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生物

✍ dations ◷ 2025-09-07 12:55:13 #嗜热生物,厌氧消化,生物降解,生物可降解废物管理,间歇泉

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

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地热活动地区被发现,如:黄石公园的热泉,或者深海中的深海热泉喷口。

为了能够在高温下生存,嗜热生物都含有能够在高温下保持活性的酶。一些嗜热菌的酶可用于分子生物学中(如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或者在洗涤剂中。

相关

  • 牙周炎牙周炎又称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是牙周组织的疾病。侵犯牙龈、牙周、牙周膜、牙周韧带及牙槽骨等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这两种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罗伯特·莱夫科维茨(英语:Robert Lefkowitz,1943年4月15日-)是一位美国医学家,最出名的工作是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为此他赢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与布莱恩·科比尔卡分享这个奖
  • 5f13 7s22, 8, 18, 32, 31, 8, 2主条目:钔的同位素钔是一个人工合成元素,化学符号为Md(曾作Mv),原子序是101。钔是锕系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超铀金属元素,在锕系元素排倒数第三位、
  • 雷,古代亦写作“靁”,在气象学中指因为闪电通过而同时释放高能量,将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而形成的声波,一般会表现为伴随闪电现象发生的隆隆声响。因为声音和光在大气中的
  • 亚甲基亚甲基(H2C:)是一个有机二价官能团,可分为:亚甲基常是碳链的组成单元,会增加化合物的亲脂性。
  • 贝鲁特坐标:33°53′13″N 35°30′47″E / 33.88694°N 35.51306°E / 33.88694; 35.51306贝鲁特(阿拉伯语:بيروت‎,转写:Bayrūt;亚美尼亚语:Պէյրութ,转写:Peyrut 希腊语:Βη
  • 阳明山管理局阳明山管理局,为中华民国台湾省(后并入升格后的台北市)曾经存在之县级行政区,接受台湾省政府(后改隶台北市政府)监督,办理台湾省(后为台北市)委办事项及督导区内地方自治事项:140。辖
  • 期 (地质学)期(age)是指地质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时间单位,划分世为更小的时间周期,也被时划分为更小的时间周期。格陵兰期、诺斯格瑞比期和梅加拉亚期大型哺乳动物首次出现(相当于熊或小型河马
  • 卫笑堂卫笑堂(1902年7月23日-1984年3月2日),原名延桐,字梓生,山东栖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八步螳螂拳第三代传人,将八步螳螂拳传至台湾。卫笑堂在年青时即喜欢武术,其父卫稽云是地方上
  • 池田昌子池田昌子(1939年1月1日-)是日本的女声优、旁白,所属东京俳优生活协同组合(俳协)。东京都出身。 代表作的知名的角色为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的日语配音与“银河铁道999”的“梅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