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反应模式

✍ dations ◷ 2025-02-24 04:56:00 #中国历史学

冲击反应模式,又名冲击反应理论或冲击反应论,由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指中国的发展是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

近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朱程理学的束缚,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大幅发展,处于动态、发展、先进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需要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使中国社会产生反应,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后来,费正清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认为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经济、政治等多反面的发展,西方的冲击是次要的,而且是有限的。

相关

  • 1954年-1968年非裔美国人白人优越主义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英文:Civil rights movement),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是非裔美国人为争取与白人同等的地位而发起的群众性斗争运动,乃是经由非暴力的
  • 芒什省芒什省(法语:Manche)是法国下诺曼底大区所辖的省份,滨大西洋。该省编号为50。2014年统计人口约50万。5个海外省及大区
  • 韦伯恩安东·弗雷德里克·威廉·冯·韦伯恩(德语: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1883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又译韦伯恩,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韦伯恩1883年
  • 盐湖城冬奥会第十九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IX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IX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2002年2月8日至24日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举行。在本届冬季奥运会举
  • 气球炸弹气球炸弹(英文:Fire balloons/Balloon bombs,日文:風船爆弾),是日本在二战时期使用的一种武器,为气象学家荒川秀俊(日语:荒川秀俊)于1942年设计。荒川秀俊也因此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
  • 宪法序言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俄语:Закавказ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缩
  • 布苯丙胺布苯丙胺(Brolamfetamine),全称二甲氧基溴安非他明(2,5-dimethoxy-4-bromoamphetamine),简称DOB,第一类精神药品。1967年被首次合成。
  • 二氟化氧二氟化氧是化学式为OF2的化合物,结构与水分子相似,但化学性质非常不同,是强氧化剂。将氟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二氟化氧。二氟化氧中的氧具有不寻常的+2氧化态 具有强氧化性
  • 肖恩·海斯肖恩·海斯(英语:Sean Patrick Hayes,1970年6月26日-)是一名美国演员,曾凭在《威尔与格蕾丝》中的演出四次入围艾美奖喜剧类电视剧最佳男配角,更于2000年赢得该奖项。肖恩出生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