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山

✍ dations ◷ 2024-10-06 11:54:31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斯瓦希里语:Kilimanjaro,发音: /ˌkɪlɪmənˈdʒɑːroʊ/,意为“灿烂发光的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的乞力马扎罗区,临近肯尼亚边界,是非洲的最高山,常被称为“非洲屋脊”、“非洲之王”。其最高峰为基博峰(也称乌呼鲁峰),海拔5,895米(19,341英尺)。乞力马扎罗山的部分山区被指定为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并登录为世界遗产。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南纬3度之间,在东非大裂谷以东160千米处。大约在两千五百万年之前,在地壳断裂造成东非大裂谷的时候,地壳的大幅度抬升和岩浆的猛烈涌动,在裂谷两岸形成一系列火山。其中最高者就是乞力马扎罗山,大约形成于七十五万年之前。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山脉东西绵延80多公里,主要由马文济峰(Mawensi,5,149米(16,893英尺))、西拉峰(Shira,3,962米(12,999英尺))和基博峰(Kibo,5,895米(19,341英尺))三座山峰组成,其中马文济峰和基博峰最为著名。基博峰的火山口在顶峰南侧,保存完好,直径2400米,深200余米,内有一个由火山灰形成的内锥。虽然基博峰还在休眠,但现在其火山喷气孔还不时地释放出火山气体。科学家在2003年的一次考察证实火山熔岩距离顶峰的火山口地表只有400米深,但目前尚没有喷发的迹象。由于非洲的历史记录尚不清楚,历史上没有乞力马扎罗山火山喷发的记录,但根据研究,最近的一次喷发可能在15万-20万年前。乞力马扎罗山因为阻挡了印度洋上潮湿的季风,故水源充足。水流和气温条件相结合,使乞力马扎罗山从上到下形成几个迥然不同的山地垂直植被带。4000米以上分别是高山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以下大约每隔1000米分别是高山草甸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赤道雨林带。19世纪80年代晚期,基博峰山顶完全覆盖着冰盖,出口的冰川沿着西面和北面的山坡下滑。除了火山口内的内火山锥,火山口内为常年的积冰,从西侧流出一条冰川。对从北部冰场冰川采集到的冰核的分析表明,“乞力马扎罗的雪”(指冰川)有至少11700年的历史。在冰川最大的时期,连续的冰盖覆盖了大约400平方千米(150平方英里)的面积,一直延伸跨越基博峰和马文济峰。在从公元前2200年开始的3个世纪的干旱时期,仍然有冰川保留了下来。但近年来,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从1912年到2009年的近80年间,冰川已萎缩85%。从1912年至1953年,峰顶冰川大约每年减少1%;从1989年到2007年间,每年减少2.5%。如果冰川以这个速度消融,大约在2022年至2033年间,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川将会完全消失。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曾在地图上标出位于赤道附近的这一雪山,但后人觉得赤道有雪山不可思议,就把它从地图上抹掉了。1846年,德国传教士约翰内斯·雷布曼到非洲大陆沿海地区传教,并深入内陆地区探险。1848年5月,他成为亲眼看到乞力马扎罗山的第一个欧洲人。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见闻被发表在德国,并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有的人斥之为“异端邪说”,但是却引起许多欧洲探险家的兴趣。1889年,德国地理学家汉斯·迈尔和奥地利登山家路德维希·普特舍勒亲自登上了基博峰,拍摄并带回大量赤道雪山的照片,才使得乞力马扎罗山的存在最后被欧洲人确认。这也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次登顶乞力马扎罗。乞力马扎罗山为地球上人类可徒步前往的最高处之一。攀登乞力马扎罗共有六条常用登山线路——马兰古(Marangu,也称可口可乐线路)、龙盖(Rongai)、莱莫绍(Lemosho)、沙拉峰(Shira)、翁背(Umbwe)和马切姆(Machame,也称威士忌线路)。其中马切姆路线是风景最好的路线,但较陡峭。龙盖路线是最容易攀登的线路,但沿路景观较差。一度最受欢迎而且起始难度较低的是马兰古路线,虽然此线路因为缺少海拔适应,登顶成功率最低。几乎所有路线都不需要专业登山技术和专门的登山装备。每年都有大约1-2万人试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其中有30-40%的人能成功地登上顶峰。但从其他路线攀登会比较困难,尤其是如果从冰川一侧攀登必须是专业登山人员。最好的登山季节是寒冷而干燥的6月至10月,或者是充满绿意但还未到雨季的12月至次年3月。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是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山,登山者在路途中可以体会到一年四季的所有气候条件。亚洲: 珠穆朗玛  •  南美洲: 阿空加瓜  •  北美洲: 迪纳利  •  (中美洲: 奥里萨巴)  •  非洲: 乞力马扎罗欧洲: 厄尔布鲁士/勃朗  •  南极洲: 文森  •  大洋洲: 查亚/威廉  •  (澳洲: 科修斯科)

相关

  • 铷原子5s12,8,18,8,1蒸气压第一:403 kJ·mol−1 第二:2632.1 kJ·mol−1 第三:3859.4 kJ·mol−1 (主条目:铷的同位素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b,原子序数为37。铷是种质软、呈银白色的金
  • CEST欧洲中部夏令时间(英语:Central European Summer Time,简称CEST)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两个小时的时区名称之一。它被大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北非国家在夏天采用,冬季这些国家使用欧
  • 大盆地沙漠大盆地沙漠为大盆地的一部分,位于内华达山脉与瓦萨奇山脉之间,沙漠的地理区范围近似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义的大盆地灌木草原地区以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定义的中
  • 曼弗雷德·艾根曼弗雷德·艾根(德语:Manfred Eigen,1927年5月9日-2019年2月6日),德国化学家及生物物理学家,曾任位于哥廷根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所主任。1927年艾根出生于德国波鸿。完成
  • 核糖核酸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Statistics Netherlands荷兰中央统计局(荷兰文: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iek, CBS;英文:Statistics Netherlands)又称荷兰统计局,缩写为CBS,成立于1899年,为专门收集荷兰统计资讯的政府部门。隶属于
  • 花儿花儿,又名少年,流行于中国西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的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的一种民歌。花儿以抒情居多,通常为独唱或对唱形式。在青海又称为“少年”,演唱称“漫少年”
  • 幼儿童子军幼童军(英语:Cub Scouts)是国际童军运动中的成员之一,对象主要为7、8岁至10、11岁的儿童。在某些国家中,幼童军被称呼为“小狼”或“小狼队”(Wolf Cubs,通常简称为Cubs),而这个阶段
  • “辽”字可能指: