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蕃童教育所
✍ dations ◷ 2025-08-10 19:02:07 #蕃童教育所
蕃童教育所,是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施予原住民义务教育的学校,但其学校老师全部由当地警察兼任,实质上为行政控制及治安管制,教育目的则是其次。与其类似的有蕃人公学校,1895年,乙未战争结束后,日本国正式统治台湾与澎湖。面对日人眼中未开发的“台湾蕃人”及“台湾蕃地”,台湾总督府决定对台湾原住民实施与一般台民不同的教育方式。1902年,总督府开始在南部的原住民部落普设“警察官吏派出所”,简称派出所。设于原住民部落间的这些派出所除了一般治安维护,户政等等事务外,与台湾其他地方派出所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些派出所警察需要在公务之余教授于学校内原住民儿童日语及礼仪,并负责简易的儿童医疗保健工作。此时,上课场所并没有一定规模,也没一定的学制。这政策实施不久后,当时的台湾总督府警务局提出建议:“蕃人教育应以埔里为中心,将台湾分成南北两地,北部“蕃童”皆由总督府殖产部设校,由警察人员管理教育。南部则依民情,‘智识’较高地区者设蕃人公学校”建议中,由殖产部设校提供经费、警察人员于业余时间担任老师(警手)的学校,亦称为“蕃童教育所”。1904年,总督府制定“蕃务官吏驻在所之蕃童教育标准”、“蕃童教育纲要”、“蕃童教育费标准”等。依照此标准,台湾第一所蕃童教育所-“达邦蕃童教育所”在1904年11月4日于台湾嘉义阿里山的达邦部落设立。上课的老师并非一般公学校、小学校、或蕃人公学校的教谕、嘱托或训导。而是由位于教育所不远的派出所警察业余兼差担任,教育所直属管理单位则是负责开采当地阿里山桧木的台湾总督府民政局殖产部。台湾总督府普设“蕃童教育所”是在1908年公布蕃童教育标准、蕃童教育纲要、蕃童教育费新标准等条款之后。1928年,台湾总督府再重新制定“蕃童教育所知教育标准”,明定教育所的名称设置年限为四年,科目为修身,国语,图画,唱刻,体操,与实科等等。而蕃童教育所的目的则为“施以德育,涵养国民必要之性格,使学习国语(日语),成善良之风习。”1936年,台湾总督府立法将“蕃”字以“高砂”(台湾的异称)替代,蕃童教育所亦更名为“教育所”。1945年,中华民国统治台湾,将其教育所与其余国民学校(即公学校或小学校)一并更名为国民小学。蕃童教育所是台湾日治时期很特殊的教育机构。其特色有:1944年,全台蕃童教育所共有188所,学童1万383人。蕃童教育所的普设,让日治时期原住民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86.4%比台湾人所念的公学校71%普及率还高出很多。也因为这样,日语或日文成为原住民当时的第二语言,相对,也有效的达到管理原住民的目的。
相关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法语: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英语: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
- 太阳星云太阳星云学说是让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形成的气体云气,这个星云假说最早是在1734年由伊曼纽·斯威登堡提出的。在1755年,熟知斯威登堡工作的康德将理论做了更进一步的开发,他认为在
- 钢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德文郡第四代德文郡公爵 威廉·卡文迪许,KG,PC(英语:William Cavendish, 4th Duke of Devonshire,1720年5月8日-1764年10月2日),英国首相(1756-1757)。他在1741年和1747年当选德比郡议员。他
- 刀刺在背传说刀刺在背传说(又译为匕首传说或背后一刀传说;德语: Dolchstoßlegende 帮助·信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流传的传言,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该传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会战
- Piranha BytesPluto 13 GmbH,商号Piranha Bytes,是一家德国游戏开发商,以哥特王朝系列闻名。最早于1997年10月12日,由Alex Brueggemann,Michael Hoge,Stefan Nyul和Tom Putzki创立了Piranha Byt
- 罗杰瑞罗杰瑞(Jerry Lee Norman,1936年7月16日-2012年7月7日),美国汉学家。早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赵元任、Yakov Malkiel和Murray Emeneau。1965年和Leo Chen合写《福州方言引论
- 辩才天女辩才天女(天城体:सरस्वती,IAST:sarasvatī,标准藏语:དབྱངས་ཅན་མ།),简称辩才天,又称妙音天女,音译为萨拉斯瓦蒂、娑罗室伐底,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代表着
- 赵之谦赵之谦(1829年-1884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㧑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 和食日本料理泛指日本的饮食方式,又称日餐、和食(日语:和食/わしょく Washoku ?;此名称更侧重于大和民族的饮食),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日本料理”在日语解作“日本式烹饪”,但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