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物质武器
✍ dations ◷ 2025-09-19 12:29:39 #反物质武器
反物质武器是一种以反物质作为能量,推进剂或爆炸物,拥有超强大力量的梦想武器。目前其还仅存在于科幻小说或电子游戏中。但美国空军已经对其可能的军事用途,包括毁灭性效果产生了兴趣。自从冷战开始,其就开始资助反物质相关的物理研究。其主要的理论优势是物质与反物质相撞会将将近100%质量转化成能量(高能伽玛射线),而利用核聚变反应的氢弹则大约是只有7-10%的质能转换。但一旦发明出来且触发,极为可能造成人类浩劫,太多反物质武器甚至造成世界毁灭。反物质(核)炸弹能只用比手枪子弹还小的体积炸出一千吨TNT(黄色炸药)的效果建立反物质武器的最大障碍在于产生与存储反物质。一公克反物质与一公克对消灭的物质,可以产生180万亿焦耳的能量,相当于4.3万吨的TNT炸药(约投在广岛3倍的原子弹的能量)。 但是以现有的技术,需要昂贵且庞大的粒子加速器,并投入相当于大城市的总用电量的能量,才能获得极少数的反物质,且极难保存。即使使用现时最大粒子加速器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也需要41.2315亿年时间才能生产出一公克反物质。同时,因为反物质会和普通物质湮灭,在真实作战时如何携带反物质也是一个大问题。《白垩纪往事》(刘慈欣)
相关
- 760–779医学导航: 产科生理/发育/薄膜(英语:Template:Extraembryonic and fetal membranes)病理/条件源/母体传递(英语:Template:Diseases of maternal transmission), 齐名(英语:Template:
- 昏厥昏厥(英语:Syncope)-为快速发生、暂时性的、可自发性回复的意识及肌肉张力丧失之状态。昏厥起因为血液供应大脑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压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识前
- 古希腊文古希腊语(古希腊语:Ἑλληνικὴ γλῶττα) 指代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6世纪所有以口头及书面为载体的古希腊语族的方言,时间上包括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风时期,公元
- 被字句被字句,又称被动式,是汉语中一种被动式动词谓语句,句中的主语是动词施动的对象。被字句有两种基本形式:如果句子有宾语的话(即第一种形式),则宾语是施动者。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使用
- 马科斯·韦特墨马科斯·韦特墨(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同科特·考夫卡和沃尔夫冈·苛勒一起,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1880年4月15日,韦特墨出生在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一个犹
-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贝类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C值C值(英语:C-value)是指真核生物细胞中,单倍细胞核(受精卵或二倍体体细胞中的一半量)里所拥有的DNA含量。有时候C值和基因组大小两个用词可替换使用,不过对于多倍体而言,C值可能是指
- 戎克船戎克船,又称为“䑸”,中国古帆船的一种。日文汉字“戎克”为马来语“dgong”或“jong”的音译;也有说法是音译自葡萄牙文“junco”(意为冲锋)。中国史学家朱维干考查证据,是由闽南
- 边疆区边疆区(俄语:кра́й)是俄罗斯联邦主体的一种称呼。在俄罗斯全部85个联邦主体中,共有9个边疆区。“边疆区”与“州”并无实质差异,两者均为俄罗斯一级行政区划,具有相同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