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珂(885年2月11日-937年1月11日),镇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时期后唐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
李从珂十余岁时,其母魏氏被当时仍是将领的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掳,李从珂不久就被李嗣源改名并收为养子。长大后身形雄伟健壮,又骁勇善战,常随李嗣源南征北讨,颇得其喜爱。庄宗也曾赞道:“阿三不惟与我同齿,敢战亦相类。”
同光三年(925年),李嗣源因家在太原,上表请求让时任卫州刺史的李从珂为北京(太原)内牙马步都指挥使,以便相聚,却导致庄宗大怒,李从珂被黜为突骑指挥使,率数百人戍石门镇。次年李嗣源平定邺都之乱时被迫造反,李从珂率军与之会合,助其夺位。
李嗣源即帝位后,李从珂曾任河中节度使之职,然因与权臣枢密使安重诲之前有过节,在长兴元年(930年),因安重诲设计被部下杨彦温驱逐,遂被解除军权,回京师洛阳居住。安重诲意欲以失守藩镇之罪处死李从珂,但李嗣源以父子之情和李从珂曾挑粪养家为由,百般保全,最后李从珂被罢官软禁在家。次年(931年),安重诲失势,李从珂再受重用,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西京(长安)留守。长兴三年(932年),被改命为凤翔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封潞王。
后唐应顺元年(934年),闵帝李从厚听信大臣的建议,调动各重要节度使之职,准备削弱藩镇的实力,李从珂恐惧,遂反。李从厚命西京留守王思同率大军讨伐,王思同围攻凤翔城(今陕西凤翔)。凤翔城墙低,护城河窄浅,根本无法固守。眼看凤翔即将陷落,未料讨伐军将兵骄横,贪图赏赐,李从珂抓住这点登城脱衣露出自己历次征战留下的伤疤,哭诉自己立有大功却遭此下场,诱使曾效力自己的讨伐军叛变,反败为胜,不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京师洛阳,即帝位,改元清泰,并派人将逃亡的李从厚杀害。
李嗣源之婿石敬瑭时任重镇河东节度使之职,李从珂与他二人当初在李嗣源手下皆以勇力过人著称,彼此存有竞争之心。因此李从珂即位后,对石敬瑭愈发猜忌,而石敬瑭亦有谋反之意。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以调镇他处试探,而李从珂信翰林学士薛文遇之言,以为石敬瑭早晚要反,早点逼反他反而便于平定,果真将石敬瑭改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因此叛变,同时向契丹乞援。李从珂命各镇联合讨伐,不料统军大将张敬达被契丹援军围困后被叛将所杀,联军也各怀鬼胎致大败于团柏谷,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李从珂无计可施,于闰十一月二十六日(阳历为937年1月11日)自焚而死。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传国玉玺亦在此时遗失不知所踪。
李从珂是一个矛盾的人,时运顺他之时,他竟敢潜伏到敌军阵营内,杀死敌军并且砍下对方望杆扛回去;时运离他而去时,整天消沉着在宫中饮酒哭泣,最后自焚,并不是大臣没有给他好的意见,而是他自己优柔寡断,无法及时下决定,最终误国。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