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属

✍ dations ◷ 2025-08-28 11:22:10 #马拉色菌属
参见文中内容马拉色菌属(以前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界的属,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如果它导致机会性感染,则可以在胸背等部位引起色素淡化(hypopigmentation)。该属的命名和分类存在着令人困惑的情形,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一系列的命名变化。在这种酵母上的研究工作一直很困难,因为在实验室条件下极难繁殖。马拉色菌属最初是由法国科学家路易斯-查理·马拉色在19世纪的时候发现的。雷蒙·萨博劳在1904年发现了一种导致头皮屑的微生物,并且命名为秕糠马拉癣菌(Pityrosporum malassez),以纪念马拉色本人。但这个命名在当时指的是这一个物种,而不是一个属。当后来发现这两次发现的物种是同一种微生物之后,“马拉色”这个名字就根据命名优先原则被保留下来。而到了20世纪中期,它又被重新分成两个独立属:在21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的种。目前,人类共发现了10个种:近年来鉴别皮肤上马拉色菌的手段与法医用来鉴别嫌疑犯的分子学或者基因相关的技术手段很类似,这些研究表明这种菌属能引起绝大多数的皮肤病,比如大部分情况下的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是球形马拉色菌属引起的(虽然通常也和限制性马拉色菌属有关)。花斑癣通常也和这种真菌的感染有关。由于这种真菌需要油脂来生长,因此它通常会感染发达区域,例如:头皮、脸部以及上半身。当这些真菌繁殖速度过快时,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就会受到干扰,瘙痒及皮屑就会出现(和其它真菌或者细菌感染的情况类似)。球形马拉色菌在人的头部皮肤上的数量可以超过一千万个。2007年启动的一个球形马拉色菌属基因测序计划,发现该菌属有4,285个基因,大约是人类基因大小的三百分之一。该菌使用8种不同的油脂分解酶以及3种磷脂分解酶来分解头皮上的油脂。另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是,球形马拉色菌属可能有有性繁殖的能力,不过并没有在实验室或者其它任何条件下观测到这一现象。头皮感染的症状通常使用含有硫化硒或者酮康唑的洗发水来治疗。其它治疗的方式包括使用含有环吡酮胺、煤焦油、锌羟基吡啶硫酮(ZPT)、咪康唑或者千层树油的洗发水。伊曲康唑等(参见:脂溢性皮炎。)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相关

  •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英语: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CVD)指的是关于心脏或血管的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症候群、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
  • 链球菌等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是一类球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厚壁菌门的一个属。这些细菌细胞分裂时总是沿一个轴,所以通常成对或者链状的。因为这些特征,他们被称作“链球菌”,
  • 住院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心跳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每分钟60到100次,运动时心跳会加速,心肺功能较好的运动员会比正常人的心跳要慢。心率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
  • 孔道蛋白结构 / ECOD2fgrA:21-351 2fgqX:20-351 1pho :27-351 1iivA:27-378 1osmA:27-363 1opfD:28-362 1mpf :28-362 2omf :28-362 1gfm :28-362 1hxuA:28-362
  • 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也称为急性膀胱炎或膀胱感染,是一种会影响到部分泌尿道的感染。泌尿道分为上、下泌尿道,感染部位不同对应到不同疾病名称:当影响到下泌尿
  • 酒精乙醇(英语:Ethanol,结构简式: CH 3
  • 抗菌药之时间表以下为抗菌药开始发售之时间,并不是发明年份。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拉丁语:nephropatia diabetica;英语:diabetic nephropathy 或 diabetic kidney disease)也被称为金摩尔史迪尔-威尔逊综合征(Kimmelstiel–Wilson syndrome)、结节性糖
  • 阿巴卡韦阿巴卡维(英语:Abacavir,简称  ABC )是预防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本品属于核苷类(英语:nucleoside analog)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 药物),借由阻断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必需的反转录酶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