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学名:),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䔃、蕺菜及臭草、岑草,客家话称之狗贴耳,臭臊草、臭嗟草(台语),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略带鱼腥味的草本植物。
植物高20-80厘米。茎的下部伏地蔓生、生根,上部直立。叶对生,顶端有穗状花序,离瓣花类中的不完全花,无花萼、无花瓣,淡黄绿色穗状花序,两性花,白色似花片的构造为大型总苞片,长在花序基部,花期5—7月,果期7—10月。
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可为野菜蔬食,煮过就没有腥味。四川、云南、贵州和鄂西的人称其为“蕺根(折耳根)”,认为它清热去火,把它当作吃饭时的重要配料,主要食其根茎。方法是洗干净后切小段,拌在米粉、肠旺面、糯米饭、情人豆腐等食品中食用。也可切长段拌酱油、辣酱、葱、盐、香油做凉菜。折儿根炒腊肉也是常见菜肴。生折儿根初入口甚腥,味道极怪,外人往往无法忍受,需要适应后才会喜欢吃。在四川,也叫猪鼻拱,除了利用根茎做凉拌菜或炒菜之外,还将叶子当做蔬菜。在越南、老挝,叶子是很重要的作料。日本少数农村家庭也偶尔摘叶子做油炸菜的一种材料。
鱼腥草性寒,捣汁,晒干泡茶,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鱼腥草在中医中被认为清热解毒功能,目前生产运用的药物有鱼腥草注射液。用于痰热喘咳、热淋、热痢等病症。
根据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2006年4月13日,有关鱼腥草类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有至少222例。患者在注射药物后的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和呼吸困难等,并有死亡病例发生。2006年6月1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同年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分析评价后决定部分恢复其生产。
鱼腥草含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s,AL),为马兜铃酸进入体内后的代谢物。马兜铃酸与肾脏损伤有直接关系。
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连蛋白(FN)以及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分泌水平。结果:AL-I(2.5—20mg·L^-1)具有浓度依赖的直接细胞损伤作用;细胞形态、DNA含量及PS表达水平分析表明,AL-I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能够导致HK-2细胞凋亡,并能够导致HK-2细胞分泌TGF81及FN。与AA-I的作用进行比较发现:在相同浓度情况下,AK-2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强于AA-I,但其导致细胞凋亡、TGFβ1及FN分泌的能力弱于AA—I。结论: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AL-I能够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与AA—I相似。尽管其致损伤作用较AA—I弱,但仍有可能是含马兜铃酸中药导致肾脏损伤及其纤维化过程的毒性成分之。
马兜铃内酰胺-I具有一定肾毒性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但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内酰胺-BII、马兜铃内酰胺-AII和马兜铃内酰胺-FII(总0.016g/kg),未见含有马兜铃内酰胺-I报道。其次,马兜铃内酰胺与DNA形成加合物的机制研究尚不完善,且不能完全由马兜铃酸-I机制类推;此外,鱼腥草中包括马兜铃内酰胺-BII等部分生物碱还具有一定药理活性,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加之有益黄酮类物质的存在。
传说鱼腥草为观音菩萨所传。唐三藏西天取经之时候观音池中的金鱼下凡成精,后被观音菩萨显现出鱼篮之像收服。金鱼精因其在通天河吃了许多童男童女,造孽深重,怜人间疾苦,故而将功德池中的水草种子撒播人间,用来治病救人,普渡万方。鱼腥草还可被熬成一种像茶的汤汁,有助于过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