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氨酸

✍ dations ◷ 2025-02-24 00:35:40 #螯合配体,二羧酸,吡啶

白屈氨酸(英语:Chelidamic acid,又名白屈菜氨酸)是一种分子式为C7H5NO5的杂环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一个吡啶环。

第一步是丙酮与草酸二乙酯在强碱(一般常用乙醇钠)的作用下发生克莱森缩合,生成白屈菜酸:

第二步是白屈菜酸与氨水反应得到白屈氨酸水溶液:

之后再从水溶液中结晶,得到白屈菜酸的一水合物(也是大部分商品白屈菜酸的存在形式)。

白屈氨酸在常温下一般是淡黄色的粉末,加热后会在熔点(267 °C)分解。 它有两种酮-烯醇互变异构产生的互变异构体,分别是具有芳香性的烯醇式和不具芳香性的酮式。它的一水合物则是内盐,在羟基上带负电,在氮原子上带正电。

白屈氨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化学、医学及生物化学研究中用于合成各种杂环化合物,如配体二�唑啉吡啶(PyBOX) 和三联吡啶(Terpy) 等。作为中间体,它的吡啶环上的羟基极容易被取代,而羧基则很适合于碳链的延长。同时它还是一种强螯合配体,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因此常用于各种稀土金属性质的研究。 不过价格的原因限制了它的进一步使用。

白屈氨酸具有很强的抑制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

相关

  • 短尾噬菌体科T7噬菌体属 φ29噬菌体属 P22噬菌体属 N4噬菌体属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又译作短尾病毒科,一般宿主为细菌,Podo来自从希腊文的pous,有脚、足、短的尾巴之意。
  • 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是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在两种官能团异构体间产生平衡互相转换的现象,相应的异构体则称为互变异构体。大多数互变异构都涉及氢原子或质子的转移,以及单键向双键的转变
  • 多板纲见内文多板纲(学名:Polyplacophora),又名石鳖纲(Loricata),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约有900多个物种。本纲物种生活于海中,当中大部分的物种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水区的岩石上,但也有
  • 乙烯基氯氯乙烯也称乙烯基氯,化学式为CH2CHCl,是卤代烃的一种,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单体。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微溶于水,有醚样的气味。氯乙烯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
  • 莺歌陶瓷博物馆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位于台湾新北市莺歌区,于公元2000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是台湾第一座以陶瓷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致力于台湾陶瓷文化之调查、收藏、保存与维护工作,并提供
  • 洛杉矶车展洛杉矶国际车展(英语:Los Angeles Auto Show)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办的汽车展览,首次举办是在1907年,会场是洛杉矶会议中心,该车展已经经过国际认可,对公众开放的十天,每年用7
  • 帕特里克·布朗帕特里克·欧赖利·卜朗(Patrick O’Reilly Brown,1954年9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卜朗生于华盛顿DC],从芝加哥大学获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并在1980年于
  • 埃氏绒鲉科埃氏绒鲉科是辐鳍鱼纲鲉形目的一个科。旗下仅有一属一种,即短棘埃氏绒鲉(),为热带海水鱼,分布于中西太平洋斐济海域,栖息深度27-43米,体长可达4.1公分,栖息在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 橡皮头《橡皮头》(英语:)是一部1977年的美国超现实主义肉体恐怖电影,由大卫·林奇自编自导并担任制片人,是一部黑白片,也是林奇的第一部长片电影,他在此以前只制作过几部短片。本片的制作
  • 中国广播影视《中国广播影视》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广播电影电视杂志。此官方刊物创刊于1987年。为一半月刊,每月1日及15日发行,目前发行量约八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