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程师

✍ dations ◷ 2025-10-15 21:20:28 #工程师,女性职业

女工程师(英语:Women Engineer)是指那些在工程专业领域的女性,他们使用科学知识来驾驭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为职业。

女工程师和女科学家(women scientists)往往容易混淆,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general principles),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但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科学家研究东西,工程师建立东西,这一想法,可视为表达这句话,"科学家们问为什么,工程师问为什么不能呢?"("Scientists ask why, engineers ask why not?")。

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学术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在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女工程师称谓的使用被法律所限制,必须用于持有学位的女性,而其他没有学位的人士使用,属于违法。在美国大部分州及加拿大一些省份亦有类似法律存在,通常只有在专业工程考试取得合格才可被称为工程师,而法律的范围一般只在蓄意欺诈的情况下才会执行。

技术专家(technologist)一词有时与工程师同义,该词是由技术(Techno-)和后缀(-ologist)组成,意思是研究技术的人,此名称一般在欧洲大陆一些有规管工程师名称使用的国家中被使用,因为未受法律管制。在一些拉丁国家,technologist只是在工程师与技术员之间的专业资格。

工程师也可能被用作形容取得某种大学学位以外的职业资格认证的人,如(但不仅限于):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 Novell的认证工程师(Certified Novell Engineer,CNE),红帽认证工程师(Red Hat Certification Program(英语:Red Hat Certification Program))等。另外也可以指执行或推动某项政策的政治人物,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人物赵紫阳就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在美国,"Engineer"一词也用于指操作机械引擎(Engine)的人,比如铁路Engineer是指火车司机,轮船Engineer是指轮机员。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全世界学士和硕士毕业生女性占53%,博士中女性占43%,但只有 28% 的研究人员是女性,尤其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参与仍然大大落后于男性,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显示,人们对男女从事科学相关职业有不同的态度,影响女性选择职业,导致女性错过高收入职业。

在台湾,只有约六成工程师认为男女主管的领导能力没差异,女工程师升迁比男工程师难,女生要更努力证明能力才能获得肯定或升迁。2020年,竹科女员工数创9年新低,本身也是女工程师的时代力量时代力量副秘书长高钰婷认为新竹幼托设施不足是主因。

相关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语: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常简称为POPs)泛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学物质:
  • 桃江县桃江县在湖南省北部,是益阳市管辖的一个县。1952年自益阳县析置桃江县,以境内桃花江得名。桃江县素称桃花江,20世纪30年代,一首《桃花江是美人窝》的歌曲,唱响东南亚。2000年,桃江
  • 椭球椭球是一种二次曲面,是椭圆在三维空间的推广。椭球在xyz-笛卡儿坐标系中的方程是:其中a和b是赤道半径(沿着x和y轴),c是极半径(沿着z轴)。这三个数都是固定的正实数,决定了椭球的形状
  • 朝日电视台株式会社朝日电视(日语:株式会社テレビ朝日,英语:TV Asahi Corporation),通称朝日电视台(テレビ朝日),简称“EX”、“朝视”(テレ朝),是以日本关东广域圈为主要播出区域的民营无线电视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位于中国大陆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成
  • ATC代码 (J04)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4(抗分支杆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
  • Robonaut 2Robonaut 2,简称R2,由美国宇航局和通用汽车公司研发的机器宇航员。原定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它最后一次的太空飞行时携带R2进入国际空间站而且将永久呆在那里。但发现“发现号”
  • 马毓泉马毓泉(1916年2月21日-2008年8月6日),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人,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马毓泉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次年转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抗战爆发后,马毓泉投笔从戎,于1938
  • 约翰内斯·厄科兰帕迪乌斯约翰内斯·厄科兰帕迪乌斯(英语:Johannes Oecolampadius, 1482年-1531年),文艺复兴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新教徒。他积极主张参与教会的管理事务。他与慈温利共同努力,从而说服了
  • 保罗·杜卡斯保罗·亚伯兰·杜卡斯(法语:Paul Abraham Dukas,1865年10月1日-1935年5月17日),法国作曲家。杜卡斯1882年便获得罗马大奖二等奖。他的早年创作风格深受瓦格纳影响,以配器色彩丰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