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突触可塑性
✍ dations ◷ 2025-10-19 21:08:25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指神经细胞间的连接,即突触,其连接强度可调节的特性。突触可塑性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例如:突触中释放的神经递质数量的变化,细胞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效率。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构成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神经化学基础。长期增强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是一个增加后的突触反应增效脉冲电刺激,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上小时或更长的时间的基线响应。LTP涉及突触后神经元和特定的突触前的输入,可以形成一个突触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是特定的刺激突触传递途径。已经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在海马回的突触覆盖改性导致从诱导LTP,已发现被链接到的D-丝氨酸的释放,一氧化氮,和趋化因子,星形胶质细胞的S100B。 LTP是赫布理论可塑性突触基础研究的典范。诱导条件下开始长时程抑制(LTD)所描述的相似,但更强的去极化和较大的增加,钙是必要的,以实现LTP
相关
- 宗教经验宗教经验(英语:Religious experience),又称灵性经验、神秘经验,指一种主观的个人或群体经验,通常会被解释跟宗教、上帝、神灵、鬼魂、佛、亡灵、或超自然生命干预下的经历。有意见
- 徐寿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幼时丧父,道光、咸丰年间放弃科考而研究科学。咸丰十一年为安庆军械所工程技术
- 布隆伯斯洞穴坐标:34°24′50.77″S 21°13′03.68″E / 34.4141028°S 21.2176889°E / -34.4141028; 21.2176889布隆伯斯洞窟是位于南非开普敦以东约300公里的一个石灰岩溶洞。因发现了
- 乔治·哈利·海尔迈耶乔治·哈利·海尔迈耶(英语:George Harry Heilmeier,1936年5月22日-2014年4月22日),美国工程师和商人。他因液晶显示器的研究而著名。他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英语:National Invento
- 钢铁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雅典-克拉克雅典-克拉克县 (Athens-Clark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314平方公里,是全州最小的。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估计,共有人口101,489人。县治雅典。成立
- 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英语:USAF Air Demonstration Squadron "Thunderbirds")是美国空军的空中表演中队,成立于1953年5月25日,其基地位于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的内利斯空军基
- 恶心 (小说)《恶心》(法語:La Nausée,又譯《嘔吐》)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与作家萨特的作品,小说在1938年出版,当时作者还是一个中学老师,是萨特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恶心》这部作品存在主
- 松江路松江路是台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属双向道路,不分段,北接圆山交流道,南接新生南路(实际上是连结一小段新生北路─渭水路八德路段,才接上新生南路)。此外,台北捷运中和新芦线(松江
- 米粒组织米粒组织(granulation)是太阳光球面的颗粒状的斑驳外观。是由太阳的对流层浮升至光球表面的等离子体 热柱(贝纳德穴流)造成的现象。因为看似许多米粒(granule)遍布在 太阳表面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