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

✍ dations ◷ 2025-09-29 11:05:54 #1851年出生,1931年逝世,荷兰生物学家,阿姆斯特丹人,台夫特理工大学校友,荷兰植物学家,环境微生物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莱顿大学校友,氮素代谢,病毒学家,

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语: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1851年3月16日-1931年1月1日),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

拜耶林克就读于荷兰莱顿大学,并成为瓦赫宁恩大学微生物教师,1895年在代尔夫特技术学院(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担任教师并建立了代尔夫特大学微生物学院。他研究农业微生物学和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的生物学。他却不公平的被同时代的罗伯特·科赫和路易斯·巴斯德所掩盖,因为与他们不同,拜耶林克没研究过人类疾病。

他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开创者,他在1898年通过过滤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要细小,并因此推论出病毒的存在。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virus”。(伊凡诺夫斯基也在1892年发现了病毒,但他没有公布他的发现。)他主张病毒是一种液体,但后来美国化学家斯坦利证明了病毒其实是微粒。

拜耶林克也发现了氮气转化为植物所能够吸收的铵离子的过程──固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附于某些品种植物(荚果)的根部上的细菌为其提供养分,是植物与细菌之间的共生的典型例子,也对维持泥土肥沃起着关键作用。

拜耶林克发现了通过还原硫酸盐(英语:Sulfate-reducing bacteria)进行缺氧呼吸(英语:Anaerobic respiration)的细菌,他认识到细菌能够以硫酸盐代替氧气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这个发现深远地影响到现时对生物地质化学循环的认识。

相关

  • 干扰素结构 / ECOD1b5l :24-187 1ovi :24-185 2hie :24-186 1itf :24-186 1au1B:22-187 2hif :24-182结构 / ECOD结构 / ECOD干扰素(英语:Interferon; IFNs; /ˌɪn
  • 印第安战争法兰西王国 (1622–1763)英格兰 (1622–1707)大英帝国 (1622–1867)美国 (1783–1924)北美印第安战争(英语:American Indian Wars)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用来描述一系列的美国和加拿
  • s区元素s区元素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中IA族元素和IIA族元素,IA族元素包括氢、锂、钠、钾、铷、铯、钫、Uue、Uhe九种元素,由于钠和钾等金属的氢氧化物是典型的碱,因此除氢外的这八种元素
  • 生活质素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上达到越高层的人可以视同生活质量越高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需求(社会承认需求)社交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生活质量(Quality of L
  • 蔡伦蔡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
  • Plasma protein血浆蛋白(英语:plasma proteins)——又被称为血液蛋白(英语:blood proteins)——是血浆中的蛋白质,是血液中除了血红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有时也有人用血清蛋白来称呼它,但是血浆蛋白
  • 第二次布尔战争大英帝国德兰士瓦共和国 奥兰治自由邦 外籍志愿兵来自:第二次布尔战争(英语:Second Boer War;荷兰语:Tweede Boerenoorlog;南非语:Tweede Vryheidsoorlog/Tweede Boereoorlog;1899年1
  • 劳顿劳顿(英语:Lawton)是位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科曼奇县的一座城市,也是该县的县治所在。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92,757人,其中白人占61.34%、非裔美国人占23.06%、美国
  • 王德宝王德宝(1918年5月7日-2002年11月1日),江苏泰兴人,中国生物化学家。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博士学位。1951-1954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
  • 黑脚族黑脚联盟(英语:Blackfoot Confederacy),又名Niitsitapi或Siksikaitsitapi(ᖹᐟᒧᐧᒣᑯ,指“人”或“说黑脚语的人”),是北美四支美洲原住民组成的联盟。他们主要分布于加拿大西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