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泾波

✍ dations ◷ 2025-09-06 05:51:02 #1900年出生,1988年逝世,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人物,燕京大学校友,美国新教徒,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教徒,归化美国公民的中华民国人,华裔美国人,北京人,满洲裔美国人

傅泾波(英文名:Philip Fugh,1900年-1988年10月27日),名永清,满洲正红旗人,富察氏,生于北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傅泾波出生于清朝的贵族家庭,父亲傅瑞卿接受西方思想与及信仰基督教,与司徒雷登熟识。1917年,就读于北大的傅泾波在天津青年会听司徒雷登演讲。1920年,他转学至司徒雷登任校长的燕京大学,后不幸患肺病,疗养期间司徒雷登及其家人常来探视,此后傅家与司徒家极为亲近。1922年,傅泾波接受司徒雷登的洗礼,正式成为基督徒。1924年,傅自燕大政治系毕业。1925年,与基督徒刘倬汉女士(字洁云,1898年-1996年)结婚。傅泾波交际圈很广,他义务协助司徒雷登的工作,经傅的介绍,司徒雷登认识了不少政经界要人。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司徒雷登被日军监禁。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1946年7月,司徒雷登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傅泾波以“大使私人顾问”的名义,在大使馆协助司徒雷登的工作。1949年4月23日,共军占领南京,司徒雷登与傅泾波未撤离。8月2日,司徒雷登和傅泾波一家前往美国,三个月后司徒中风卧床,傅泾波夫妇照顾其饮食起居。1962年9月18日,司徒雷登去世,傅泾波将其骨灰捧回,希望将来可以将其合葬于燕京大学司徒夫人的墓地。

1973年,傅泾波受邀访问中国大陆,在临湖轩与故友会面,观看样板戏,并前往东北参观炼钢厂和大庆油田。十个月后,返回美国。1982年,傅泾波访问台湾。1984年,再次访问中国大陆。1988年10月27日,傅泾波在美国去世。

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一书中所言“傅泾波之于我,就像我的儿子、同伴、秘书和联络官。”

相关

  • CP破坏CP破坏(CP violation),或译CP破缺,又称CP不守恒(CP-symmetry),是物理学,尤其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和定理。它说明在一个物理过程中所谓的CP对称被破坏了。在宇宙学中它对解释今
  • 排骨排骨又称猪肋骨,是指猪的肋骨部位。为北美洲及亚洲常见的食物。美式煮法通常以烧烤为主,中国菜则会使用炆或蒸等的方法,例如广东点心的豉汁排骨、无锡的无锡排骨等。一般家庭常
  • 八瑶湾事件八瑶湾事件,或称八瑶湾琉球人事件、琉球漂民事件、宫古岛民台湾遇害等,发生于公元1871年,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末期,从宫古岛到首里上缴年贡的船队于归途时,在台湾东南部高士佛社
  • headache头痛,又叫头疼(英语:headache),是一种在头部、颈部或肩膊以上位置发生的局部疼痛。许多头部和颈部问题的症状都是头痛。头痛表现种类繁多,可能是偏头痛、紧缩型头痛(英语:tension-ty
  • 渔猫(P. viverrinus)Felis viverrinus (Bennett, 1833)渔猫(学名:Prionailurus viverrinus、 fishing cat )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和爪
  • 印欧语元音变换在语言学中,印欧语元音变换(Indo-European ablaut)指原始印欧语(PIE)中的元音变换系统,它在现代印欧语系语言中有深远影响。 英语中元音变换的例子是强动词 sing, sang, sung
  • 反乌托邦公职《反乌托邦公职》(日语:役職ディストピアリ)是由千贺史贵所绘制的日本漫画作品。而连载版则由千贺史贵担任原作、漫画家テルミソ负责作画。由SQUARE ENIX出版,于《YOUNG GANGAN
  • 曙号驱逐舰曙(日语:曙/あけぼの)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驱逐舰。特型驱逐舰(吹雪型)第18号舰。于日本海军中曾经有两舰使用该名称作为舰名。
  • 约翰·乔治·格梅林约翰·乔治·格梅林(德语:Johann Georg Gmelin,1709年8月8日- 1755年5月20日)是德国博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地理学家。约翰·乔治·格梅林在蒂宾根出生,父亲是蒂宾根大学教授。他是一
  • 葡萄牙语人名葡萄牙语姓名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名字和几个姓氏组成(通常两到三个,其他较少见)。第一个姓氏通常是母姓,而最后一个姓氏是父姓。为了实用,通常只有最后一个姓(不包括介词)才用于正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