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作用

✍ dations ◷ 2025-02-23 19:41:56 #毛细作用
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液体与物体之间的附着力和因内聚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组合而成,令液体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流向细管状物体的现象,该现象甚至令液体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经由茎内维管束上升,即是毛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当液体和固体(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现象。液体在垂直的细管中时液面呈凹或凸状、以及多孔材质物体能吸收液体皆为此现象所造成的影响。毛细管常被用来说明毛细现象,当垂直的细玻璃管底部置于液体中(例如水)时,管壁对水的附着力便会使液面四周稍比中央高出一些;直到液体表面张力已经无法克服其重量时,才会停止继续上升。在毛细管中,液柱重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但是液体与管壁的接触面积只与管径成正比;这使得较窄的毛细管吸水会比较宽的毛细管来得高。例如,一根管径0.5毫米的玻璃细管,理论上能够将水抬升2.8厘米,但实际观察时其高度会略低些。在某些液体与固体的组合中,与毛细管吸水的状况略为不同,例如细玻璃管与水银(汞),汞柱本身的原子内聚力大于汞柱与管壁之间的附着力,故汞柱液面中央会稍比四周凸起,这和毛细管吸水的状况恰为相反。液柱上升高度是:此处:当θ>90度,这表示弯液面为凸面;同时h<0,表示流体在毛细管下降,即汞在玻璃管的情况。对于在海平面上,装了水的玻璃管,液柱高度为:根据此方程式,理论上在半径1米的管中,水可以上升0. 000 014米(因此极不容易被察觉);另外在半径1厘米的管中,水可以上升0.14厘米;而在半径0.1毫米的毛细管中,水可以上升140毫米。其中其中,R为弯液面的半径, R = r cos ⁡ θ {displaystyle R={frac {r}{cos theta }}} ; P 0 = P A = P B {displaystyle P_{0}=P_{A}=P_{B}} 则为大气压力。

相关

  • 阳极阳极(英语:Anode)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相对的,阴极(英语: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英文anode和cathode是法拉第发明的词,anode表示“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或者失去电子的电
  • 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s),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症,简称地贫,是遗传性血液疾病,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其症状可依不同分型而有所不同,程度可能从无症状到严重。通常
  • 牙科恐惧牙科恐惧(dental fear)是指对于牙科和接受牙科治疗的恐惧。这种恐惧的病态现象(特定恐惧症)在英文里有许多不同的称呼:dental phobia、odontophobia、dentophobia(以上皆指牙科恐
  • 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英语:vaginal discharge),是一类从阴道流出或分泌出的生物体液。它可能是多种颜色,通常为白色、淡黄色或绿色。大多数的分泌物都是正常并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月经周期,但
  • 斯图尔特县斯图尔特县(Stewart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部的一个县,西邻阿拉巴马州。面积1,20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252人,2005年增至4,882人。县治兰普金
  • 法美关系法美关系是指法国和美国两国之间自1776年以来的国际关系。法国在1778年就承认了美国,并且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给予美国军事援助。基本上法国和美国关系皆处于和平状态(除了1798
  • 曼内·西格巴恩曼内·西格巴恩(瑞典语: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1886年12月3日-1978年9月26日),瑞典物理学家,1925年,他因为发现X射线的光谱,而获得192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值得一提的是,他
  • 引擎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军阀中国国民党 国民革命军支持: 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党中央派系:中国国民党 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地方派系: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5月至11月,蒋中正(即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
  • 精蛋白精蛋白(Protamine)是一类结构简单的蛋白质,存在于成熟的精细胞中,与细胞核DNA结合在一起,如鱼精蛋白。呈碱性,富含碱性氨基酸,如Arg,不过缺少Trp和Tyr。精蛋白在精子生成的单倍体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