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乞力马扎罗山
✍ dations ◷ 2025-08-26 06:24:02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斯瓦希里语:Kilimanjaro,发音: /ˌkɪlɪmənˈdʒɑːroʊ/,意为“灿烂发光的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的乞力马扎罗区,临近肯尼亚边界,是非洲的最高山,常被称为“非洲屋脊”、“非洲之王”。其最高峰为基博峰(也称乌呼鲁峰),海拔5,895米(19,341英尺)。乞力马扎罗山的部分山区被指定为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并登录为世界遗产。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南纬3度之间,在东非大裂谷以东160千米处。大约在两千五百万年之前,在地壳断裂造成东非大裂谷的时候,地壳的大幅度抬升和岩浆的猛烈涌动,在裂谷两岸形成一系列火山。其中最高者就是乞力马扎罗山,大约形成于七十五万年之前。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山脉东西绵延80多公里,主要由马文济峰(Mawensi,5,149米(16,893英尺))、西拉峰(Shira,3,962米(12,999英尺))和基博峰(Kibo,5,895米(19,341英尺))三座山峰组成,其中马文济峰和基博峰最为著名。基博峰的火山口在顶峰南侧,保存完好,直径2400米,深200余米,内有一个由火山灰形成的内锥。虽然基博峰还在休眠,但现在其火山喷气孔还不时地释放出火山气体。科学家在2003年的一次考察证实火山熔岩距离顶峰的火山口地表只有400米深,但目前尚没有喷发的迹象。由于非洲的历史记录尚不清楚,历史上没有乞力马扎罗山火山喷发的记录,但根据研究,最近的一次喷发可能在15万-20万年前。乞力马扎罗山因为阻挡了印度洋上潮湿的季风,故水源充足。水流和气温条件相结合,使乞力马扎罗山从上到下形成几个迥然不同的山地垂直植被带。4000米以上分别是高山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以下大约每隔1000米分别是高山草甸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赤道雨林带。19世纪80年代晚期,基博峰山顶完全覆盖着冰盖,出口的冰川沿着西面和北面的山坡下滑。除了火山口内的内火山锥,火山口内为常年的积冰,从西侧流出一条冰川。对从北部冰场冰川采集到的冰核的分析表明,“乞力马扎罗的雪”(指冰川)有至少11700年的历史。在冰川最大的时期,连续的冰盖覆盖了大约400平方千米(150平方英里)的面积,一直延伸跨越基博峰和马文济峰。在从公元前2200年开始的3个世纪的干旱时期,仍然有冰川保留了下来。但近年来,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从1912年到2009年的近80年间,冰川已萎缩85%。从1912年至1953年,峰顶冰川大约每年减少1%;从1989年到2007年间,每年减少2.5%。如果冰川以这个速度消融,大约在2022年至2033年间,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川将会完全消失。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曾在地图上标出位于赤道附近的这一雪山,但后人觉得赤道有雪山不可思议,就把它从地图上抹掉了。1846年,德国传教士约翰内斯·雷布曼到非洲大陆沿海地区传教,并深入内陆地区探险。1848年5月,他成为亲眼看到乞力马扎罗山的第一个欧洲人。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见闻被发表在德国,并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有的人斥之为“异端邪说”,但是却引起许多欧洲探险家的兴趣。1889年,德国地理学家汉斯·迈尔和奥地利登山家路德维希·普特舍勒亲自登上了基博峰,拍摄并带回大量赤道雪山的照片,才使得乞力马扎罗山的存在最后被欧洲人确认。这也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次登顶乞力马扎罗。乞力马扎罗山为地球上人类可徒步前往的最高处之一。攀登乞力马扎罗共有六条常用登山线路——马兰古(Marangu,也称可口可乐线路)、龙盖(Rongai)、莱莫绍(Lemosho)、沙拉峰(Shira)、翁背(Umbwe)和马切姆(Machame,也称威士忌线路)。其中马切姆路线是风景最好的路线,但较陡峭。龙盖路线是最容易攀登的线路,但沿路景观较差。一度最受欢迎而且起始难度较低的是马兰古路线,虽然此线路因为缺少海拔适应,登顶成功率最低。几乎所有路线都不需要专业登山技术和专门的登山装备。每年都有大约1-2万人试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其中有30-40%的人能成功地登上顶峰。但从其他路线攀登会比较困难,尤其是如果从冰川一侧攀登必须是专业登山人员。最好的登山季节是寒冷而干燥的6月至10月,或者是充满绿意但还未到雨季的12月至次年3月。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是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山,登山者在路途中可以体会到一年四季的所有气候条件。亚洲: 珠穆朗玛 •
南美洲: 阿空加瓜 •
北美洲: 迪纳利 •
(中美洲: 奥里萨巴) •
非洲: 乞力马扎罗欧洲: 厄尔布鲁士/勃朗 •
南极洲: 文森 •
大洋洲: 查亚/威廉 •
(澳洲: 科修斯科)
相关
- 奇脉奇脉(Pulsus paradoxus),是吸气期间收缩压和脉博异常的大幅度下降。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下降不超过10mmHg。然而,当收缩压下降的程度超过10mmHg,即称为奇脉。奇脉与脉率和心率无关。
- 角膜角膜,是眼球最前方的透明多层组织,其作用为:角膜位于虹膜、瞳孔及前房前方,并为眼睛提供2/3的屈光力(角膜的屈光力是眼球中最强),进入眼球的光在经过角膜后,通过晶状体的折射,光线
- 物体在物理学里,物体是一群物质的聚集,被认定为独一的。例如,棒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物体;但是,棒球本身乃是由许多粒子形成的。具体而言,物体是可以被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的理论描述的;也
- 盘尼西林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
- 淮河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西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
- 月球人造物体列表月球上现在正在使用的人造物体有用于月球激光测距实验的激光反射镜。几只被美国宇航员留下的高尔夫球也在月球上。下表列出了部分月球表面的人造物体: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物体约
- 南大洋南冰洋(英语:Southern Ocean或Antarctic Ocean),亦称南极海或南大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大致在南纬60度线以南。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太平洋、
- 洋盆海盆(英语:Oceanic basin)在海洋学上可以指被海水覆盖的所有地方,但在地质学上,海盆则是指位于海底的盆地,他的水深比起周围地区深。以下所称的海盆,皆指地质学上的海盆。 地质学上
- 国际标准书号代码表相关内容请参看国际标准书号。
- T7T7/8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首都北京至四川省会成都之间的特快列车,于1978年起正式开行,现由成都局集团成都客运段北京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25K型客车,沿京广铁路、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