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元帅

✍ dations ◷ 2024-12-30 09:40:05 #苏联元帅

苏联元帅(俄语:Маршал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是苏联工农红军与苏联武装力量军衔,1935年9月22日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置,苏联解体后废除。苏联元帅是苏联第二高的军衔,仅次于苏联大元帅,共授予41人。苏联还于1940年设置“海军元帅”(后改为“苏联海军元帅”)作为苏联海军最高级别军衔,地位与苏联元帅相同。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政府为彰显其军队与原帝俄军队本质上的差异,于1917年12月16日颁布法令将俄国军队的制服、军衔和识别标志全部废除,任何军人仅以职务进行指挥工作,如陆军分作排长、连长(俄语:Командир роты)、营长(俄语:Командир батальона)、团长(俄语:Командир полка)、师长(俄语:Комдив)等;海军则为舰长、中队长、支队长等:3。直到1935年9月22日,为提高指挥干部的威信,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第19号决议与苏联人民委员会第2135号决议《关于在工农红军中实施军衔制》(О введении персональных военных званий начальствующего состава РККА)的决议重新引进军官军衔:38:3,包括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上校等,然而因与过去俄罗斯帝国陆军军事传统过于密切,政治局拒不引入“将军”( Генерал)一词,取而代之的是从管理部队之规模上描述的“旅级指挥员(俄语:Комбриг)”、“师级指挥员(俄语:Комдив)”、“军级指挥员”和“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和“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俄语:Командарм 1-го ранга)”,另外就是高于指挥员的“苏联元帅”军衔:391。尽管苏联新式军衔可视为帝俄军衔的后继者,能与各指挥单位相对应,但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中对苏联元帅的职能与指挥的部队缺乏描述,等同为表扬俄国内战中表现优异的高级指挥员而专门设置。

1935年11月20日,根据人民委员会决议,于11月22日授予第一批的五名高级将领苏联元帅军衔,分别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俄语: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обороны СССР)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长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苏联国防副人民委员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以及工农红军骑兵总监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4。在随后的大清洗政治肃反运动中,五名元帅有三人被捕,叶戈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被判处死刑并行刑,布柳赫尔则在狱中被内务人民委员部刑讯人员严刑拷打而死。一直到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后,其继任者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才成立了军事法庭委员会重新调查以往军人的死刑判决,为上述三人平反:392。1940年5月7日,又有三人晋升为苏联元帅,分别是继伏罗希洛夫为国防人民委员的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总参谋长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与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械部部长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皆因在苏芬战争中立过功绩而获得晋升:4。

在1941年至1945年苏德战争期间,苏军大规模的扩编使苏联元帅的总人数大为增加,此一军衔被授予6名战功彪炳的方面军司令、苏联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最高统帅部副最高统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总参谋长职务的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以及时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俄语:Верховный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ий Вооружёнными Силами СССР)、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国防人民委员、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斯大林等人:4。另外,有资料指出原预计于1945年2月23日晋升方面军司令伊万·丹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为苏联元帅,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当年2月18日便在战场上意外中弹死亡。1945年6月27日,斯大林还被进一步晋升为苏联大元帅,尽管有关资料显示斯大林对此表示后悔,并未真正接受晋升,也一直拒绝身穿大元帅制服:548:5。战后,斯大林于1945年至1947年又晋升了三名苏联元帅,分别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苏军驻德集群总司令、苏联驻德军事管局总指挥兼对德管制委员会苏方委员瓦西里·丹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尼古拉·亚历克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5。

在赫鲁晓夫主政的1953年至1964年期间,共九人获得晋升,其中有六人于1955年3月11日晋升,分别为国防部总监察长伊万·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国防部副部长兼国土防空军司令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苏联驻德集群司令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北高加索军区(俄语: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司令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莫斯科军区(俄语:Москов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司令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与基辅军区(俄语:Киев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司令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5。上述任命有文献指出主要由当时的国防部长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所提倡,该人于二战期间就与这些军官相识:339。至1950年代末,由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不再有成批大量的晋升,而是时有补充,分别于1959年5月8日、1961年5月6日、1962年4月28日晋升时任苏联驻德集群司令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苏联陆军总政治部主任菲利普·伊万诺维奇·戈利科夫和莫斯科军区司令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5。

