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萜类
✍ dations ◷ 2025-09-10 20:27:32 #萜类
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由一些植物产生,特别是针叶树;一些动物也能够产生,如白蚁可分泌金合欢烯(farnesene,C15H24)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海洋生物体内也提取出了大量的萜类化合物,如海参、软珊瑚等。许多萜类化合物是芳烃,它们往往有强烈的气味。一些植物产生这些带有气味的萜烯,用以阻吓食草动物和吸引食草动物的寄生虫天敌,从而可能有一种保护功能。萜烯是树脂以及由树脂而来的松节油的主要成分。一些昆虫如白蚁或燕尾蝶,从它们的Y腺器官(osmeteria)排放萜烯。萜烯和萜类化合物的区别在于,萜烯是烯烃,而萜类是含有其他官能团的烯烃。据统计,目前已知的萜类化合物的总数超过了22,000种。很多萜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是研究天然产物和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萜类化合物中常见并重要的主要有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樟脑、松香酸、薄荷醇类、冰片、维生素A、类固醇等。早期从松节油中发现萜烯,一种包含松节油烃和树脂酸的物质。在1867年起奥托·瓦拉赫在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和波恩大学的研究,他开始对松节油中的萜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这个时候只有少数已分离出纯的形式,而且很少有化学结构的资料,其中的一种方法是熔点比较及其混合物的测定,以确认相同的物质,此方法使大部分液态萜烯得转变成结晶化合物。随着逐步衍生化,特别是在一些萜烯增加双键的存在,他实现了获得结晶化合物的目标。对环状不饱和萜烯的重排反应研究使得有可能,通过一个已知结构萜烯的重排反应,以获得未知萜的结构。有了这些基本方法,他打开了萜烯系统的研究道路,他负责萜烯和蒎烯的命名,并承担蒎烯的第一个系统研究,1909年他写了一本关于萜烯的化学反应,他以瓦拉赫重排反应、瓦拉赫分解反应、刘卡特-瓦拉赫反应知名。他大大的推动了萜类化学研究的成功。1910年奥托·瓦拉赫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萜类化合物是那些可以划分为若干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的碳氢化合物其分子式与异戊二烯有简单的倍数关系,通式可以写成(C5H8)n。最初人们认为萜烯是从异戊二烯(C5H8)衍生来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据同位素示踪的研究数据,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体以甲戊二羟酸为原料合成的;而在自然界中也确实存在着极个别的萜类化合物结构无法被划分为异戊二烯结构单元。因此目前对萜类化合物比较准确的定义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萜烯的非碳氢化合物衍生物称为类萜。根据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单萜(由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倍半萜(由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二萜(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二倍半萜(由五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三萜(由六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四萜(由八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多聚萜(由八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等。单萜(C10H16)是最常见的萜,有不少同分异构体。当然,其他萜烯也存在,分子式为C15H24的倍半萜与单萜一起构成了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20H32的二萜则构成了树脂。胡萝卜素类植物色素(C40H64)是一种四萜,属于这一类化合物的很多植物色素在光合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重要的角色。萜烯由异戊二烯单元在分子中的数目而可以被分类;在名称的前缀表示组装分子所需萜的单位数。萜烯是以异戊二烯为单元,生物合成而来,异戊二烯分子式为 C5H8。萜的基本分子公式是该倍数,(C5H8)n,其中n是异戊二烯单元的倍数。这就是所谓的异戊二烯规则或C5规则。所述异戊二烯单元可以“头尾”连接在一起形成直链或可被安排形成环。一个异戊二烯单元可以视为大自然的通用构建模块之一。异戊二烯本身不经历建设过程中,而是具活化形式,异戊烯基二磷酸(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MAPP),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物件。异戊烯基二磷酸(IPP)是乙酰-CoA通过甲羟戊酸在HMG-CoA还原酶途径中形成。另一个替代途径,异戊烯基二磷酸(IPP)的完全无关的生物合成途径,在一些细菌群和植物的质体中是已知的,所谓的MEP(2-甲基-D-赤藓醇-4-磷酸)途径,这是由C5-糖启动。