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反应模式

✍ dations ◷ 2025-11-16 00:28:13 #中国历史学

冲击反应模式,又名冲击反应理论或冲击反应论,由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指中国的发展是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

近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朱程理学的束缚,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大幅发展,处于动态、发展、先进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需要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使中国社会产生反应,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后来,费正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认为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经济、政治等多反面的发展,西方的冲击是次要的,而且是有限的。

相关

  • 超声检查超声波(英语:Ultrasound),是指任何声波或振动,其频率超过人类耳朵可以听到的最高阈值20kHz(千赫)。超声波由于其高频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情报等众多领域。某些动物,如犬
  • 标准韩国语大韩民国标准语(朝鲜语:대한민국 표준어/大韓民國標準語?),通常简称为标准语(朝鲜语:표준어/標準語?),是韩国使用的标准韩语,被其管理机构——韩国国立国语院定义为“有文化修养的人们
  • 戈弗雷·哈罗德·哈代戈弗雷·哈罗德·哈代(英语:Godfrey Harold Hardy,1877年2月7日-1947年12月1日),英国数学家,出生于英格兰萨里郡,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其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任教并成为英国皇
  • P·W·辛格彼得·沃伦·辛格(Peter Warren Singer,1974年生),美国政治学家,主要关注现代战争的研究。29岁时成为布鲁金斯学会最年轻的资深研究员。他曾是布鲁金斯学会萨班中东政策中心美国
  • 土尔沙塔尔萨(英语:Tulsa,/ˈtʌlsə/,台译土尔沙)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北部的塔尔萨县首府,也是该州人口第二多城市,2006年人口387,807,2013年估计人口398,121。塔尔萨附近是阿肯色河。这
  • 比照法比照法(comparative method)或比较法是一套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家用它来揭示语言间的源流关系。它的任务是通过同源词的比较来证明两种或多种切实存在或存在过的语言拥
  • 黄婕菲黄婕菲(1973年10月10日-),原名黄淑媛,舞台剧、电视、电影演员。中山女中、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国立艺术学院剧场艺术研究所毕业(2001年更名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主修表演。
  • 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外围赛 (大洋洲区)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外围赛 (大洋洲区)是决定大洋洲球队参加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资格的赛事。大洋洲赛区预选赛赛制在六大洲中最为特殊。因预选赛部分比赛会与2012年大洋
  • 北欧人种北欧人种,是二十世纪前半叶时对欧洲白色人种分类中的一支的表述。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波罗的海沿岸诸国、波罗的海三国、冰岛、德国北部、英国、荷兰及波兰北部,也曾经分
  • 马可·贝罗奇奥马可·贝罗奇奥(意大利语发音:; 1939年11月9日-)是一位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他父亲是名律师,母亲是名教师。在米兰上的大学专业是哲学,后来进入电影学院学习并于1965年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