1964年至1982年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时代,共八人获得晋升。除了勃列日涅夫授予自己外,分别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伊万·伊格纳季耶维奇·雅库鲍斯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维克托·格奥尔基耶维奇·库利科夫、国防部长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国防部副部长兼国土防空军司令、华约武装部队副司令兼防空部队司令帕维尔·费多罗维奇·巴季茨基、驻德集群总司令彼得·基里洛维奇·科舍沃伊、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索科洛夫。此后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仅四人晋升,其中三人于1983年3月25日,分别为第一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国防部副部长兼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库尔科特金和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最后一位苏联元帅于1990年4月28日授予当时的国防部长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5。

苏联解体后,所有苏联元帅都被勒令退役,并不再授予此军衔。与其相对的,1993年2月11日的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征兵和兵役法》,设立俄罗斯联邦元帅军衔,只曾于1997年11月21日授予过当时的国防部长伊戈尔·德米特里耶维奇·谢尔盖耶夫一人:5。

从41名元帅的出身来看,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其次为乌克兰人6人、格鲁吉亚人2人(斯大林与贝利亚)、白俄罗斯人2人(索科洛夫斯基与雅库波夫斯基)、亚美尼亚人1人(巴格拉米扬)和波兰人1人(罗科索夫斯基),而铁木辛哥、马利诺夫斯基、贝利亚的族裔较有争议。各元帅社会背景亦大为不同,官方文件所载共22人来自农村,据称有5人来自工人阶级家庭、另有4人是白领职员之子。出身社会地位较高者则有乡绅贵族(图哈切夫斯基)、中产阶级(叶戈罗夫)、牧师之子(华西列夫斯基)和商人之子(比留佐夫)等。然而这些数字真实性存疑,如阿赫罗梅耶夫、伏罗希洛夫、乌斯季诺夫、沙波什尼科夫资料遗失,有些内容也与沙俄政府文件记录不吻合。大多数元帅来自农村地区,仅4人(马利诺夫斯基、布尔加宁、巴季茨基和乌斯季诺夫)出生于各省会(英语:Governorate (Russia))城市,另有7人(叶戈罗夫、沙波什尼科夫、斯大林、罗科索夫斯基、比留佐夫、科舍沃伊和索科洛夫)来自县城:7。

各元帅获得晋升的年龄存在很大的差异,图哈切夫斯基是最年轻者(42岁),而勃列日涅夫是最年长者(69岁),其次为索科洛夫(67岁),平均晋升年龄则为54岁。各服务年资同样差距甚大,伏罗希洛夫仅在红军中服役17年便升至元帅,而亚佐夫则长达49年,平均则为35年。布琼尼是晋升元帅后仍继续服役时间最久者(38年)、图哈切夫斯基则是最短的(2年):6。除了比留佐夫因飞机失事死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一带的阿瓦拉山外,所有元帅皆于莫斯科去世,1976年前去世者大多埋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科舍沃伊、巴季茨基、莫斯卡连科、库尔科特金与奥加尔科夫葬于新圣女公墓,崔可夫葬于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岗:6,阿赫罗梅耶夫则葬于特罗耶库罗夫公墓。元帅的教育背景各异,仅有14人自总参谋部学院毕业、12人曾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崔可夫甚至还取得了双学位)、2人曾就读于冶金学院(勃列日涅夫与布留赫尔),其余15名元帅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伏罗希洛夫连高中文凭也没有,华西列夫斯基也只在总参谋部学院学习过短短一年。服役经历方面,有6名元帅曾于帝俄军队中当过军官:7,位阶最高的是曾为上校的沙波什尼科夫:6,叶戈罗夫甚至还曾在国内战争时站在白军的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戈尔察克下担任炮兵连的低级军官,后来逃跑加入了红军:6。晋升当下从事的职务方面,有6名苏联元帅为二战方面军司令、5名国防部长、4名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4名苏联驻德部队司令、4名军区司令、3名国防部长的高级幕僚,其余15位则担任各种重要军事职务。1941年6月对德战争开始时,苏联仅5名元帅,而至1945年5月6日战争结束后已增至12人,之后又因为个别元帅的死亡或降级,总人数有相应的增减,而1968年4月15日至5月10日期间为苏联元帅受衔者最多的时期,高达20人。

