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斯图尔特,卡斯尔雷子爵

✍ dations ◷ 2025-09-11 07:26:15 #1769年出生,1822年逝世,欧洲协调,英国政治人物,英国外交大臣,英国自杀者,爱尔兰侯爵,嘉德骑士,阿尔斯特-苏格兰人,自杀贵族,爱尔兰议会议员 (1801

罗伯特·斯图尔特,第二代伦敦德里侯爵,KG,GCH,PC(Robert Stewart, 2nd Marquess of Londonderry,1769年6月18日-1822年8月12日),英国爱尔兰政治家,通称卡斯尔雷子爵(Viscount Castlereagh),曾任外务大臣,于1814年至1815年代表英方出席维也纳会议,后来因工作过劳而精神失控,自杀身亡。

罗伯特·斯图尔特在1769年6月18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早年入读位于阿马(Armagh)的皇家学校,后来又考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不过只读了一年就离开。斯图尔特的父亲同名罗伯特·斯图尔特,是一位地主,后来曾三度先后获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策立为(1795年)、(1796年)和(1816年)。自父亲在1796年立为伯爵后,其礼节性衔头卡斯尔雷子爵遂为斯图尔特所采用,而一直到1821年父亲去世,他才袭取得伦敦德里侯爵头衔。

斯图尔特在1794年与第二任白金汉郡伯爵的女儿,艾蜜莉·荷巴特(Emily Hobart)成婚,艾蜜莉以身为十九世纪初伦敦上层社会著名的社交界领袖之一著称。两人是一对恩爱夫妻,惟没有生任何子女。

在1790年,斯图尔特当选唐郡的国会议员,以辉格党党员的身份晋身爱尔兰下议院,并支持进行选举改革以及天主教解放运动。不过,后来他由于要尽贵族子弟的责任入伍出征,所以甚少出席议会的会议。在1794年,他在英格兰的特里戈尼(Tregony)选区胜出,转而成为了英国下议院的议员。翌年1795年,他转投托利党,但背后仍然坚持着改革和解放天主教的信念。

在1797年,他获委任为爱尔兰布政司,任内成功镇压了1798年爱尔兰叛乱,力主追剿起事首领,至于对参与的平民百姓则予以宽大处理。到1800年,他又极力在爱尔兰和英国的国会进行游说,主张爱尔兰和英国进行正式的合并,并指出此举才可以平息长久以来的宗教派别纠纷。经过一系列的斡旋,两地国会最终通过了《爱尔兰联合法案》,正式合两个共主邦联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

在当初游说的时候,卡斯尔雷曾向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承诺,合并以后会容许天主教人士晋身国会,但此承诺却遭到了不少英国本土人士,包括乔治三世的反对。至于到合并以后,乔治三世委任反对天主教解放的亨利·阿丁顿为英国首相,取代同情天主教的小皮特,结果小皮特与卡斯尔雷双双辞职以示抗议。

不久以后,托利党内有关解放天主教的纷争冷却下来,卡斯尔雷于是在1802年重返政府,出任管理委员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Control)一职。在1804年,经过他的大力游说,小皮特得以重任英国首相,而卡斯尔雷则出掌陆军及殖民地大臣一职。但小皮特不久却在1806年因故逝世,卡斯尔雷于是随“贤能内阁”的成立而辞职。然而,“贤能内阁”仅存活了一年多,便在纷乱之中垮台,到1807年,新任首相波特兰公爵重新任用卡斯尔雷为陆军及殖民地大臣。可是,卡斯尔雷其后却与时任外相乔治·坎宁在瓦尔赫伦长征(Walcheren Expedition)大败一事上出现纷争,两人事后更在1809年展开决斗,结果两人都被迫辞去政府职务。

三年后,即1812年3月,卡斯尔雷获时任英国首相斯宾塞·珀西瓦尔委任为外务大臣,由此展开其长达10年的外相生涯。而在同年5月,斯宾塞·珀西瓦尔在国会大楼遇刺身亡,卡斯尔雷遂兼任下议院领袖一职。在外务大臣任内,卡斯尔雷于1814年3月在休蒙成功促使英国、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结成日后所谓的“四国同盟”,在签订《巴黎和约》的谈判以及维也纳会议中施加大国的影响力。此外,在维也纳会议中,卡斯尔雷除对俄罗斯帝国向西扩张的意图加以反对外,又倡议为欧洲设立一种称为会议制度的集体协调安全制度。根据会议制度,各列强要定时召开会议,并就欧洲事务共同展开协商。结果在往后的10年间,欧洲列强一共召开过5次会议,但会议的成果和效率却一次比一次的低。最后在1822年,由于英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分歧日深,再加上英国国内舆论的反对,会议制度以崩溃告终。

不过,总体上,卡斯尔雷本人仍算是热心于协调制度的。例如在1818年的亚琛会议上,他就联合奥地利外相梅特涅,反对帮助西班牙国王镇压在南美各殖民地的革命,以及组织国际军队的建议,以免让沙皇在欧洲事务上取得过多的影响力,因为卡斯尔雷忧虑欧洲协调机制会被藉镇压革命之名,使得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得以继续干涉别国内政并扩张势力。不过后来继任外相的乔治·坎宁却放弃协调,重新采行光荣孤立,于是光荣孤立渐成为了大英帝国在整个19世纪的国策。

