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年至1271年教宗选举

✍ dations ◷ 2025-04-04 23:15:46 #1268年至1271年教宗选举

1268年至1271年教宗选举是天主教会史上举行时间最长的教宗选举。教宗克莱孟四世离世后,枢机团在1268年11月29日至1271年9月1日期间举行这次选举来选出新教宗。这次选举之所以成为举行时间最长的教宗选举主要是因为各枢机之间出现政治暗斗。提欧巴·维斯康蒂最后当选成为额我略十世,而他是史上首次采用“折衷”方法而被选出的新教宗。参与选举的枢机中有10人同意让枢机团里其中6人组成选举委员会,而新教宗则由该6人负责选出。维泰博当局后来将各枢机关在维泰博教宗宫、只向他们提供面包和水及将教宗宫的屋顶移除,然而枢机团在此之后的一年多期间仍持续进行选举。

由20人组成的枢机团在这场长时间举行的选举前后共有3人去世,而3人里的其中一人还辞去枢机一职。额我略十世1274年7月4日(或同月16日)在第二次里昂大公会议进行期间颁布宗座宪令《危险之处(英语:Ubi periculum)》,当中指明教宗选举必须以选举秘密会议形式进行。宪令亦就当年维泰博当局对各枢机施加的手段而制订选举秘密会议的规则。这次选举有时会被视作首次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分别来自法兰西安茹王朝(英语:Capetian House of Anjou)和意大利的枢机令选举进程变慢。教宗乌尔巴诺四世册封了大部分法兰西的枢机,而其他非法兰西的枢机(大部分均为意大利人)刚好只能阻止一名法兰西枢机当选教宗。原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为封地的查理一世被克莱孟四世加冕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国王。这巩固了法兰西君主政体在意大利半岛的影响力,而教宗至高无上论亦可以借此推展到其他地区。不过枢机团里反对或支持法兰西君主增加影响力的枢机之间亦会因为查理一世成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国王而出现强烈分歧。克莱孟四世离世前一个月,霍亨斯陶芬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斩首。

克莱孟四世离世时枢机团共有20位枢机。枢机团内只有洛夫·德·格罗帕尔米(法语:Raoul de Grosparmy)枢机缺席整场选举,而他亦于宗座从缺期间离世。故此枢机团1269年时只有19位选举人,这19人中最后亦有3人在选举期间或选举后约两个月去世。

根据《皮亚琴察年鉴》(Annales Piacentines)当年的记述,枢机团内部分为查理一世派和帝国派。不过,上述两个党派如果要完全重建势力来抗衡对方实际上是十分困难。年鉴里有关各党派人数的记述很大可能是不正确的。记述里提到查理一世派的枢机共有6位(另一处提及有7位),当中包括若望·加埃塔诺·奥尔西尼、奥托博诺·菲耶斯基·德·孔蒂·迪·拉瓦尼亚等;年鉴同时亦指出帝国派有11位(或10位)枢机,这些枢机包括利则·安尼巴尔迪(意大利语:Riccardo Annibaldi)、屋大维·乌巴丁尼(英语:Ottaviano degli Ubaldini)和胡伯·科科纳蒂(英语:Uberto Coconati)等人。奥托博诺·菲耶斯基·德·孔蒂·迪·拉瓦尼亚、威廉·德·布吕(英语:Guillaume de Bray)、昂谢罗·庞塔莱翁(英语:Anchero Pantaleone)、西满·蒙皮蒂耶·德·布里和沙托鲁的奥多(英语:Odo of Châteauroux)共5位枢机无可否认是属于安茹(英语:Capetian House of Anjou)派。如果若望·加埃塔诺·奥尔西尼是查理一世派的领袖,那么身为亲戚的玛窦·罗索·奥尔西尼(英语:Matteo Rosso Orsini (cardinal))和雅各伯·萨维利亦应该加入该派。除此之外,塞古肖的亨利(英语:Henry of Segusio)亦有可能是该党派的一分子。故此,查理一世派应有9名枢机。相比之下,帝国派连同在宗座从缺期间逝世的两名枢机亦不会有超过10名枢机。

严格来说,枢机团内部只有查理一世派和帝国派两个党派。然而,团内实际上共有4个党派。除了上述的两个党派外,剩余的两个均代表罗马贵族。以下是4个党派的资料:

