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作用

✍ dations ◷ 2025-04-26 13:07:39 #毛细作用
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液体与物体之间的附着力和因内聚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组合而成,令液体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流向细管状物体的现象,该现象甚至令液体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经由茎内维管束上升,即是毛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当液体和固体(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现象。液体在垂直的细管中时液面呈凹或凸状、以及多孔材质物体能吸收液体皆为此现象所造成的影响。毛细管常被用来说明毛细现象,当垂直的细玻璃管底部置于液体中(例如水)时,管壁对水的附着力便会使液面四周稍比中央高出一些;直到液体表面张力已经无法克服其重量时,才会停止继续上升。在毛细管中,液柱重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但是液体与管壁的接触面积只与管径成正比;这使得较窄的毛细管吸水会比较宽的毛细管来得高。例如,一根管径0.5毫米的玻璃细管,理论上能够将水抬升2.8厘米,但实际观察时其高度会略低些。在某些液体与固体的组合中,与毛细管吸水的状况略为不同,例如细玻璃管与水银(汞),汞柱本身的原子内聚力大于汞柱与管壁之间的附着力,故汞柱液面中央会稍比四周凸起,这和毛细管吸水的状况恰为相反。液柱上升高度是:此处:当θ>90度,这表示弯液面为凸面;同时h<0,表示流体在毛细管下降,即汞在玻璃管的情况。对于在海平面上,装了水的玻璃管,液柱高度为:根据此方程式,理论上在半径1米的管中,水可以上升0. 000 014米(因此极不容易被察觉);另外在半径1厘米的管中,水可以上升0.14厘米;而在半径0.1毫米的毛细管中,水可以上升140毫米。其中其中,R为弯液面的半径, R = r cos ⁡ θ {displaystyle R={frac {r}{cos theta }}} ; P 0 = P A = P B {displaystyle P_{0}=P_{A}=P_{B}} 则为大气压力。

相关

  • 白血病白血病(拉丁语:leukemia,/luːˈkiːmiːə/)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英文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λευκός(leukos,白色)与αἷμα(haima,血液)的组合。 它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
  • 核形虫目核形虫是一类原生生物,具有丝状伪足,生活在土壤和淡水里。它们与同样具有丝状伪足的vampyrellid形态上非常相似,但可以通过线粒体的盘状嵴来鉴别。核形虫与动物、真菌以及其它
  • 肾绞痛肾绞痛(Renal colic),腹痛的一种类型,多由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引发。肾绞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因而病因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而引发。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
  • 协作合作或协作(英语:Collaboration)是指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作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交集或在一起共同工作,举例说明:一个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合作的关系而去分享知识,再而经
  • 酮体酮体(Ketone bodies)是在身体饥饿、禁食或某些病理状态(如糖尿病)下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它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三种化合物,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β-羟丁酸是一种羟基酸,而非
  • 负氧离子洞负氧离子洞(英语:oxyanion hole)能够稳定去质子化的氧或醇盐上的过渡态负电荷,其通常由骨架酰胺或带正电荷的残基组成。稳定过渡态会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促进催化作用。例
  • 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四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个)。中文中,疒部归于五划部首。疒部通常是从左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疒部
  • 网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二个(六划的则为第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网部归于六划部首。网部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
  • 食物安全食品安全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及销售等步骤中,各方能如何保障食品卫生与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及防范食物中毒。探讨者透过科学方法对于可能造成消费者
  • 代谢生化学代谢生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利用消耗以及生物体所需分子的合成。例如核酸、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等代谢与合成。其中伴随着产生能量货币ATP以及其他所需分子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