41名元帅同样各自命运不同。大部分元帅为自然死亡,少数则有1人死于空难(比留佐夫)、1人死于自杀(阿赫罗梅耶夫)、5人死于政治迫害(图哈切夫斯基、布留赫尔、叶戈罗夫、库利克和贝利亚)。其中库利克的遭遇相当波折,其军衔多次更动,他先于1942年2月16日因指挥失误而被苏联最高法院剥夺苏联元帅军衔、苏联英雄称号与一切国家奖励、贬为列兵,一个月后又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3月晋升中将、1945年7月又被降为少将和被开除党籍、于1946年6月被强迫退役。1947年1月,库利克被捕,于1950年8月24日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以少将军衔去世,直到1957年9月28日才恢复苏联元帅军衔:9。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与贝利亚在被捕、处决前不久也被剥夺了苏联元帅军衔,而除了贝利亚外所有人都被平反、恢复元帅的身份。1958年布尔加宁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同样被剥夺元帅军衔、降为上将。苏联海军总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也有类似的经历(见下文)。苏联元帅中除了上述列举者外,亦有多人曾经蒙冤入狱、受到酷刑折磨,包括1937年大清洗正酣时罗科索夫斯基曾被控“骑兵军的供应工作管理混乱”、“与波兰和日本间谍机关有联系”而被捕,被严刑拷打并投入监狱,直到1940年才被释放出狱、返回军队:9;1941年苏联战争爆发后不久,时任副国防人民委员梅列茨科夫也同样被捕,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被控为“英国间谍”,为迫使其认罪,刑讯人员还打断其肋骨;1953年,曾于大清洗期间签署多道逮捕令、协助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苏军高级将领的伏罗希洛夫元帅,此时也已被列为“英国间谍”名单、后因斯大林于同年去世,逃过遭到逮捕的命运:9。苏联解体前不久,亚佐夫元帅也因为曾经于1991年8月参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企图推翻苏联最高领导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统治的八一九事件而被送入监狱,直到1994年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发布的特赦中获释:9。

1935年12月3日,国防人民委员部以第176号命令引入新式军服与军衔:73,苏联红军由此开始使用被称作“1935年式”的军服与军衔,苏联元帅有了独特的识别标记,其领章为红底、中央带有单独刺绣的金星(大衣直径6毫米、制服直径5毫米)、袖章为红底缝上大面积的金线、边缘露出一截红边、裤章则为红线作区别:73、76。尽管除上述各章外与其他军官的制服几乎无异,但元帅服在用料与作工上拥有较高的水准:37。1940年5月,苏联为鼓舞士气、提高军人形象,推出了新式军服与军衔,即“1940年式”军服与军衔,此型亦首次将军服分作礼服、常服和勤务服三大类:55。根据第212号命令,元帅领章将金星缩小至直径4.4毫米:93,并在之下刺绣左右各一条的金色月桂枝,袖章改将金线刺绣于章体上下各一处,中间则刺有左右各一边的金色月桂枝,两者中央还有镰刀铁锤的图样。1943年1月6日,苏联推出“1943年式”军衔与军服,引入了肩章:77,第25号命令规范苏联元帅肩章呈金色底、红色边框的六边形、中间一枚直径50毫米的银星:96。至同年10月27日,元帅肩章将银星下移,新增了苏联国徽图样:90。1955年12月,苏军又下发新式肩章,元帅的肩章银星被改为红边框的金星:148。