在这两种途径,异戊烯基二磷酸(IPP)由异戊烯焦异构酶异构化为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MAPP)。由于异戊二烯单位链建立起来了,所产生的萜类依次按大小分类为半萜,单萜,倍半萜,二萜类,萜烯酯,三萜类,和四萜。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由萜合成酶合成。最近的实验表明,萜类化合物并非像人们以前直观理解的那样由异戊二烯在酶催化下直接聚合而成,实际情况是,在植物体内,3(R)-甲戊二羟酸经生物转化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后者则在焦磷酸异戊烯酯异构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IPP和DMAPP均可直接转还为半萜(即天然来源的异戊二烯),或在酶催化下合成为其他萜类化合物和甾族化合物。因此甲羟戊酸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烷基化试剂作用的重要化合物(参见甲羟戊酸途径)。异戊二烯(Isoprene)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 IPP)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imethylallyl pyrophosphate, DMAPP)甲羟戊酸途径 (类固醇的合成途径)。在萜烷的基本结构的专用名称基础上命名萜烯。萜烯易发生环化、氧化、还原、聚合等反应。萜烯还可进行分子内重排与烯键转位。辣椒、花椒、胡椒、葱 、姜 、蒜 、洋葱 、咖喱 、芥茉等。香草、乌梅 、山楂 、香椿、香菜、九层塔、芹菜、韭菜、柑菊类、胡萝卜、橄榄油、银杏等。乳香、洋甘菊、薰衣草、迷迭香、鼠尾草、薄荷、香菜、柠檬香茅等。降真香、沉香、当归、川芎、八角茴香、丁香、茴香、肉桂、陈皮、紫苏、人参、甘草、香茅等。紫杉、红桧、云杉森林中芬多精。麝香(Moschus)、蛋黄等。香菜种子含芳樟醇在柑橘类果皮:如橙,柠檬中发现百里香中可获得百里酚从樟树的枝叶可获得樟脑八角由于其天然的毒性,红豆杉几乎没有天敌罗勒(九层塔)德国收获人参人参皂苷C42H72O14光果甘草药材 甘草次酸C30H46O4薄荷香菜肉桂桂皮醛(C9H8O)欧洲云杉桧烯 SabineneC10H16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相关
- 美托洛尔美托洛尔(Metoprolol),又称美托普洛或美多心安。在美国多以商品名Lopressor(台湾商品名:舒压宁控释锭®)贩售,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断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还有许多和心
- 濒死经验濒死经验或临死经验是一种在接近死亡时一些人所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灵魂出体、看见天堂或地狱、看见亲人、看见宗教人物或上帝、回顾一生的生活、极度的恐惧、完全的平
- 雄激素雄激素(英语:androgen、英语:androgenic hormones或英语:testoids),也译为雄性激素、男性激素、男性荷尔蒙,是一种化学成合物的泛称。在于脊椎动物中,凡是能够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 二苯甲烷二苯甲烷是一种芳香烃,化学式为(C6H5)2CH2。这种化合物可以看做甲烷中两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的产物。二苯甲烷是有机化学中多种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它可以通过氯化苄与苯在路易
- 古杯动物门苏联《古生物学原理》 单壁古杯纲 Monocyathea 隔壁古杯纲 Septoidea 曲板古杯纲 Taenioidea 管壁古杯纲 Aphrosalpingidea 欧美国家—沃罗格金 规则古杯纲 Regulares 不规
- 草原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可为家畜、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的地区。草原由大气、土壤、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大气温度、降水量占主导地位。发生在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温带沙漠区
- 酪氨酸酶n/an/an/an/an/an/an/an/an/an/a酪氨酸酶(英语:Tyrosinase)是一种氧化酶,且是调控黑色素生成的限速酶。这种酶参与黑色素合成的两个反应:第一步将单酚羟基化为二酚,第二步将邻二酚
- 兰斯兰斯(法语:Reim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
- 瘴气致病论瘴气,亦称瘴毒、瘴疠,中文中瘴气为中医名词,疾病地理学之概念,是指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因某种原因(如动植物腐败等)而产生的一种能致病的有毒气体。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瘴
- 七娘妈织女是天帝与王母娘娘所生的七仙女的幺女,排行第七,工作是编织神仙的衣服以及天上的云彩,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守护神,著名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女主角,古代中国天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