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达姆

✍ dations ◷ 2025-04-27 00:34:17 #阿格达姆

阿格达姆(阿塞拜疆语:Ağdam)是阿塞拜疆的城镇,也是阿格达姆区的首府,位于该国西南部,卡拉巴赫山脉东麓的卡拉巴赫平原。阿格达姆始建于十八世纪,1828年建成,一度毁于第一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并在1993年至2020年由阿尔察赫共和国实际占领,在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结束后被阿塞拜疆收复。

这座城市的名字起源于阿塞拜疆语,意思是“白色的房子”,其中ağ的意思是“白色”,dam是“房子”或“阁楼”。另有一说,地名源自古突厥语,意为“小堡垒”。

2010年12月,阿尔察赫共和国政府曾将市名改为阿克纳(Akna,亚美尼亚语:Ʊկն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该地区的考古研究发现,阿格达姆地区是古代人的聚居地之一。考古学家纳里曼诺夫(阿塞拜疆语:İdeal Nərimanov)在此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陶器、冶金、珠宝。

18世纪上半叶,来自卡拉巴赫汗国的帕纳·阿里汗(英语:Panah Ali Khan)下令在这座城市为自己建造一座白色的石头宅邸。1828年建成。苏联时期,阿格达姆拥有黄油、葡萄酒、白兰地、丝绸厂和五金工具厂等多项产业。

阿格达姆是第一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中的战场。据记者罗伯特·帕森斯称,“镇上的每一所阿塞拜疆人的房子都被炸毁以阻止返回”,且阿塞拜疆军队利用阿格达姆作为袭击卡拉巴赫的基地,从那里发射BM-21火箭炮并轰炸平民,而亚美尼亚军队也不分青红皂白地炮击阿格达姆。

据人权观察称,亚美尼亚军队利用当时阿塞拜疆的权力真空,于1993年7月夺取了阿格达姆。随着这座城市的沦陷,其全体居民都向东逃亡。在战火中,阿格达姆变成一片废墟,有新闻将其比作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

1993年7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53号决议,要求亚美尼亚军队立即无条件全部撤出阿格达姆地区和阿塞拜疆其他被占领土。

在亚美尼亚人占领下的阿格达姆沦为无人居住的鬼镇。2005年访问该镇的欧安组织实况调查团报告说,整个阿格达姆镇“除了中心的清真寺外,完全是废墟”,并观察到在镇上捡拾建筑材料的活动。阿格达姆清真寺,作为阿格达姆仅存的建筑物,同样被涂鸦破坏并用作牛棚。2010年6月,曾于2007年访问过阿格达姆的摄影师安德烈·加拉费耶夫(Andrei Galafyev)说,“清真寺的地板上满是牛粪,白天(牛)在阿格达姆的废墟上游荡。”他的照片展示了阿格达姆清真寺内的牛群。清真寺的破坏引起了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人的批评,他们在2010年写信给教皇本笃十六世,要求他“警告亚美尼亚人”。2009年,时任阿尔察赫共和国旅游部门负责人的谢尔盖·沙赫韦尔江(Сергей Шахвердян)称,清真寺的上层屋顶已于2009年初修复,周围的瓦砾已被清理干净并围起来,以保护该地区的穆斯林文化遗产。2010年11月,阿尔扎赫政府宣布清理清真寺及其周边地区。他们还宣布,阿格达姆清真寺以及舒沙清真寺都已翻新。然而,2020年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记者访问清真寺时,清真寺仍显得很破败。

2020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结束后,根据停火协议,阿格达姆及周边地区将在2020年11月20日之前还给阿塞拜疆。

11月20日,阿塞拜疆士兵在阿格达姆市内的清真寺插上阿塞拜疆国旗,同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宣布正式收复阿格达姆。随后阿利耶夫和夫人造访了阿格达姆,而巴库等地的民众则欢庆阿格达姆被收复。

2021年5月22日,阿塞拜疆新闻媒体宣布了政府重建阿格达姆市中心的计划,并开始修建巴尔达和阿格达姆之间的公路。5月28日,阿利耶夫总统视察该市,并宣布重建工作已经开始。他为该市重建工作的第一所学校、“胜利博物馆”、“露天职业博物馆”、“工业园”、第一座住宅楼奠基,并参观了帕纳·阿里汗宫殿、伊马拉特陵墓等重建项目。

根据市政府公布的规划,附近8个村庄将并入阿格达姆,预计人口约10万,住宅区将包括多层建筑和私人住宅。这座城市将被花园环绕,并被改造为一座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城市。在城市内部,还规划了占地125公顷的大型绿化带、人工湖、运河、桥梁、高速公路、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电动公共交通系统。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阿格达姆属于半干旱气候。