苏联元帅拥有一种标志身份的特殊饰物——“元帅星(英语:Marshal's star)”,其于1940年9月2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设立,还同时授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特别证章与证书:3。“元帅星”分作“大元帅星”与“小元帅星”两种,“大元帅星”为直径44.5毫米的铂金制五角星,中间镶有2.62克拉的钻石、五个角上还共镶有25颗钻石(总重1.25克拉)、五个内角还各镶有1颗钻石(总重3.06克拉),总重为36.8加特林,以一条宽35毫米的丝带和挂件配戴于元帅礼服领口正下方或领带节上:3,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晋升者可获得“大元帅星”。“小元帅星”则是设计较为朴素,少个内角的五颗钻石,其各处镶嵌的钻石克拉亦仅2.95克拉、小于“大元帅星”。1943年设置的“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以及1962年设置的“海军元帅”晋升者可获得“小元帅星”。若元帅去世或收到降级处罚,“元帅星”需归还克林姆林宫的金刚石基金会:3。

一般情况下,晋升至将军或元帅即有着社会与经济方面的多项福利,包括免税、教育机会、从军需品中获益、免费医疗以及政府公设住房。将军的薪俸与其军衔高低相应,1943年的“海军元帅”和苏联元帅年薪为40,000卢布,而最低阶的少将仅19,000卢布。担任高级职务者、拥有特殊勋章者还有额外津贴,如列宁勋章获得者每年可领取300卢布、红星勋章180卢布。其他还有许多个人津贴,用于奖励个别将军与元帅。1947年和1961年的货币改革使卢布的价值提高约10倍,因此账面上年薪被降为4,000卢布,而到了1960年赫鲁晓夫时代许多福利和津贴又进一步取消。据估计,1970年代中期的苏联元帅与苏联海军元帅月新约2,000卢布:216-218。

1935年式袖章

1935年式领章

1940年式袖章

1940年式领章

1943年式肩章

1955年式肩章

大元帅星

初期版本的海军元帅肩章,与红军大将相同的四星设计

1945年5月23日,苏联将海军元帅提升至与苏联元帅同级,改为配戴一枚大星的肩章

苏联海军元帅
1955年式肩章

苏联海军亦有与苏联元帅相等的军衔,但演变过程十分复杂与混乱。最早苏联于1940年5月7日引入了海军将官军衔,包括海军少将、海军中将、海军上将和“海军元帅”,但“海军元帅”设置后长时间无人晋升,其对应的肩章设计也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在斯大林的介入后,暂定为等同大将的四星肩章。同年5月31日,海军上将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与伊万·斯捷潘诺维奇·伊萨科夫晋升为“海军元帅”。1945年5月23日,苏联决定改将“海军元帅”肩章换成单一颗大星的款式,使其与苏联元帅的等级相同,而从缺与大将相对应的军衔。

1948年2月3日,库兹涅佐夫被剥夺“海军元帅”军衔,降为海军少将。斯大林去世后,库兹涅佐夫才于1953年5月11日恢复“海军元帅”军衔。1955年3月3日,“海军元帅”更名为“苏联海军元帅”,并颁发与苏联元帅款式相同的“大元帅星”,进一步表示两者同级。时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的库兹涅佐夫与苏联海运部副部长伊萨科夫的军衔因此直接加冠“苏联”字样予以晋升:6。1956年2月17日,库兹涅佐夫再度被降级至海军中将,伊萨科夫成了唯一一位“苏联海军元帅”。1962年4月28日,苏联海军再度引进“海军元帅”军衔,与大将同级,但也授予“小元帅星”,同时,苏联还晋升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至该军衔。1967年10月28日——伊萨科夫去世两周后,时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晋升“苏联海军元帅”:6,也是最后一位该军衔拥有者。此后苏联又在解体前晋升共9位“海军元帅”,而戈尔巴乔夫也在1988年恢复了库兹涅佐夫的“苏联海军元帅”军衔:10。

“苏联海军元帅”与早期版的“海军元帅”肩章基本与红军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不使用普通的五角星设计,而是中间刺有黑色船锚图样、五角星下方还另有以黑线刺绣的五角形(后为五角星)图样:186、217。