虽然枢机团共有4个阵营,但它们事实上组成两个派系。安尼巴尔迪派和奥尔西尼派分别成为查理一世派和帝国派的一部分。

选举开始的时候,各枢机每天会在维泰博圣老楞佐主教座堂召开一次会议及投票。当他们完成该天会议和投票后,他们会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如果教宗在罗马以外的地方去世,选举按传统规定应在教宗离世的城市举行。在接近3年的选举期里,关于枢机团心目中各人选的可靠资讯很少。然而沙托鲁的奥多(英语:Odo of Châteauroux)、托莱多的若望(英语:John of Toledo)、若望·加埃塔诺·奥尔西尼、屋大维·乌巴丁尼(英语:Ottaviano degli Ubaldini)、利则·安尼巴尔迪(意大利语:Riccardo Annibaldi)和奥托博诺·菲耶斯基·德·孔蒂·迪·拉瓦尼亚6位枢机为“潜在教宗(英语:Papabile)”的说法并无争议。根据后来一些不获现代资料来源支持的记载,各枢机在选举开始后两个月几乎选出前来维泰博训诫各枢机的圣母忠仆会总会长斐理伯·本尼兹·达·米亚尼(英语:Philip Benizi de Damiani)为新教宗。不过,米亚尼得知这个消息后出走从而防止自己当选。圣文德据称也被枢机团视作其中一位能够成为教宗的人。现代学者对两位圣人几乎成为教宗的记载表示怀疑,并认为这些事迹是为了完成两人的圣贤传记(英语:Hagiography)而创作出来的。查理一世在整场选举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于维泰博逗留,而法兰西国王腓力三世则在1271年3月到访该地。

1269年年底,各枢机当时已经用了数个月的时间来断断续续地讨论新教宗的人选。然而他们仍没有选出新教宗。维泰博镇长拉涅利·加蒂(Ranieri Gatti)和阿尔伯特·德·蒙特博诺(Albertus de Montebono)市长下令将枢机带到维泰博教宗宫并将他们隔离至选出新教宗为止。1270年6月8日,各枢机向上述两位官员递交一封建议信。枢机在信里指出领奥斯蒂亚及韦莱特里罗马城郊教区(英语:Cardinal-bishop of Ostia)主教衔的塞古肖的亨利(英语:Henry of Segusio)枢机身体欠佳和已放弃投票权,并询问他是否可以离开教宗宫。有些资料表示当各枢机威胁会对整个维泰博下达禁行圣事令(英语:Interdict)后,有人在教宗宫安装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屋顶。

根据多诺弗里奥·潘温尼奥(英语:Onofrio Panvinio)的记述,托莱多的若望(英语:John of Toledo)枢机建议将屋顶移除,而上述两位官员亦愿意遵从若望的意思。其他资料则表示查理一世是决定将各枢机的食物转为面包和水及将教宗宫屋顶移除的人。

在腓力三世和其他统治者的压力下,各枢机同意放弃自身的投票权并授权一个6人委员会代表他们选出新教宗。委员会里有2人属于奥尔西尼派(若望·加埃塔诺·奥尔西尼和雅各伯·萨维利)、隶属吉伯林派的3位枢机(西满·帕尔坦尼埃里(英语:Simone Paltanieri)、屋大维·乌巴丁尼(英语:Ottaviano degli Ubaldini)和吉·德·勃艮第(英语:Guy de Bourgogne))及利则·安尼巴尔迪(意大利语:Riccardo Annibaldi)。安茹派的枢机则似乎被完全边缘化。

选举委员会选出非枢机和于皮亚琴察出身的意大利人提欧巴·维斯康蒂为新教宗。维斯康蒂当时正以爱德华(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长子)随行人员的身份和爱德华身处阿卡。当维斯康蒂得知自己获选为新教宗的消息后,他在1271年11月19日离开阿卡。维斯康蒂1272年1月11日在查理一世陪同下由布林迪西出发,展开回到维泰博前的最后一段旅程。1272年2月12日,他到达维泰博并在此地选择“额我略十世”为教宗名号(英语:Papal name)。他于同年3月13日回到罗马并在14天后接受加冕礼(英语:Papal coronation)。

