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攀鸟龙科

✍ dations ◷ 2025-04-04 22:13:59 #擅攀鸟龙科
擅攀鸟龙科(学名:Scansoriopterygidae)又名攀龙类,是群手盗龙类恐龙,在中国辽宁省的道虎沟地层发现了保存良好的化石,生存年代为侏罗纪晚期或白垩纪早期。擅攀鸟龙与树息龙是已发现的非鸟类恐龙中,第一群已明显适应树栖生活或半树栖生活的动物,它们可能有大部分时间待在树上。目前所发现的标本显示这些个体都是未成年,这使得很难确认擅攀鸟龙科与恐龙、鸟类间的关系。直到2008年,才发现了第一个成年标本,属于耀龙。擅攀鸟龙科的外表稍微类似哺乳类的指猴。擅攀鸟龙科的所有属,都是体型微小的恐龙。树息龙与擅攀鸟龙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体型如麻雀。耀龙的标本是个成年个体,体型如鸽子,不计尾巴羽毛的话,约有25公分长。擅攀鸟龙科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们的延长第三手指,此为手部最长一根手指;大部分兽脚亚目恐龙的最长手指是第二根手指。擅攀鸟龙科的其他特征包含:颅骨短而高、往下弯的下颌、大型的前端牙齿、以及长手臂。不同物种的尾巴长度不一致。树息龙的尾巴长度是身体的三倍,尾端的羽毛短;而耀龙的尾巴长度是身体的70%,尾端的羽毛极长。树息龙、擅攀鸟龙、耀龙的模式标本都包含了化石化的羽毛压痕。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与袁崇喜建立了擅攀鸟龙科。擅攀鸟龙科包含树息龙、擅攀鸟龙,但这两属的正确分类位置仍未确定,树息龙与擅攀鸟龙可能是同种动物。擅攀鸟龙科属于兽脚亚目手盗龙类,并与鸟类有许多共同特征。擅攀鸟龙科可能是恐爪龙下目的近亲,或者属于鸟类。某些科学家,例如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认为擅攀鸟龙科只有一个有效属,而且没有系统发生学研究,证明擅攀鸟龙科是个演化支,因此多不使用这名称。在2008年,新命名的耀龙被归类于擅攀鸟龙科,擅攀鸟龙科也被定义为:树息龙与耀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与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擅攀鸟龙科与其他恐龙的演化、分类关系也有争议。柯瑞克斯与袁崇喜在建立擅攀鸟龙科时,根据缺乏完全开口的髋臼、耻骨向前…等特征,判断擅攀鸟龙科与其他手盗龙类、鸟类属于同一个演化支,并在恐龙演化的早期阶段,便独自演化发展。但是,多数科学家没有接受这个理论。在2007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的一篇关于虚骨龙类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中,森特发现擅攀鸟龙科(以树息龙为代表)是亲缘关系最接近真正鸟类的恐龙,并属于鸟翼类演化支。在2008年,周中和、张福成提出新的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树息龙与耀龙形成一个基础鸟翼类的演化支。以下是Ulysse Lefèvre等人于2014年所提出擅攀鸟龙科在演化树上大致的位置†偷蛋龙类†擅攀鸟龙科†驰龙科†伤齿龙科鸟翼类树息龙、耀龙的化石都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道虎沟化石层;目前仍不清楚擅攀鸟龙的化石发现地,可能也是来自于道虎沟化石层。道虎沟化石层的地质年代仍未确定,最近的研究提出的年代范围从1亿7000万年前到1亿2000万年前,大致为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之间。目前的有效证据显示似乎为1亿2000万年前,但还没确定。在道虎沟化石层的形成时期,该地区是个潮湿的温带森林,具有多样化的植被,例如银杏、针叶树。林层的底层则有石松、木贼纲、苏铁、蕨类等低矮植物。除了擅攀鸟龙以外,该地区还发现许多动物化石,包含:水生合弓动物的獭形狸尾兽、树栖滑翔哺乳动物的远古翔兽、翼龙类的热河翼龙与翼手喙龙、多种的昆虫(例如蜉蝣、甲虫)、以及数种蝾螈。树息龙因为延长的手部与脚部的特化,而被认为是种树栖的手盗龙类,是第一种确定的树栖恐龙。研究人员认为长手部与大幅弯曲的指爪是攀爬与在树枝上移动的适应结果。他们认为这些特征是演化成鸟类翅膀的早期阶段,他们宣称前肢已相当适合攀爬,而这导致朝具有飞行能力翅膀的演化结果。它们宣称因为大部分的可飞行鸟类拥有相当短的首部,而擅攀鸟龙科的可抓握、长手部较适合攀爬,而非飞行。张福成等人也注意到树息龙在非鸟类的恐龙中相当独特。树息龙并没有往后的脚趾,与现代栖鸟不同,树息龙的脚部非常类似更原始的栖鸟,例如华夏鸟与长翼鸟。这些四肢的抓握能力使得树息龙将大部分时间待在树上。柯瑞克斯与袁崇喜在叙述擅攀鸟龙时,他们提出更进一步的树栖生活证据。他们注意到,不像刚出生的现代鸟类,擅攀鸟龙的前肢比后肢长。他们认为这个反常现象显示擅攀鸟龙的前肢在早期演化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擅攀鸟龙的后肢保存状态比树息龙的好,他们将后趾解释成往后转,如同现代树栖鸟类。他们更进一步提出擅攀鸟龙的短、坚挺尾巴是在树上攀爬的适应结果。这些尾巴可能作为支撑物使用,类似现代啄木鸟。擅攀鸟龙的手部也如同现代攀爬动物,拥有延长的第三指,例如鬣蜥科蜥蜴。擅攀鸟龙科的手部比现代树栖动物的刚出生个体,例如麝雉,更适合攀爬。目前已发现的两个擅攀鸟龙科标本都是未成年个体,并保存了简易、类似绒毛羽毛的痕迹,尤其是在手部与手臂周围。手部与手臂周围的较长羽毛,让柯瑞克斯与袁崇喜猜测成年的擅攀鸟龙科恐龙可能有发展良好的翅膀,而这些成年个体可能有种形式的动力飞行或滑翔飞行。如同其他手盗龙类,擅攀鸟龙科恐龙的腕部拥有半月形骨头,可让手部产生类似鸟类的抓握动作。即使它们无法以动力飞行,这个动作仍然可增加它们在树枝之间跳跃的机动性。耀龙的标本是个成年个体,前肢周围没有羽毛痕迹,但身体覆盖者简易的羽毛,由平行的羽枝构成,而尾巴附有四个长条状羽毛。尾巴羽毛可发现羽轴、羽片等构造,但构造简易,不同于现代鸟类的结构复杂羽毛。耀龙的羽毛可能具有视觉上的展示功能。

