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赫纳玛

✍ dations ◷ 2025-05-19 16:47:29 #语录,土库曼斯坦历史,土库曼斯坦文化,土库曼斯坦政府

土库曼斯坦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鲁赫纳玛》(土库曼语:Ruhnama,来自于阿拉伯语的“روح‎”(,“灵魂”之意)与波斯语的“نامه‎”(,“信摘”或“书籍”之意)),或意译为《灵魂之书》,是土库曼前任终身总统萨帕尔穆拉特·阿塔耶维奇·尼亚佐夫所写的书,内容包括了自传、精神道德上的指导、历史。该书文本包括许多故事与诗,包括来自于苏菲派诗人马赫图木库里的作品。

该书目前已经有俄文、中文、英文、土耳其文、日文、波斯文等41种语言的翻译版本,并出版了供视障者使用的语音版与点字版。2006年,该书出版超过一百万本。

该书是土库曼“国民最高精神纲领” 以及国家艺术与文学的根基。尼亚佐夫首先放置书本于公立学校与图书馆,但是最终被列入中小学以及公务员等各类考试的教材之中。该书也是驾照考试的内容之一,驾照考试前必须修习16个小时的该书相关课程。

2006年3月,尼亚佐夫在电视节目中宣称,真主告诉他,任何读过该书三次的学生都可以自动上天堂。

尼亚佐夫出版该书第一卷于2001年,并宣称该书将“排除所有的缺点,来提升土库曼人的精神”。2004年,尼亚佐夫出版该书的第二卷,包括道德、哲学与生活导引等对现在与未来世代的训示。该书为尼亚佐夫个人崇拜与他土库曼化(Turkmenization)政策的重要部分。土库曼政府命令书店与政府机关去明显地展示该书,教堂与清真寺必须如同《圣经》与《古兰经》那样保存该书。在一些伊玛目认为这承诺将会亵渎神灵而拒绝顺从这个要求之后,据说土库曼政府毁坏了部分清真寺。

《鲁赫纳玛》是土库曼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的主要成分。文本内容中的知识,必须要能够正确地标示出引用文句的页数,是升学考试与所有政府公职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驾驶执照的资格考试内容。

对于该书文本内容的公开批评或甚至是不够崇敬都会被视为等同于表示对前总统本人的不敬,并会借由剥夺财产、监禁或对违法者甚至是违法者全家(如果情节相当重大时)严刑拷问等方式进行严厉的处罚。在尼亚佐夫过世之后,对于该书不敬的处罚陷入一个值得怀疑的状态。

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有一个巨大的该书机械复制品。每天晚上八点时,它会打开并且播放该书文页的录音并配合影像放映。

根据美联社记者本杰明·哈维(Benjamin Harvey)于2007年5月所作的报导,在终身总统尼亚佐夫逝世(2006年12月)之后的数个月,《鲁赫纳玛》于土库曼人民的支配力似乎并未减弱。电视台将该书的描写为神圣的读物。位于尼亚佐夫家乡的中亚最大的清真寺的入口拱门的一边刻有“《鲁赫纳玛》是神圣的书”一句,而另一边则是刻上“《古兰经》是阿拉的书”,而此外,哈维是这样描述的:“首都阿什哈巴德的道路两边都是《鲁赫纳玛》的海报标语,紧靠在尼亚佐夫的画像旁。引用自该书的句子则刻写在这个沙漠城市中的喷泉、纪念碑与官方建筑的梦幻装饰上。”

英国利兹大学的麦克·丹尼逊(Michael Denison)告诉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UNOCHA)的综合地区资讯网(英语:IRIN)说:“我并不认为《鲁赫纳玛》将会被否定,说得更恰当一点,它只是开始被敷衍。”其他的人希望改变课程,减少并改革在尼亚佐夫统治下以《鲁赫纳玛》为主的课程设计,并将其回复到完全第二或是第三教育。

《鲁赫纳玛》是否真的是由尼亚佐夫本人所写还是一个未解的疑问。而该书目前已经有41种语言的译本。

相关

  • BBC英国广播公司(英语: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缩写:BBC),是英国一家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亦是全球最大的新闻媒体(按照雇员人数),资金主要来自于英国国民所缴纳的电视牌照费。B
  • 伊丽莎白·安斯康姆伊丽莎白·安斯康姆(Gertrude Elizabeth Margaret Anscombe 1919年3月18日-2001年1月5日),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师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功利主义 · 归结主义 · 义务论 
  • 化学尾迹化学尾迹阴谋论(英语:Chemtrail Conspiracy Theory)是长效的凝结尾迹的虚假断言。支持者称这种尾气由高空飞行的航班遗留在天空中,含有生化武器成分,出于不可告人的故意喷洒。理
  • 郑成功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原名森,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为南明政权的重要将领。南明绍宗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荷兰语:Koxinga),或郑赐姓、郑国姓、
  • 苏联总统苏联人民直选苏联主题苏联总统(俄语:Президент СССР)是苏联自1990年3月15日—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体前的国家元首称谓。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 LGBT相关电影涉及同性恋、双性恋与/或跨性别话题的电影,塑造了重要的同志角色和/或把同性恋、双性恋以及/或跨性别身份或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剧情的有:
  • 若望十八世教宗若望十八世(拉丁语:Ioannes PP. XVIII;?-1009年)本名法萨诺(Fasano),于罗马出生,1003年12月25日-1009年6月或7月岀任教宗。
  • 狂犬病 (2019年电影)《狂犬病》(英语:,台湾译《尸控疗法》)是一部于2019年上映的加拿大科幻恐怖片,由索斯卡姊妹自编自导自演,其他主演包括劳拉·范德沃特、葛瑞格·布莱克、麦肯锡·格雷、汉内·琪塔
  • 白肋翻唇兰白肋翻唇兰(学名:),为兰科翻唇兰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地名信息系统地理名称信息系统(英语: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GNIS),是一个美国地理名称信息数据库,包含美国全境以及其领地内的地理实体及文化标志信息的名称与方位信息。G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