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2°34′39″N 120°35′48″E / 22.5775871°N 120.5967254°E / 22.5775871; 120.5967254
万峦佳和宫,创建于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为一座位于台湾屏东县万峦乡的王爷庙,早年该庙曾经以三山国王为主祀神祇,后来改以李府千岁为主祀、副祀三山国王。为当地民众的重要信仰中心之一。
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佳和宫创建,当时庙址位于现址的前洼地,宫舍较为简陋。:163-164
1823年(清道光三年),洪水泛滥,在地仕绅感念神威显赫,因此合议重建,经过占卜问宗,选择于现今庙址重建佳和宫。:163-164
1826年(清道光六年),佳和宫完成重建,香火络绎不绝。:163-164
1860年(清咸丰十年),进行扩建工程,并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完工,其香火鼎盛,规模壮观。:163-164
1911年(日明治四十四年),洪水再次泛滥,佳和宫的前殿遭到淹没。:163-164
1912年(日大正元年),信众们有感于水灾的困扰,因此合力集资修建堤岸,佳佐当地的善信们也协助庙宇的重建工作。:163-164
1917年(日大正六年),完成重建并举行建醮大典。:163-164
二战期间,历经盟军空军数次轰炸,该宫皆无损伤,台湾光复后,香火依然鼎盛不衰。
1964年(民国五十三年),庙宇主体已年久失修,梁柱均显现斑驳老旧,墙壁屋瓦不断剥蚀,当地善信们再度集资进行重建工程。:163-164
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佳和宫新庙完工,并举行三朝祈孜清醮大典。:163-164
万峦佳和宫于万峦佳佐地区有着“地方大庙”的领导地位,根据当地耆老描述,该宫曾主祀三山国王,副祀李府千岁,台湾光复后,才改为以李府千岁为主神,副祀三山国王、观音菩萨、注生娘娘、土地公以及五府千岁。佳和宫香火鼎盛,曾有万峦三沟水住民前来朝香膜拜,宫内墙上亦留有四沟水善信所赠送的牌匾。现今佳佐地区民众的信仰,已从过去佳兴宫(今已废除,三山国王改奉于佳和宫内)信仰,逐渐变为主神为李府千岁、副主神为三山国王的佳和宫。:160-161:130:150
万峦佳佐地区早年开垦时,各家族人分布于各地,因各地“角头”信仰神祇不同,各自形成信仰圈,有以三山国王为信仰的村落,如:田头新庄、佳兴路的皮仔寮、老藤林、新置,有以神农大帝为信仰的村落,如:中佳佐、园顶、新厝、加匏朗、新置等,而这些村落皆以佳和宫为共同信仰中心,一旦佳和宫办理绕境活动,各角头庙皆需亲临其范围,以护佑地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