相关

  • 阿米卡霉素阿米卡星(amikacin、amikin (amika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阿米卡星依靠于细菌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阿米卡星一天可以给
  • 三B大力神三B是自大力神二号洲际弹道导弹及大力神三号运载火箭改良后之火箭总称,加上Agena上面级加以改良,由四枚分散的火箭组成,大力神23B用大力神二号为基础,加上Agena上面级;而大
  • 社会流动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骷髅之舞《骷髅之舞》(法语:Danse Macabre),作品40,又名《死之舞》,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作品。此曲本源自1872年的一首艺术歌曲,1874年将原曲改成为管弦乐作品,并于1875年1月24日于巴黎
  • 异腈异腈(Isocyanide)也称作胩(Carbylamine),是通式为R-N≡C的一类有机化合物,-NC基团的氮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以与异构体腈(R-C≡N)区别。碳-氮以叁键连接,氮原子上有部分正电荷,碳原子带
  • 革命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德语:Deutsche Revolution 1848/1849),其最初阶段亦被称作三月革命(德语:Märzrevolution),原本是在1848年于诸多欧洲国家爆发的大规模革命的一部分。它们是
  • 罗纳德·费希尔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爵士,FRS(英语:Sir Ronald Aylmer Fisher,1890年2月17日-1962年7月29日,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
  • 空洞在天文学里,空洞或巨洞(英语:Void)指的是纤维状结构之间的空间,空洞与纤维状结构一起是宇宙组成中最大尺度的结构。空洞中只包含很少或完全不包含任何星系。一个典型的空洞直径大
  • 肺血管阻塞肺栓塞(英语:Pulmonary embolism,简称 PE),系描述肺动脉遭到来自其他地方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而阻塞肺动脉的病况。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吸气时胸痛,以及咳血等等,也可能会出现
  • 红豆杉科红豆杉科是松柏目下的一个科,其中包括7个属,约30种植物。红豆杉科物种多是分枝的小乔木和灌木。是常绿树种,叶螺旋状排列,呈线形至披针形,底面有淡绿色或白色的气孔带。雌雄异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