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反应模式

✍ dations ◷ 2025-09-07 04:44:24 #中国历史学

冲击反应模式,又名冲击反应理论或冲击反应论,由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指中国的发展是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

近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朱程理学的束缚,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大幅发展,处于动态、发展、先进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需要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使中国社会产生反应,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后来,费正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认为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经济、政治等多反面的发展,西方的冲击是次要的,而且是有限的。

相关

  • 主权公国联合尼德兰主权公国(荷兰语:Souvereine Vorstendom der Verëenigde Nederlanden),是一个在1813至1815年间存在的主权公国。该政权是打败拿破仑的领袖们重划欧洲势力范围时产生
  • 权力下放政治主题在英国,权力下放(英语:devolution),意指英国国会根据其所通过的法规把国防、外交外之部分内务权力(例如教育、医疗等),赋予苏格兰议会、威尔士国民议会和北爱尔兰议会决议、
  • 月球轨道月球轨道以27.323天完整的环绕地球一圈。地球和月球的质心在距离地心4,700公里处(地球赤道半径的⅔),两者各自围绕着质心运转。月球与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是385,000公里,大约是地
  • ǀ不送气齿搭嘴音(Tenuis dental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其中,术语“不送气”(tenuis)又称“无声爆破音”,特指清音、不送气(unaspirated)、未颚音化、未声门化
  • National Geographic(2013年12月)《国家地理》(英语:National Geographic),原名《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
  • 克劳斯·克莱因费尔特克劳斯·克莱因费尔特 (德语:Klaus-Christian Kleinfeld, 1957年11月6日-) 生于德国不来梅,德国职业经理人。克劳斯·克莱因费尔特生于一个工人家庭。曾在哥廷根大学学习企业经
  • 最高裁判所长官最高裁判所裁判官,是日本最高裁判所的法官(日语称“裁判官”或さいばんかん)。其中有最高裁判所长官1名和最高裁判所判事14名(日本《裁判所法》第5条第1项)。十五名最高裁判所裁
  • 装配线装配线,又称为生产线、流水线,是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概念,最主要精神在于“让某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而非传统的让一个生产单位从上游到下游完整完成一个产品
  • 德川纲条德川纲条(1656年10月13日-1718年10月4日),江户时代中期的大名,常陆国水户藩的第三代藩主,水户德川家第三代。父亲是赞岐国高松藩藩主松平赖重(德川赖房长子),母亲是赖重的正室土井利
  • 纹舞兰纹舞兰(日语:紋舞 らん,1983年3月4日-)为日本著名AV女优之一。2002年出道,因长相酷似松浦亚弥,并因模仿松浦亚弥而受到注目,至今已拍摄近百部作品,曾替一本道、虎虎虎等片商拍无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