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乞力马扎罗山
✍ dations ◷ 2025-11-16 18:59:23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斯瓦希里语:Kilimanjaro,发音: /ˌkɪlɪmənˈdʒɑːroʊ/,意为“灿烂发光的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的乞力马扎罗区,临近肯尼亚边界,是非洲的最高山,常被称为“非洲屋脊”、“非洲之王”。其最高峰为基博峰(也称乌呼鲁峰),海拔5,895米(19,341英尺)。乞力马扎罗山的部分山区被指定为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并登录为世界遗产。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南纬3度之间,在东非大裂谷以东160千米处。大约在两千五百万年之前,在地壳断裂造成东非大裂谷的时候,地壳的大幅度抬升和岩浆的猛烈涌动,在裂谷两岸形成一系列火山。其中最高者就是乞力马扎罗山,大约形成于七十五万年之前。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山脉东西绵延80多公里,主要由马文济峰(Mawensi,5,149米(16,893英尺))、西拉峰(Shira,3,962米(12,999英尺))和基博峰(Kibo,5,895米(19,341英尺))三座山峰组成,其中马文济峰和基博峰最为著名。基博峰的火山口在顶峰南侧,保存完好,直径2400米,深200余米,内有一个由火山灰形成的内锥。虽然基博峰还在休眠,但现在其火山喷气孔还不时地释放出火山气体。科学家在2003年的一次考察证实火山熔岩距离顶峰的火山口地表只有400米深,但目前尚没有喷发的迹象。由于非洲的历史记录尚不清楚,历史上没有乞力马扎罗山火山喷发的记录,但根据研究,最近的一次喷发可能在15万-20万年前。乞力马扎罗山因为阻挡了印度洋上潮湿的季风,故水源充足。水流和气温条件相结合,使乞力马扎罗山从上到下形成几个迥然不同的山地垂直植被带。4000米以上分别是高山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以下大约每隔1000米分别是高山草甸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赤道雨林带。19世纪80年代晚期,基博峰山顶完全覆盖着冰盖,出口的冰川沿着西面和北面的山坡下滑。除了火山口内的内火山锥,火山口内为常年的积冰,从西侧流出一条冰川。对从北部冰场冰川采集到的冰核的分析表明,“乞力马扎罗的雪”(指冰川)有至少11700年的历史。在冰川最大的时期,连续的冰盖覆盖了大约400平方千米(150平方英里)的面积,一直延伸跨越基博峰和马文济峰。在从公元前2200年开始的3个世纪的干旱时期,仍然有冰川保留了下来。但近年来,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从1912年到2009年的近80年间,冰川已萎缩85%。从1912年至1953年,峰顶冰川大约每年减少1%;从1989年到2007年间,每年减少2.5%。如果冰川以这个速度消融,大约在2022年至2033年间,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川将会完全消失。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曾在地图上标出位于赤道附近的这一雪山,但后人觉得赤道有雪山不可思议,就把它从地图上抹掉了。1846年,德国传教士约翰内斯·雷布曼到非洲大陆沿海地区传教,并深入内陆地区探险。1848年5月,他成为亲眼看到乞力马扎罗山的第一个欧洲人。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见闻被发表在德国,并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有的人斥之为“异端邪说”,但是却引起许多欧洲探险家的兴趣。1889年,德国地理学家汉斯·迈尔和奥地利登山家路德维希·普特舍勒亲自登上了基博峰,拍摄并带回大量赤道雪山的照片,才使得乞力马扎罗山的存在最后被欧洲人确认。这也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次登顶乞力马扎罗。乞力马扎罗山为地球上人类可徒步前往的最高处之一。攀登乞力马扎罗共有六条常用登山线路——马兰古(Marangu,也称可口可乐线路)、龙盖(Rongai)、莱莫绍(Lemosho)、沙拉峰(Shira)、翁背(Umbwe)和马切姆(Machame,也称威士忌线路)。其中马切姆路线是风景最好的路线,但较陡峭。龙盖路线是最容易攀登的线路,但沿路景观较差。一度最受欢迎而且起始难度较低的是马兰古路线,虽然此线路因为缺少海拔适应,登顶成功率最低。几乎所有路线都不需要专业登山技术和专门的登山装备。每年都有大约1-2万人试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其中有30-40%的人能成功地登上顶峰。但从其他路线攀登会比较困难,尤其是如果从冰川一侧攀登必须是专业登山人员。最好的登山季节是寒冷而干燥的6月至10月,或者是充满绿意但还未到雨季的12月至次年3月。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是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山,登山者在路途中可以体会到一年四季的所有气候条件。亚洲: 珠穆朗玛 •
南美洲: 阿空加瓜 •
北美洲: 迪纳利 •
(中美洲: 奥里萨巴) •
非洲: 乞力马扎罗欧洲: 厄尔布鲁士/勃朗 •
南极洲: 文森 •
大洋洲: 查亚/威廉 •
(澳洲: 科修斯科)
相关
- 丰度在物理学中,天然丰度(Natural Abundance, 缩写: NA),又称天然存在比,是指在在一个行星上被发现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的化学元素丰度。丰度的大小一般以百分数表示。人造同
- 圣殿圣殿(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
- 甲状舌骨膜甲状舌骨膜(thyrohyoid membrane、或 hyothyroid membrane(甲状腺膜))是喉部的一种宽广,且呈纤维弹性的片状膜体。甲状舌骨膜的下面附着在甲状软骨的上边缘及其上角部的前方,在
- 哥伦布市哥伦布(英语:Columbus, Georgia)是美国佐治亚州马斯科吉县县治,2000年人口186,291人。1971年实行县市合一。班宁堡的西半球安全合作学院位于此地。
- 刘伯温刘基像,顾见龙绘道家系列条目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27日),字伯温,浙江省青田县(今文成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
- 联邦委员会主席无党派(170):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Cобра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罗斯
- 黑熊黑熊可以指:
- 直翅目直翅目(学名:Orthoptera)包括蝗虫、螽斯、蟋蟀、蚱蜢、蝼蛄等昆虫,共有约2万种。前翅是革质,后翅是膜质,静止时成扇状折叠,口器咀嚼式。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卵、若虫、成虫)。通常
- 台南新报《台澎日报》,1899年由日本人富地近思于台南州创立,1903年增资后更名《台南新报》,为台湾日治时期台湾岛内与北台湾的《台湾日日新报》、中台湾的《台湾新闻》齐名的三大报之一
-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南京大屠杀(日文:南京事件、南京虐殺事件)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中日双方对该事件所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