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华顿

✍ dations ◷ 2025-08-13 21:20:51 #伊迪丝·华顿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原名伊迪丝·纽伯德·琼斯(Edith Newbold Jones),美国女作家,作品有《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四月里的阵雨》、《马恩河》、《战地英雄》等书。原名伊迪丝·纽伯·琼斯(Edith Newbold Jones),出身纽约上层家庭,有两个兄弟。1885年,与长她12岁的爱德华·华顿结婚。爱德华出身于波士顿的上流社会,热爱体育,是与伊迪丝门当户对的绅士。夫妻二人的共同兴趣为旅行,但伊迪丝很难在精神层次上与丈夫交流。后来,爱德华开始在年轻的女人身上挥霍财产,导致伊迪丝的心情抑郁。在她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精神崩溃并入院治疗后,两人于1913年离婚,结束了28年的婚姻。此后伊迪丝移居欧洲,并将这场婚姻称作“最严重的错误”。1902年,华顿的庄园‘山峰’(The Mount)建成。 该庄园座落于麻省,其建筑和花园为华顿设计风格的最佳代表,现于每年5月至10月间对公众开放。华顿的许多作品,包括《欢乐之家》,都在此庄园内完成。同时,华顿也在此处招待了不少美国名流,包括她的挚友。直至1911年,‘山峰’为华顿的主要居住宅所。离异后,华顿永久移居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顿竭力投身于慈善事业,并在1916年因此获得骑士荣誉勋号。 她的具体工作包括:为失业的法国女性,音乐家创造就业机会;开设肺结核诊所;为比利时难民创立美国旅社。1918年一战结束,华顿离开巴黎市区,迁居巴黎郊区。同时,华顿是法国印象派的拥护者,她将自己称为“狂热的印象派人”。她在一战后仅回过美国一次:去领取年耶鲁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923)。1918年发表的《马恩河》(The Marne)与1923年发表的《战地英雄》,因内容所述把战争说得好像是一种有意义的斗争,致使其后来渐渐失宠。她在法国去世,葬在凡尔赛。华顿结合对上流社会的洞察力以及自身聪颖幽默的天赋,著有小说及85部短篇,作品诙谐且深刻。她与同时代的很多文人、政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包括西奥多·罗斯福、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以及亨利·詹姆斯等。她同时还被尊为该时代著名的设计师以建筑装潢家,她第一本出版的作品为《住宅装潢》(共同作者:Ogden Codman)。华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1920年),主要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她将那一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比作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很难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该书于1921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使她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女性。华顿纯熟应用法语等多种语言,她的许多作品以英文及法文两种语言出版。华顿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微妙的“舞台讽刺”的特性。成长于一战前的上流社会,华顿成为该社会体系最敏锐的批评家之一。在她的代表作《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以及《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中, 她应用了幽默以及深刻的认同手法来描述纽约上流社会在20世纪初期的生活以及该生活圈的塌陷。相比之下,她在描述劳动阶层的小说《伊坦·弗洛美》 中的文风则比较尖刻。她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短篇小说集:诗歌:纪实文学:自传:编辑:《伊坦·弗洛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有吕叔湘中文版问世。华顿的作品曾多次被搬上银幕:

相关

  • 降糖药抗糖尿病药用于降低血中的葡萄糖浓度来治疗糖尿病。除了胰岛素、艾塞那肽(英语:Exenatide)、利拉鲁肽和普兰林肽(英语:Pramlintide)外,其他的都是经由经由口服,所以又称为口服降血糖
  • 棘冠海星棘冠海星(学名:Acanthaster planci),又名魔鬼海星,其触手有六只或八只,表层上有棘刺。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主要食物为珊瑚,偶尔有时会以甲壳类或海参为食。毒棘有毒胞,是神
  • 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德语:Johann Gottfried Herder,姓或译赫德;1744年8月25日-1803年12月18日),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德语:Abhandlung üb
  • 醇盐醇盐或称烷氧基化合物,是醇中的羟基氢被金属取代后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形式上含有醇盐(烷氧基)负离子RO–,其中R为有机取代基。醇盐具有很强的碱性,取代基R的体积不大时,还是很好的亲
  •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威斯敏斯特法令是英国国会在1931年通过的法案,赋英国各自治领更大自治权。此法案中订明:一旦接受威斯敏斯特法令,自治领实际上相当于独立国家,能够自行外交、国防权利。但当时的
  • 美,哲学概念,汉字“美”是由“羊”和“大”所组成的,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与“每”同源,都
  • 再利用重复使用指一个物品使用一次以上,包括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是以同样的功能使用同一个物品;或是重复使用在新的功能上,赋予物品新生命。跟它相对的概念是“回收”,即将物品分解成原
  •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OM(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60岁的
  • 女上位骑乘体位(the riding position,日语:騎乗位)或称女上位(英语:woman on top,日语:女性上位)式,是描述女方在行房时的身体位姿,或跪姿、或蹲姿(英语:Squatting position)跨在男方的身上,男方
  • 青瓦台事件青瓦台事件(又称一二一事件、金新朝事件)是指在1968年1月21日,31名北朝鲜的特种部队人员越过军事分界线,企图入侵韩国青瓦台行刺韩国总统朴正熙的事件。1968年1月13日,朝鲜民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