卡斯尔雷不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他的外交技巧亦常常使人费解。但他正直友善和坚守信念的性格,仍然为他带来了不少的名声和支持,而这些性格特点,可谓是和同时期的外交家迥异的。至于他的外交政策,虽然是具前瞻性,但当时实在是曲高和寡。

尽管卡斯尔雷在击败拿破仑与恢复和平上有高度成就,但他在国内变得非常不受欢迎。他在对外事务上采取保守主义的立场,支持反动的欧陆强权镇压革命,使他遭受攻击。他也因为支持内务大臣西德默斯勋爵的镇压措施,在1819年彼得卢屠杀一事后被广受批判。卡斯尔雷当时作为利物浦内阁的下议院领袖,为了保住自己的内阁席位并继续外交工作,必须对西德默斯遭受诟病的政策作出支持和辩护,包括打压自由、恶名昭彰的六条法案(英语:Six Acts);结果卡斯尔雷与其他表态支持屠杀的内阁成员一同遭到各界鄙视,而著名的诗人雪莱更因为愤慨于屠杀事件,写下《无法无天的化装舞会(英语:The Masque of Anarchy)》一诗,对卡斯尔雷等人加以批评。当中写到:

父亲在1821年去世后,卡斯尔雷袭取为伦敦德里勋爵。而在同年,受痛风与名声大跌所影响,他更似乎患上了妄想症。在1822年8月9日,伦敦德里勋爵卡斯尔雷晋见了国王乔治四世,席间他向乔治四世透露自己受到恐吓,表示自己“被指控与克洛贺主教同样犯的罪”(男男性行为)。至于伦敦德里提到克洛贺主教(Bishop of Clogher)犯的罪,是指克洛贺主教珀西·乔斯林(Percy Jocelyn)在当年7月,被人发现在一间酒吧的房间中脱下了裤子,与一位年轻士兵一起。伦敦德里与乔治四世会面后,乔治四世建议他去“请教一位医生”。随后,他返回到位于肯特郡北克雷(North Cray)的家族宅第洛林堂(Loring Hall),后于8月12日于洛林堂以开信刀割喉自杀身亡,终年53岁。

伦敦德里勋爵死后法庭召开了死因研讯,最终裁定他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自尽,而非有意图的自杀,这个裁决使他避免了一般自杀者所得的下场——以一根木棍刺穿死者的心脏(这种造法要到1823年才废除)。此外,有些激进份子认为伦敦德里之死其实是政府为掩饰某些黑幕,以及让反对改革选举制度人士得益。伦敦德里勋爵的丧礼在8月20日举行,遗体随后获安放于西敏寺,旁边则是已故首相小皮特的坟墓。在1850年,卡斯尔雷同父异母的弟弟,即第三代伦敦德里侯爵,为他立下了一个纪念碑。

以下是以罗伯特·斯图尔特,卡斯尔雷子爵名字命名的地点:

相关

  • 矛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个(五划的则为第十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矛部归于五划部首。矛部通常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科达树见内文科达树(学名:Cordaites)是一属已灭绝的树状植物,与种子蕨类同样由前裸子植物演化而来,为现今银杏类与松柏类植物的祖先。生长在与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相似的湿地中,常在其树
  • ʎ硬颚边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口语中。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ʎ⟩(倒置小写y),X-SAMPA符号则为⟨L⟩。硬颚边音的特点有:在很多语言中硬颚边音已经与其他音合并,转变为硬颚近
  • 法国执法机构法国执法机构或法国警察部队分为国家及地方层次,三间国家层次执法机构、及各法国市镇有权成立所属市警察。 法国内政部成立直属的巴黎警察厅,及由法国国家警察提供首都巴黎的
  • 靴是一种鞋类,穿着于脚上并最少掩盖脚掌、足踝,可伸展至小腿甚至膝盖。靴可有各种不同的高度、颜色、物料及样式,大部分有明显的鞋跟。靴原是一种为工作而设的鞋类。设计作保护
  • 金·卡戴珊金伯莉·诺埃尔·卡戴珊·威斯特(英语:Kimberly Noel Kardashian West 1980年10月21日- ) 是一位电视名人、名媛、演员、商人及模特。卡戴珊第一次获得媒体关注是因为她曾是名
  • 察隅点地梅察隅点地梅(学名:),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东原亚希东原亚希(日语:東原亜希;原名井上亚希,日语:井上亜希;旧姓东原,日语:東原;1982年11月11日-)是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出身的电视主持人及模特儿,目前隶属于Platinum Production旗下。她于2
  • 李际寅李际寅(?-?),字宾甫,江西南丰县人,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军籍,明朝政治人物。福建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二甲第五名进士。万历五年(1577年)任浙江温州府知府。曾祖李
  • 北洋水师水兵墓北洋水师水兵墓是位于英国东北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华人墓地,安葬的是中国清政府派遣到英国接收四艘巡洋舰,因病而故于异乡的五名北洋水师水兵。这处坟墓是中国政府少有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