炮兵军兵种元帅肩章

炮兵军兵种主帅肩章

小元帅星

除苏联元帅、“苏联海军元帅”与“海军元帅”外,苏联红军亦在多种兵种设置了对应的“元帅”。1943年1月16日,苏维埃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设置航空兵、炮兵与装甲兵三种的兵种元帅,即“军兵种元帅”,同年10月9日,再设置了工程兵、通信兵元帅,以及高于“军兵种元帅”的新阶级——“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的阶级在官方公布的军衔表中为上将、苏联元帅之下,与大将同级。然而跟大将不同的是,军兵种元帅的肩章并非四颗星一字排列,而是采用类似苏联元帅的设计,为单一颗五角星和该兵种代表徽章的组合。“军兵种主帅”与“军兵种元帅”的肩章基本相同,仅将该星直径降至40厘米,比苏联元帅肩章上的五角星(50毫米)来得小,外圈再加上一月桂叶桂冠。以上两军种元帅晋升者皆可获得“小元帅星”。

第一位晋升“军兵种元帅”的是炮兵上将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沃罗诺夫(于1943年1月18日),隔年2月21日,该人又晋升为第一位“军兵种主帅”。总计共67名各兵种将领晋升至“军兵种元帅”,其中空军32人、炮兵13人、装甲兵8人、工程兵6人、通信兵4人。更高一阶的“军兵种主帅”则共有13人,为空军7人、炮兵4人、装甲兵主帅2人。1984年4月26日,苏维埃最高主席团废除空军与炮兵以外的兵种元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发布的《俄罗斯陆军章程》(Уста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армии)中规范将所有“军兵种元帅”军衔由大将(英语:Army general (Russia))取代,“军兵种主帅”则取消。2007年1月13日,最后一位“军兵种主帅”鲍里斯·巴甫洛维奇·布加耶夫去世。2020年12月8日,最后一位被晋升为“军兵种元帅”、也是苏联最后一任国防部长的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去世。

相关

  •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旧称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其中一种类型,患者的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口渴、易饿以及体重下降;其他症状
  • 吸引子 吸引子(attractor)是微积分和系统科学论中的一个概念。一个系统有朝某个稳态发展的趋势,这个稳态就叫做吸引子。吸引子分为平庸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例如一个钟摆系统,它
  • 开播及收播开播、收播,亦称作开台、收台,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广播台全天开始或结束播出的行为。现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实现了24小时播出,但即便是24小时播出,也有机会出现停机
  • 鹭属见正文鹭属(属名:),是鸟纲、鹈形目、鹭科中的一个属。
  • 柳汝士柳汝士(1869年-1932年),字冠民,安徽凤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教育家、医生。柳汝士是清朝禀生,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举人。宣统元年(1909年)他当选安徽谘议局议员,同年当选资政院
  • 爱情两好三坏陈奕、曾之乔、孙协志、赵虹乔群和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爱情两好三坏》(英语:Full Count),2007年台湾偶像剧,改编自九把刀小说《爱情,两好三坏》,群和国际文化制作,陈奕、曾之乔、
  • 舞之海秀平舞之海秀平,(1968年2月17日-),原名长尾秀平,日本青森县西津轻郡鲹泽町出身的前大相扑力士,现在是演员和相扑解说员。身高171cm、体重101kg,血型b型。所属的相扑部屋是出羽海部屋。
  • 本多阳子本多阳子(1983年8月15日-)是日本女性声优。I'm Enterprise所属。群马县出身。血型A型。2004年于电视动画《ニニンがシノブ伝》出道。其后于《诗∽片》的主角橘一夏正式出道。兴
  • 正田树正田 树(平假名:しょうだ いつき、Shouda Itsuki,1981年11月3日 - ),为日本的棒球选手之一,曾经效力于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阪神虎、兴农牛、新潟天鹅之皇和东京养乐多燕子等球队,2
  • 泷中了太泷中了太(日语:瀧中 瞭太/たきなか りょうた ,1994年12月10日-)是日本滋贺县高岛市出身的职业棒球选手,司职投手,效力于日本职棒东北乐天金鹫。74 渡边直人 | 75 小山伸一郎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