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位变换 (语言学)

✍ dations ◷ 2025-02-24 04:58:33 #音韵学

音位变换(英语 metathesis /mᵻˈtæθᵻsᵻs/;来自古希腊语 μετάθεσις,来自 μετατίθημι “我以不同顺序放置”;拉丁语: trānspositiō)是指在一个单词或者在句子中的数个单词之内发生的音位或音节的交换。最常见的情况是相邻音位变换或局部音位变换,即两个或多个连续音位的交换:

音位变换还可能涉及不相邻音位的对换,称为不相邻音位变换或长距离音位变换, 或 hyperthesis。 例如以下由拉丁语到西班牙语的音位变换:

许多语言都具有此现象,有的语言甚至将其作为语法的一部分,例如希伯来语和富尔语。音位变换也改变了英语中大量常见词的形式。

原始词形可从本语言词库中更古老的词形中推测得出,如果没有任何古老词形,则可利用音韵重建。但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完全确定原始词形。

公元前一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和修辞学家哈利卡纳苏斯的戴欧尼修斯分析了经典文本。他引入了若干校订以使文本更为雄辩。校订方法之一即在语法层面上重写文本:他建议改变单词同句子的顺序以使文本更加流畅和“自然”。他称此改写方法为“音位变换”。

相关

  • 同义词同义词(synonym)或者更学术性的称呼同义异形是世界上各种语言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是表达形式不同的词汇。例如厕所和“茅房”就是不同词汇表示
  •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的是一段长时间内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个体,物种和小生境的数目恒定或者是以某一个值作小幅度震动。正是有这样的震动,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作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
  • 尼尔斯·艾崔奇尼尔斯·艾崔奇(Niles Eldredge,1943年8月25日-)是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曾经在1972年与史蒂芬·古尔德一同发表疾变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理论。
  • 银柴胡银柴胡(学名:Stellaria dichotoma var. lanceolata)为石竹科繁缕属下的一个变种。
  • 吉野彰吉野彰(日语:吉野 彰/よしの あきら Yoshino Akira ?,1948年1月30日-),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的再传弟子,现任旭化成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紫绶褒章表彰。吉野是现代锂离子电池(LIB)的
  • 伯蒂尔·希勒伯蒂尔·希勒(英语:Bertil Hille,1940年10月10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美国生物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他是埃纳尔·希勒的儿子。1962年在耶鲁大学获动物学学士学位。1967年,他
  • 第二孕期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提乌德贝尔特一世提乌德贝尔特一世(法语:Thibert or Théodebert,500年-547或548年),从533年直到548年死亡是墨洛温王朝的奥斯特拉西亚国王。他是提乌德里克一世的儿子和图德巴得的父亲。提乌德贝
  • 新罗坊新罗坊,是统一新罗时代入唐的新罗人聚居地的称呼,也是唐与新罗往来的中心地。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海上活动频繁,因要方便与唐和日本进行海上贸易活动,他们在中国海岸聚众居住,称为
  • 杂菜杂菜是朝鲜族一种用粉丝制成的风味食品,辅以切细的牛肉、胡萝卜片,以及菠菜、蘑菇、洋葱等各种蔬菜。既可以作为凉菜,也可作为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