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教友会
✍ dations ◷ 2025-09-17 10:08:09 #英国教友会
英国教友会是一个英国宗教组织,1927年由教友会国际协会和国际服务教友理事会合并而成。教友会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主张全人类平等、博爱,主张废除奴隶制,曾促成英国当局在1807年和1833年分别废除了贩卖奴隶的制度和条款。1822年的希腊独立战争中教友会就已参与难民救济,1847-1848年又发放物资赈济爱尔兰饥荒中的难民。后来教友会的工作扩散至德国、法国、荷兰、波兰、俄国、奥地利、希腊、爱尔兰、英国,中东、印度、中国、西北欧和南非,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一定的影响。教友会曾多次促成交战国家释放遣返战俘,并处理善后问题。他们强调自救原则,比如鼓励一些法国残疾人办工厂解决生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的不少农民迁往加尔各答,教友会劝他们返回,以编织业来为生。英国教友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活动中心,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并办有国际教友会学院。1947年因“对他人的同情以及帮助他们的愿望”与美国教友会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相关
- 独立战争十三殖民地(1776年之前) 美利坚(1776年之后) 法兰西 西班牙 佛蒙特支援: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属美洲 汉诺威盟友:德意志雇佣兵(黑森佣兵): 黑森-卡塞尔 黑森-哈瑙(英语:Hesse-Hana
- 钪3d1 4s22,8,9,2蒸气压第一:633.1 kJ·mol−1 第二:1235.0 kJ·mol−1 第三:2388.6 kJ·mol−1 (主条目:钪的同位素钪(Scandium),其命名Scandium源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拉丁文名称Sc
- 少年爱古希腊少年爱是古希腊时代被当时社会所公开承认的一种社会关系,通常是由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青少年组建而成。 这种关系存在于古希腊古风时代和古典希腊时代。 一些学者找到这
- 线粒体拟核线粒体拟核(英语:mitochondrial nucleoid)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内类似原核细胞的拟核的结构,是由线粒体DNA(mtDNA)和多种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复合物。线粒体拟核一般呈颗粒状分布于线
- HClO次氯酸(英语:hypochlorous acid)是一种化学式为HClO的不稳定弱酸,仅能存在于溶液中,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盐酸和次氯酸:一氧化
- C-17C-17“环球霸王III”(英语:C-17 Globemaster III)是美国麦道公司(现为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战略军用运输机,是同时具备战略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的短场起降(英语:Short Takeoff a
-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中国在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场连续的大规模远洋航海,跨越了东亚地区、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各地,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海项
- 胞葬作用胞葬作用(英语:efferocytosis,来自拉丁语词efferre)是细胞生物学所描述的吞噬细胞将程序性死亡的凋亡细胞移除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埋葬凋亡的细胞,因而称“胞葬”。在胞葬作
- 俞鸿儒俞鸿儒(1928年6月15日-),江西广丰人,中国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年就读于广丰县杉江中学附小和广丰三岩中学。1946年考入同济大学数学系。1949年8月考入大连大学机械系(今
- 聚异丁烯丁基橡胶(英语:Butyl rubber,常用缩写是IIR ,代表Isobutylene Isoprene Rubber)是一种合成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其中异戊二烯占0.6%到3%,根据异戊二烯的含量分成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