军参谋总长。1949年出任第5师少将师长。朝鲜战争时,任水原地区防卫司令官。1952年任陆军大学校长,在任期内晋升为中将。

1955年退役后,李应俊曾担任过邮电部长,1967年任韩国反共联盟理事长。1972年获授反共有功者保国勋章统一奖章,1979年任国政咨询委员,1980年任国防政策咨问委员长、国土统一院顾问等职。1985年去世,遗骸安葬在国立首尔显忠院。

2008年,列入民族问题研究所公布的《亲日人名辞典》收录预定者名单中。2007年大韩民国的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查明委员会评选的“亲日反民族行为195人名单军人领域”,他被认定为亲日反民族行为者。

相关

  • Köln科隆(德语:Köln,  listen 帮助·信息;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科隆语:Kölle,法语:Cologne),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
  •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英语:Elemental analysis,缩写:EA)是一种或一系列确定样品元素组成的化学步骤,是分析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元素分析可以仅为定性分析,也可以是定量分析。元素分析中最
  • 卡拉奇卡拉奇(乌尔都语:كراچى,信德语:ڪراچي)位于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濒临阿拉伯海;面积352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500万。2013年4月“世界城市区域研究”(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
  • 贯穿性脊髓炎贯穿形脊髓炎是由脊髓发炎而导致的、影响到整个一段脊髓的病症,这种炎症将损害轴突,产生脱髓鞘作用、进一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电阻率下降。没影响到整个脊髓的则叫做部分性脊髓
  • 林猪属大林猪(学名:Hylochoerus meinertzhageni),是偶蹄目猪科大林猪属中唯一的一种,分布于西非和中部非洲地区。其种加词“meinertzhageni”得名于英国军官及动物学家理查德·梅纳茨哈
  • 洛杉矶轻轨博览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第二遣外舰队第二遣外舰队(日语:第五艦隊/だいにけんがいかんたい Daini Kengai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第二遣外舰队一共编成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在印度洋
  • 丹尼尔·奥柏丹尼尔·弗朗索瓦·埃斯普雷特·奥柏(法语:Daniel François Esprit Auber,1782年1月29日-1871年5月13日),法国作曲家,他早年在伦敦商界当小职员,1804年回国,致力于音乐创作,曾任巴黎
  • 结构变异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又称为基因体结构变异,是生物染色体上结构的变异,由一个物种基因体中的多种变异所组成,通常包括微观和亚微观类型,如缺失、重复、拷贝数变异(英语:Co
  • 鲁道夫·冯·格耐斯特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尔曼·弗里德里希·冯·格耐斯特(德语:Heinrich Rudolf Hermann Friedrich von Gneist 1816年8月13日-1895年7月22日)德国法学家、政治家,德国柏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