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反应模式

✍ dations ◷ 2025-08-13 00:25:57 #中国历史学

冲击反应模式,又名冲击反应理论或冲击反应论,由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指中国的发展是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

近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朱程理学的束缚,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大幅发展,处于动态、发展、先进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需要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使中国社会产生反应,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后来,费正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认为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经济、政治等多反面的发展,西方的冲击是次要的,而且是有限的。

相关

  • 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酯 是一种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抗生素。最初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发现,并于1987年作为Zinnat被引入。 在1987年十二月28日获FDA批准通过。 葛兰素史克在美国和印度分别以Ce
  • 高血糖症高血糖(英语:Hyperglycemia)是指过量葡萄糖在血浆中堆积的医疗状况,一般指血糖水平高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但在血糖升到15-20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之前症状都不明显
  • 安宁病房安宁病房或宁养中心是指进行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病房或医院,一般是针对癌症末期或绝症、治疗已不容易再见效的病者。安宁照护这个观点在11世纪的西方社会就被提出。安宁病
  • 二氯一氟乙烷1,1-二氯-1-氟乙烷是一种卤代烷,化学式为C2H3Cl2F。它是二氯氟乙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之一。1,1-二氯-1-氟乙烷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制冷剂,又被称为R-141b或HCFC-141b。
  • 二月事件二月事件是1948年2月下旬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起政治事件。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是一个多党联合的政府。1948年初当时任捷克斯洛伐克内政部部长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
  • 劳动节 (美国)美国的劳动节(英语:Labor Day)规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联邦的法定节假日,用以庆祝工人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劳动节的到来也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同时也是举
  • Cherokee (Web服务器)Cherokee是一个高性能、灵活、易用的开源Web服务器软件,可以在Linux、Solaris、Mac OS X,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除了其他Web服务器软件具有的功能外,Cherokee包含了一个名
  • 视觉影像侦测技术视觉影像侦测技术(VID, Video Image Detection)是将影像输入至分析的仪器中来进行影像分析,尤其广泛应用在影像监控系统。透过影像分析设定,可以针对入侵者、移动物体、火焰、烟
  • 塞西莉 (梅克伦堡-什未林女公爵)塞西莉,梅克伦堡-什未林女公爵(英语:Duchess Cecilie of Mecklenburg-Schwerin,1886年9月20日-1954年5月6日)是德国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三世和俄罗斯的安娜斯塔
  • 道尔顿极小期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是大约从1790年至1830年的太阳活动低潮,是依据英国气象学家约翰·道尔顿的名字命名的。像蒙德极小期和史波勒极小期一样,道尔顿极小期也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