木卡姆是卡拉巴赫地区的一种音乐传统,是阿格达姆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纳卡战争前有一支木卡姆乐团常驻于此。第一次纳卡战争前,全市共有74所学校,其中包括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医学校,以及一所教授木卡姆的音乐学校。

第一次纳卡战争前,阿格达姆有一支足球队卡拉巴赫足球俱乐部。球队主场伊马拉特体育场(阿塞拜疆语:İmarət stadionu)建于1952年,于1993年毁于战火。战后,球队流亡到巴库,目前参加阿塞拜疆足球超级联赛。在体育场周围的地雷被扫除后,阿塞拜疆青年和体育部部长宣布将重建体育场。

阿格达姆曾有一座面包博物馆(英语:Aghdam Bread Museum),于1983年迎来第一批参观者,展出了约2800件展品,包括在阿格达姆查拉甘山考古发掘时发现的小麦化石(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以及300多个在前苏联城市烤制的面包样品。1992年毁于战火。

2020年10月,阿塞拜疆铁路宣布将建设汉肯德到叶夫拉赫的铁路,全长104公里,途径阿格达姆。

相关

  • 第三次广治战役南越海军陆战师:3,658人阵亡 总共:7,756人阵亡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第二次广治战役,(越南语:Trận Thành cổ Quảng Trị,英语:Second Battle of Quảng Trị
  • 不断革命论不断革命论早在马克思的时代就有萌芽,后来托洛茨基对不断革命论加以完善,因此谈到“不断革命论”时,通常指的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
  • 不对称合成按照IUPAC金皮书的定义,不对称合成(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asymmetric synthesis),也称手性合成、立体选择性合成、对映选择性合成,是研究向反应物引入一个或多个具手性元
  • 郍句郍句,南宋末年云南东部、广西西部的自杞国末代国王。郍句为防备蒙古修建滇东长城。1253年,蒙古帝国忽必烈和兀良合台、阿术父子率军十万南征云南,丽江主阿良不战而降,大理国皇帝
  • 毕群毕群(1939年11月15日-2005年8月9日),男,河北河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 中衣中衣是东亚传统服装(汉服、韩服、和服、越服、琉装)外衣和内衣之间的服饰。又称中襌、中单、襌衣。“禅衣”又专指衬于冕服、爵弁等礼服内的素纱衬衣(亦即),礼服配的中单在赤色的
  • 王伟 (海军)王伟(1968年4月6日-2001年4月1日),男,浙江湖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飞行员。1983年7月,王伟毕业于湖州第三中学。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湖州第三中学读高中。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湖州第四中学职高电子班学习。1986年考取空军飞行学校。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某部飞行中队队长,在2001年4月1日驾驶编号为81192的歼-8战斗机执行对美国海军侦察机监视跟踪任务时,与美军侦察机相撞,其战斗机坠海。王伟撞击后跳伞。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出动近10万名军民进行搜救
  • 7频道 HD7频道 HD(全名:曼谷广播电视台第7频道;泰语:สถานีโทรทัศน์สีกองทัพบกช่อง 7;英语:Bangkok Broadcasting & Television Company Limited Channel 7,简称“BBTV Channel 7”),总部位于泰国曼谷乍都节县的札都甲假日市集(英语:Chatuchak Weekend Market)附近,是一家有泰国陆军背景之泰国民营电视台。7频道 HD同时为一艺人经纪公司,旗下有演员、主持人、歌手及模特。(注:括号内的为艺人的小名
  • U-118号潜艇 (1918年)陛下之118号潜艇(德语:SM U 118)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UE-II型远程布雷潜艇或称U艇的二号艇。它由汉堡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18年2月23日下水,至同年5月8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U-118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Naval warfare of World War I)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曾参加过大西洋潜艇战(英语:Atlantic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在其仅有的一次巡逻中,共击沉2艘英国商船
  • 台湾文化资产火灾列表本条目汇整台湾各县市文化资产(包括暂定及审查中尚未列入者)遭遇火灾之情形。其中亦包括 《文化资产保存法》于1982年制定前之案例及立法后受瞩目之其他个案。台湾历史建筑遭逢灾变,常常消失殆尽,虽然台湾虽然对于古迹文物要求须拟定防灾计划,进行防灾管理维护,但屡屡发生的火灾事故,凸显台湾文化古迹对于防火管理机制之轻忽。除此,许多未登记古迹的古厝因为位于都市更新区域,乡土人士为免建商拆除通常都会提请登记,但多是在送文物审查期间便突遭遇祝融,此类事件亦暴露了台湾文化资产保存所面临的挑战,但也由于其特殊性而引起舆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