教宗额我略十世1274年7月7日(或同月16日)在第二次里昂大公会议进行期间颁布的宗座宪令《危险之处(英语:Ubi periculum)》建构了《天主教法典》里有关教宗选举秘密会议的法律基础。早于法国历史学家乔治·戈约(英语:Georges Goyau)的年代,社会上已经出现一些有关选举秘密会议的报告。然而这些报告里并没有提及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一世或他的侄子法兰西国王腓力三世的政治阴谋,因为这些报告认为令各枢机尽快选出新教宗的行动是由“维泰博的市民”策划。

《危险之处》的设立原意是要同时加快未来的选举进程和减少外间对选举的干预。宪令列出的规矩可以让枢机在整场选举秘密会议里不与外界接触,当中包括将他们的食物透过一个小洞送进去、在选举举行3天后将他们的食物配给减至每天1餐及在选举开始8天后只给予他们面包和水(附带一点酒)。各枢机在选举秘密会议期间亦不会收到宗座财务院(英语:Apostolic Camera)发出的款项。

《危险之处》的严格规则在为期一天的1276年1月(英语:Papal conclave, January 1276)和为期9天的1276年7月选举秘密会议(英语:Papal conclave, July 1276)里执行,这两场选举秘密会议最后分别选出意诺增爵五世和哈德良五世为新教宗。不过新当选的哈德良五世在枢机团敦促下宣布暂停执行该宗座宪令,意味他有意修订选举规程。然而,他因在同年8月18日离世而没有颁布选举规程的修正版本。

亦因如此,1276年8月至9月所举行的选举(英语:Papal election, September 1276)(当时选出若望二十一世为新教宗)并没有遵从《危险之处》的规定。若望二十一世即位后随即发布教宗诏书《容许欢快缅怀》(),正式将《危险之处》撤销。及后在1277年(英语:Papal election, 1277)(选出尼各老三世)、1280年至1281年(英语:Papal election, 1280–81)(选出马丁四世)、1285年(英语:Papal election, 1285)(选出和诺理四世)、1287年至1288年(英语:Papal election, 1287–88)(选出尼各老四世)和1292年至1294年(选出策肋定五世)的5次选举均不是选举秘密会议,而5次选举往往进行了很长时间。枢机团在1292年至1294年的选举里用了2年3个月来选出策肋定五世为新教宗,策肋定五世上任后以3道法令将选举秘密会议重新引入。策肋定五世的继任人波尼法爵八世则以增加“法律规范(英语:Regulæ Juris)”的形式而将选举秘密会议恢复举行。

相关

  • 德里达雅克·德里达(法语: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9日),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当代最重要亦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德里达一生总共发表超过40多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散文
  • 哈密顿算符量子力学中,哈密顿算符(英语:Hamiltonian,缩写符号:H或 H ^
  • 罗马帝国的历史罗马帝国历史由罗马共和国结束后的公元前27年开始,横跨十六个世纪、包括了罗马在数个不同阶段的转变;古罗马帝国时代、帝国分裂时期、延续到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 法印战争英法北美战争(英语:French and Indian War),或加拿大所称的征服战争(英语:War of the Conquest),是1754年至1763年间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
  • 邓白邓白(1906年或1908年-2003年),号白叟,别字曙光,男,汉族,广东东莞人,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家、工笔花鸟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
  • 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是指随着在线影音平台的兴起,在互联网上公开播出即时影像的娱乐形式。网络直播现今仍最常应用于转播娱乐相关内容,当中演出或主持网络直播的主角一般称之为“直播主”
  • 莫斯科陷落2《莫斯科陷落2》(英语:Invasion 俄语:Вторжение)是一部2020年俄罗斯科幻片,为2017年电影《异星引力》的续集。由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和监制,艾琳娜·史塔薛包姆、亚历
  • 山田优山田优(1984年7月5日-),模特儿、演员、歌手,出生于日本冲绳国头县恩纳村。山田优曾就读冲绳Actor's School(日语:沖縄アクターズスクール),在校时属校内组织B.B.WAVES(日语:B.B.WAVES)。
  • 五十九种二十面体《五十九种二十面体》(英语:The Fifty-Nine Icosahedra)是一本由哈罗德·斯科特·麦克唐纳·考克斯特、帕特里克·杜·瓦尔(英语:Patrick du Val)、H·T·夫雷勒(英语:Flather, H. T
  • 阿方索·阿尔维斯小阿方索·阿尔维斯·马田斯(Afonso Alves Martins jr.,1981年1月30日-)是一个巴西职业足球员,现时效力卡塔尔足球联赛球会艾沙特。他也曾代表巴西国家足球队。阿方索早年于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