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解群

✍ dations ◷ 2025-02-23 22:20:07 #群论,可解群,群的性质

其他有限群
对称群,
二面体群,
无限群
整数, Z
模群, PSL(2,Z) 和 SL(2,Z)

G2 F4E6 E7E8
劳仑兹群
庞加莱群

环路群
量子群
O(∞) SU(∞) Sp(∞)

在数学的历史中,群论原本起源于对五次方程及更高次方程无一般的公式解之证明的找寻,最终随着伽罗瓦理论的提出而确立。可解群的概念产生于描述其根可以只用根式(平方根、立方根等等及其和与积)表示的多项式所对应的自同构群所拥有的性质。

一个群被称为可解的,若它拥有一个其商群皆为阿贝尔群的正规列。或者等价地说,若其降正规列

之中,每一个子群都会是前一个的导群,且最后一个为的平凡子群{1}。上述两个定义是等价的,对一个群及的正规子群,其商群/为可交换的当且仅当包含着(1)。

对于有限群,有一个等价的定义为:一可解群为一有着其商群皆为素数阶的循环群之合成列的群。此一定义会等价是因为每一个简单阿贝尔群都是有素数阶的循环群。若尔当-赫尔德定理表示若一个合成列有此性质,则其循环群即会对应到某个体上的个根。但此一定义的等价性并不必然于无限群中亦会成立:例如,因为每一个在加法下的整数群Z的非当然子群皆同构于Z本身,它不会有合成列,但是其有着唯一同构于Z的商群之正规列{0,Z},证明了其确实是可解的。

和乔治·波里亚的格言“若有一个你无法算出的问题,则会有的你算出的较简单的问题”相一致的,可解群通常在简化有关一复杂的群的推测至一系列有着简单结构-阿贝尔群的群的推测有着很有用的功用。

所有的阿贝尔群都是可解的——其次正规群列为自身和平凡子群。但非阿贝尔群则不一定都是可解的。

更一般地,所有幂零群都是可解的。特别地是,所有的有限p-群都是可解的,因为所有的有限p-群都会是幂零的。

可解但不为幂零的群的一个小例子为对称群3。实际上,因最小的非阿贝尔的单群为5(5个元的交错群)时,小于60阶的群皆为可解的。

5不是可解的-它有一合成列{E,5,5}(若尔当-赫尔德定理指出每个其他的合成列都会等价于此一合成列),给出了同构于52的商群;而5为非可换的。广义化此一论述,结合在 > 4时为的正规、最大且非阿贝尔简单子群的事实,可知 > 4的所有皆不可解,此亦为证明每一个 > 4的次多项式都不可以以方根得解的关键步骤。

著名的范特-汤普逊定理指出,每一个奇数阶的有限群皆是可解的。特别地,此定理指出,若一有限群为单群,其必为素数阶循环群或是偶数阶的。

可解性的性质在某一意义上是可继承的,如下:

做为可解性的加强版,一个群被称为超可解的,若它有一其商群皆为循环群的正规列;换句话说,if it is solvable with each also being a normal subgroup of ,且每个+1/都不只是可交换而已,且也是循环的(可能为无限阶)。因为一正规列在定义中有有限的长度,所以不可数阿贝尔群不会是超可解的。实际上,所有的超可解群皆为有限产生群,且一个阿贝尔群为超可解的当且仅当其为有限产生的。

若限制在有限产生群中,将可以有下列的排序:

相关

  • 斯瓦希里语斯瓦希里语(kiswahili),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5500万多人),和阿拉伯语及豪萨语并列非洲三大语言。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官方语言,刚果
  • 被子植物门传统分类方式:Anthophyta Magnoliophyta Cronquist, Takht. & W.Zimm., 1966被子植物(学名:Angiosperms),又名开花植物或有花植物。(以前的生物学分类称“被子植物门”,而现今被归
  • 中国桥梁中国的桥在古代多采用木、石结构,以石拱桥最为出名。近年来,中国桥梁在跨度和高度方面,不断刷新世界桥梁纪录。据考古发掘分析,中国石器时代的桥梁为木梁桥。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 城镇战城镇战又称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镇,甚至是更大的都会区来作为主要战斗场所的现代化战争方式。在18世纪以前,由于军队多以包围城镇外的作战方式进行,通
  • 加拉巴哥象龟C. n. nigra (指名亚种)C. n. abingdoniC. n. beckiC. n. chathamensisC. n. darwiniC. n. duncanensisC. n. hoodensisC. n. phantasticaC. n. porteriC. n. vicinaChelono
  • 仪征市仪征市(简化字后“徵”被简化为“征”,转成繁体后仍以“徵”为宜),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的中西部,南京和扬州之间,由扬州市代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座重要的石油化学工业城市
  •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阿彻·约翰·波特·马丁,FRS(英语: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1910年3月1日-2002年7月28日),英国化学家,因发展色谱法,与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共同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 郭曾炘郭曾炘(1855年-1928年),谱名亲绳,原名曾炬,字春榆,号匏庵,晚号福庐山人。福建侯官县(今属福州市)人。清朝末年官员。郭柏荫之孙。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安”。清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同年
  • 鸡岭鸡岭(英语:Kai Leng)为张氏原居民村落,因兴建城门水塘而被分别搬迁到大埔救恩书院隔邻之渔角村及上水之鸡岭村。本区主要地方上水(石湖墟 - 松柏塱 ) - 粉岭(联和墟 - 安乐村) - 沙
  • 伯特·布什内尔伯特·布什内尔(Richard "Dickie" Desborough Burnell,1921年9月3日-2010年1月10日)是一位英格兰赛艇运动员,曾在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为大不列颠岛比赛。1948年,他与搭档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